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61章 都是人才
作者:正经不瘦的小说      更新:2023-10-04

  苏木看去,高大队的装备挺齐全的。

  坐在一把小马扎上,正扭过腰朝着苏迎军和苏木喊话。

  前面一根竹竿斜斜的支在马扎下面,钩、浮漂线组一样不少,看样子,早早就支好杆了。

  他左边有个浅蓝色的布袋子,里面显然是放了东西,能竖直的蹲在地上。

  右边还摆了个塑料桶。

  看架势,像是来了不少时辰的意思。

  苏迎军和苏木两兄弟钓具专业,但一看就是新买的,没使用过的痕迹。

  昨个儿苏木说自己会钓鱼的言辞,高翔就认定了是小青年喝了点酒的吹嘘。

  不过高翔可不是愣头青,揭人不揭短的情商还是有的。

  “赶紧的吧,再晚一会儿就不好钓了。天儿一热,这鱼啊就都爱扎深处去……”

  俩人没有马扎,苏迎军就打算席地而坐。

  “一会儿回去拿俩马扎去,要是坐着不舒服,累腰。”

  “也是。小弟你看着点,我回去一趟。”

  苏迎军当机立断。

  “顺便拿个水桶吧。”

  “行。”

  苏迎军把手里东西放地上,干脆的转身走了。

  苏木开始拆开渔具布袋收拾。

  高翔在旁边瞧着,发现苏迎军这个弟弟拾掇渔具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看着不是個新手。

  “这套东西是刚买的吧。”

  “嗯,东四九条那边买的。”

  “吆喝,安老头家的啊,可是个好东西。”

  高翔眼睛一亮,随即起身,拿起了苏迎军那套家伙事看了起来。

  拼接的鱼竿,精选的竹子用古法熏制的。

  能差的了嘛。

  苏木虽然是第一次拾掇它们,可三两下就熟悉的很用了好多次似的了。

  弄完了鱼竿三件套,挂上鱼饵,准备工作就算齐活。

  苏木的鱼饵就是挖的蚯蚓,这是千百年永恒不变的传统鱼饵了。

  还有用大蚂蚁的,不过苏木没找着合适的。

  现在时间还早,苏木下钩没有太靠里面。

  下了杆后,苏木左右看了看,发现右手边的岸边有个凸起,模糊的没什么形状了。

  便想着把鱼竿别在那里,稍作固定。

  毕竟他还要收拾大哥走时丢在地上的那堆东西。

  “嚯,木头你可以啊,镇水兽都让你拿来固定杆子了,也不怕京城被水淹七军?”

  “吓?这是镇水兽?”

  苏木又仔细看了眼这块已经被风蚀得只有留有外形,而全无模样的大石头,仔细瞅再加上点脑补想象,才隐约看到它有了点镇水兽的轮廓。

  以前听人说地安桥的两侧岸边共有镇水兽四只,西侧两只,东侧两只,只是年代已经久远,据说动了它们京城就会被水淹七军。

  左右环顾了一圈,看到高翔坐的位置不远处还有一个形状更明显的镇水兽,才顿时恍然。

  而苏木用来别着鱼竿的,是东泊北侧那只。

  要是高翔不提醒,还真的没想到这竟然就是镇水兽。

  京城类似的传说有很多,就譬如北新桥百货商店旁边那个沉着铁链的井,据说是锁龙的。

  要是把铁链往外拽,能拽上半天都拽不到头,不仅如此,还会随着拽动听到龙吟声,非常吓人。

  也都是传着要是把恶龙放出来,整个京城就会被洪水吞没……

  苏木是不信的,他相信科学。

  但是听着也挺有趣,当个乐子完全够格儿。

  高翔也纯粹是逗乐子呢。

  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腰间一把黑五四,可破世界一切妖魔鬼怪的那种。

  正调侃着石墩子呢,后面嘻嘻哈哈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来的是两个人,都是昨天澡堂子里苏迎军的同事,现在也算是苏木的朋友。

  嗯,其实是一群哥哥。

  苏木的事迹让这几个手握权柄却心存善念的人都高看苏木一眼。

  再经过苏迎军这层关系,没人把他当小不点看。

  “木头,来的够早的啊,老苏呢?”

  说话的叫王群,是这群人里第二年长的,烟嗓派代表。

  他的烟嗓有股金属摩擦的声音,昨个他们说,只要是被逮进去的,主审问的大概率是他。

  因为昏暗的环境里他那破锣嗓子独具魅力。

  如果他熬一嗓子,胆子小的都能吓尿了。

  嗓子之所以这样,是某场遭遇战中被一枚跳弹射穿了喉咙。

  要说王群也是命大,挨了一下这种伤,现在还能活蹦乱跳的。

  后面跟着的是孙志勇。

  笑吟吟的,话不多,但每句都能说到点儿上。

  相比较而言,苏木是更怵这一类人的。

  笑面虎才是真的厉害。

  何况孙志勇还算是儒将,能在文学杂志写点小文章,属于有稿费加持的那种人。

  斯文禽兽。

  何其恐怖。

  好在现在苏木已经通过自家大哥打入了组织内部。

  属于编外熟人。

  苏木自己觉得,不被这样的精英人士针对,是穿越赋予苏木最大的福利待遇。

  王群扛着一根竹竿,孙志勇的装备跟高翔不相上下。

  但看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操作,苏木就暗自摇头。

  都是门外汉啊。

  “大勇这套家伙事儿一看就是他老爷子的。我倒是好奇,你怎么说通你家老爷子,舍得把这宝贝借给你的呀。”

  高翔显然是知道孙志勇家老爷子的。

  “嘿嘿,今儿高哥和木头可得好好犒劳犒劳我,为了来给你俩捧局,我可是给家里下了军令状,明年必须给老爷子下个乖孙子玩呢……”

  老爷们说话就是糙。

  孙志勇一个文化人,显然情商是相当高的。

  这么说话可比文绉绉的更让兄弟们亲切。

  而且这也是他专属于这个小圈子里的说话方式。

  换了别的人,什么家父啊,血脉传承啊、成家立业啊、老有所依之类的,也能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昨个的人,今儿又重新聚齐了。

  苏迎军回家拿水桶和马扎,估计很快也就能回来。

  一行人都坐到岸边,开始了垂钓。

  苏木也有了新的座位,也不用不时扭头瞧着鱼竿,别被大鱼给拽进河里去。

  孙志勇车后座绑了个木头箱子,好多成套的玩意儿都装里面呢。

  由此可以看出,孙志勇家老爷子一定是个酷爱垂钓的人士。

  别人都是将就,人家早就置办套装了。

  木头箱子有些年头了,木料的话,苏木差点咬着舌头。

  这老物件搬下来就让苏木大马金刀的坐着……

  苏木都觉得是给自己屁股贴金呢。

  什刹海周边的垂钓休闲生活就此展开了。

  这里不仅有自己钓鱼的人,合伙边聊边钓鱼的人,还有看别人钓鱼的人。

  只不过高翔、王群、孙志勇这几个凑一起,看他们钓鱼的会比较少而已。

  不过无论在哪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