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2章 终归是要背道而驰
作者:正经不瘦的小说      更新:2023-10-04

  扛着布袋回了家。

  苏川军也只是掂量了一下,就出了门。

  即便是出乎了他的预料,真的兑换了30斤白薯,也不会对这个跟他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假以颜色。

  褒奖,更是妄想。

  苏木对此习以为常。

  让他心寒的从来都不是对养父的奢望,而是亲生母亲的漠视。

  锅里不出预料的只剩了小半个二合面窝头。

  苏木坐在炉子旁,就着一片咸萝卜三两口吞下肚。

  享受片刻的温暖。

  亲情,还不如炭火和铁皮炉子对他更友善。

  母亲去了里屋照顾最小的老三,想来也没在意自己这个二儿子凭着两口窝头的早饭,能不能坚持一上午的体力活。

  北新桥粮站有个扛面粉袋的活,前天就定好了的。

  高小毕业之后,苏木就在街面上打零工,赚家用。

  一家之主苏川军安排的,苏木没有反驳的余地。

  其实严格来说,苏胜利轧钢厂的工作本属于苏木,甚至他们一家四口住的这个东厢房。

  苏木的爷爷辈是兄弟三人,苏木是老三一支的,只不过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改嫁跟了老二这一支的苏川军。

  那個年代婚姻不易,兄弟娶嫂子这种事屡见不鲜。

  再后来老大一支的苏川柏大伯参加抗美援朝,四年前传来父子俩双双洒血疆场的消息。

  老家的太爷爷做主把苏木过继给了断了血脉传承的老大一支。

  老大一支单传,远不如老二老三家的枝繁叶茂。

  何况苏木情况特殊,他那种情况过继是最合适的。

  只不过那时候苏木还小,所以苏川军就自然而然作为苏木的抚养人,享受了街道办给予的一切厚待条件。

  苏胜利满14岁时进了轧钢厂,苏川军不仅领了600块的抚恤金,还搬进了这个四合院的东厢房。

  这是大伯苏川柏的私房。

  过继的正统儿子却无法住进去,只能在北房山搭个棚子苟延残喘。

  之所以敢这么堂而皇之,多亏了可以随时顶出来给街道办解释的苏木的亲娘。

  自家的事儿,街道办可以沟通,也不好强求。

  大家心知肚明罢了。

  北新桥粮站的后院。

  卡车进不去,只能是窝脖们一袋子一袋子的扛到仓库里。

  再踩着梯子一袋袋的垒好。

  要不是苏木偷偷喝了一碗猪肉粉,这种体力活肯定能让他厥过去。

  低血糖了解一下。

  将最后一袋面粉扛进仓库,转过身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仓库门口。

  “小娟?”

  苏木有点欣喜。

  甩着两个大辫子的刘小娟是苏木的小学同学,后来两人街头巧遇,相约一起在什刹海滑过冰。

  也就顺其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限于年龄,两人也只能是单纯的小恋人。

  刘小娟目不斜视,对苏木的招呼充耳不闻。

  或许这就是工作的原因吧。

  苏木有点好笑,小丫头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怪可爱的,有这个时代的特色。

  她跟在一个大妈身后,就像是老带新那般。

  难怪前段时间小娟不怎么出来,看来是为了适应新工作啊。

  苏木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待会儿去供销社买个礼物,等她下了班帮她庆祝一下。

  结算完毕。

  苏木还没来得及开口,刘小娟就甩起两根麻花辫儿走了出去。

  转身的时候,还特意对着苏木微微摇头。

  苏木心领神会,笑着点头。

  虽然刘小娟并不是特别漂亮,个头也不是那么高,但入乡随俗。

  苏木如果可以跟刘小娟组成新家庭,是可以分家独立的。

  如果为了摆脱当下的捆绑式压榨境况,跟刘小娟凑一对也算是不错了。

  上一世苏木也算小有所成,什么样的女人也都品尝过,婚姻不是爱情,颜值和身段并不排在首位。

  何况这个年代要是思想长毛,是容易吃花生米的。

  纯天然的包子脸,能踏实过日子的姑娘,就很可以了。

  瞧那扭动的胯骨轴子,那精气神儿,那摆动的大长辫子……

  它能不香吗?

  一个平头眼镜男站在院子中间,刘小娟停住跟他说了两句,两人还扭头看了这边方向一眼。

  苏木以为是刘小娟给人家介绍自己呢,傻乎乎的挥了挥胳膊。

  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大环境让一群小辈很难独自遇到陌生女孩还能建立不错的关系。

  更多仰仗的还是父母圈子里的互相介绍,以及街道办大妈们的热心肠。

  苏木能够遇到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姑娘,说实话真挺不容易的。

  转身走出粮站。

  苏木扭头看了一眼,微微叹了口气。

  不是傻子,又岂能感觉不到问题。

  只不过他必须装傻充楞罢了。

  原因也只有一个。

  相比较继续遭受苏川军一家的压榨式打工,他更乐意跟别人竞争一个姑娘。

  哪怕这个姑娘的心,已经飘向了远方。

  只有真正站在这个时代,才会切身感受到很多悲哀和无奈。

  苏木很清楚自家事。

  如果他要结婚,苏川军和苏胜利肯定是反对最激烈的。

  他们可不想让出这套房子,哪怕是隔一个房间都舍不得。

  而母亲对苏川军又是唯命是从。

  靠父母主动帮自己找对象,比天上掉馅饼还难。

  有着长辈阻拦,街道办的工作也甭想展开。

  再有三寸不烂之舌,没工作没房子也别想娶媳妇。

  而苏木自己的关系……

  能跟刘小娟偶遇,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在此时苏木的规划中,刘小娟女性的身份,就是苏木摆脱压榨的救命稻草。

  现在这根草眼瞅着要飘走。

  苏木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扛着疲累去一趟供销社。

  该争取,还是要争取的。

  哪怕心中已然放弃,但身体却还要为了仅存的一丝机会,再拼一把。

  一根包裹着红色丝线的皮筋,俗称扎头绳。

  这个年代送女孩子的好物件,等同于后世一个名牌包包。

  苏木还花了5分钱和票,特意买了大白兔奶糖。

  甜腻出击,蓄势待发。

  苏木回到北新桥粮站门口时,还不到下班时间。

  大妈们最喜欢的就是八卦了。

  门口有人,怎么能逃过她们的观察。

  不一会儿,大辫子小娟探出头来,朝着苏木这边看了一眼。

  没几分钟,就从里面跑了出来。

  身后还传来大妈们善意的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