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86章 人情世故
作者:正经不瘦的小说      更新:2023-10-04

  陈大奎其实一直都不傻,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莽。

  不过有时候扮演二愣子会更轻松,还能混到更多吃喝。

  今天他目睹了苏木的轨迹后,突然也觉得好像除了自己,苏木也一直有伪装。

  并不似他表面看上去那么人畜无害。

  人畜无害吗?

  陈大奎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

  那股子狠劲儿,陈大奎至今想起来都会吓醒。

  俗话说勇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

  那一次,苏木表现出来的,可就是要以命抵命的架势。

  被人后脑勺拍板砖都愣是没松嘴。

  陈大奎也是那次之后才发现,自己以为自己会不怕死,实际都是错觉。

  他敢打敢冲,可事实上,他怕死。

  还怕的要死。

  看着苏木远去的身影,他没有再跟上去。

  之前要不是他刚从四合院出来,距离小树林不太远,陈大奎也一定会追丢了的。

  现在苏木蹬着板车,陈大奎指定是追不上的。

  索性就放弃了。

  陈大奎回了四合院。

  进家门的时候,扭着头看了一眼中院。

  从他家门口的位置,很轻易就能瞧见贾家昏黄的灯光中传递着热闹的气氛。

  跟自家冷冷清清的情况,有着极大的差别。

  “大奎,饭在锅里闷着呢,自己去舀。”

  “知道了。”

  陈大奎闷声闷气的回了一声。

  此时的他心事重重。

  发现了苏木一点秘密,接下来怎么做才更好呢?

  他得好好琢磨琢磨。

  往自己床上一躺,陈大奎瞪着眼望着屋顶,陷入了沉默。

  陈刘氏心不在焉的忙着手里的活。

  儿子一贯这样沉默寡言,她并不觉得意外。

  而且周一去看陈国荣,知道了他在里面挺难捱的,心里也不痛快。

  每天总会想起他嘴角的青紫,又心疼又无奈。

  于是这两天都很烦躁。

  陈家同样昏暗的灯光里,气氛清冷又压抑。

  苏木今天到小酒馆,被蔡经理拉着多聊了几句。

  也是问酒供应的问题。

  这是酒馆最关心的话题。

  “牛大叔那边说去周边的作坊找一找,把早年的陈酿给搜集了,新酒的话,这一茬就别指望了。不过肯定不会断了咱们的供应。”

  最后一句,可不是牛大叔说的。

  是苏木自身攒的底气。

  按照小酒馆之前的销售量,再供应七八个月没啥问题。

  要知道当初粮站顺来的钱,还有晓市里苏木收入的一大部分,可都是换成了酒。

  这还没有算接下来牛大叔搜刮方圆几十里内的陈酿老酒。

  原本还打算跟小酒馆蔡经理和徐老板娘商量来着。

  现在自己又多了一笔横财,资金充足,也就不用了。

  想到横财,苏木突然有种想要二探那户人家的冲动。

  自己的行为可谓标准的打草惊蛇。

  很想看看后续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你坐下歇会儿,我给你整二两小酒。”

  蔡经理不由分说的把苏木按在吧台旁边的桌子上。

  对面是一对自斟自饮的老头。

  一个是斜对面空地上放片儿的老头,这一片都熟悉,喊一声片儿爷准没错。

  最初做的是用万花筒糊弄小孩子的营生,不过编故事那是一绝,后来意外成了大珊栏绸缎庄的公方经理,人到中年尾巴,又幸运的上了一个台阶。

  他对过坐着的,就是耿叔的邻居,牛爷。

  苏木这差事,就是牛爷打招呼,蔡经理找了耿叔,而耿叔则匀给了苏木。

  这层关系看似简单,实则还蛮复杂的。

  牛爷属于遗老遗少,有门木匠手艺,但最初就是个爱好。

  没用它当个正经营生干活。

  据说家里好物件不少,现在的小日子,多数就靠变卖家中物件撑着。

  早年间的某一类人都是清政府养着,闲来无事都有各自的爱好。

  斗蛐蛐、遛鸟那些,都是基本操作。

  大把悠闲的日子想要消耗,总得有個爱好才能打发啊。

  所以很多人就都有各种各样的爱好。

  有喜欢吹拉弹唱的,有喜欢武艺剑舞的,还有喜欢杂耍魔术的……

  牛爷喜欢做木匠,跟明朝某个皇帝爱好相同。

  也有馋嘴的,因为喜欢吃所以爱好就是研究厨艺,跟自家厨子学了一手内行谭家菜,建国后顺理成章的当了厨子。

  后来对外宣称是跟一姓白的小寡妇私奔……

  当然这些事情,苏木不清楚,牛爷或许知道,但人家圈子里也有不成文的规矩,这种话题是坚决不会跟外人说道的。

  苏木已经开了喝酒的头,对酒精的抵抗力也就没那么重了。

  何况今天又小赚了一笔,喝点小酒庆祝一下也行。

  蔡经理给苏木拿了一壶酒。

  一壶二两。

  倒不是蔡经理不舍得请他多喝,而是担心苏木年纪小,喝多了不好。

  “蔡哥,既然恰好跟牛爷和片儿爷拼桌,劳烦再给来两盘小菜,一起着。”

  “得嘞,牛爷,今儿我可沾你光了。”

  片儿爷笑着道。

  苏木的情况,一直都在他们的下酒菜储备范围内。

  不过一直都是积极正能量的代表。

  身世凄惨,但小伙子吃苦耐干。

  前段时间也传出他父亲和大哥荣归故里,还是战斗英雄的事迹。

  可那时候,人家苏木早已经凭借吃苦耐劳拥有了一份正当的营生了。

  蔡经理可亲口证实的,苏木的板车已经结清了。

  板车的事在小酒馆的常客里都不是秘密,那么牛爷当介绍人这事儿,老客都心知肚明。

  苏木挺上道的,稍一言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片儿爷也是个有意思的,一句话点题,既圆了气氛做了解释,又帮苏木点了一句牛爷。

  也算是为自己接下来喝苏木的酒,做出了一点补偿。

  有来有往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混迹出一点眉目的,都不是易于之辈。

  苏木双手抱拳,对着片儿爷拱拱手。

  算是道谢。

  接下来自然就是喝着酒,听别人聊闲篇子。

  “要说京城赶在这时候限粮,还有个说道……没瞧见那时候饭馆食堂门口排着队等吃饭嘛。”

  “可不是,河北、山西都限粮的时候,就咱们京城大食堂和饭馆不限,外地涌来了多少,整天排着队等一日三餐……”

  所以,京城限粮供应,也是无奈之举喽。

  苏木又从另一个方向得到了印证,对小酒馆这种地方不免又倍增好感。

  这年代没有新闻联播,了解及时消息和扩展思路的最佳地点,就是小酒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