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法师 第三十二章大不列滇翰林
作者:牙齿的小说      更新:2024-01-16

  按照边境线上废弃哨所暗格秘信约定,为首的砍柴人兵行险招,用火攻散了盐津县治所附近,随时敢支援的草头商家,逼迫治所里的乡役县役分头出逃。

  在适当的时候,一把抓住自以为逃出生天的盐津县尉,以鬼道小术“赤发鬼王”吞烟吐火的本事,将此人硬生生烧成了焦炭。

  干掉这个边境重镇父母官,半点反噬伤害都没有,原本还以为会被法不加贵人这条铁则弄地五劳七伤,结果大不列滇王国龙气根本没有庇护这小儿。

  为首的砍柴人心里顿时洞明透亮,对这些身负大不列滇王国朝廷守土之责,却怀有二心的贰臣贼子十分鄙夷轻蔑。

  “身在朝廷,食君俸禄,却心向高家,当死则死!”

  转念一想,砍柴人首领就有些后怕了,为了区区一柄价值百金的名剑,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轻易豪赌下注。

  “以前,我可不是这样的人!”

  更可怕的是写密信的人,不仅清楚县治所里的人员分布、武器装备,甚至就连县尉性格脾气都揣摩地七八不离十。

  除了辛太软自己,谁会知道大难临头时,他会反其道而行,不走只有他和少数几个巡检——或许只有一个,知道的库房密道,反倒是铤而走险,强自翻墙闯偏门。

  这一队大功告成的砍柴人甩开跑不断的铁腿,沿着原路返回边境线,试图通过地形复杂、地势陡峭又险要的天马山返回筠连县。

  路上,砍柴人首领还在思索着密信背后的那人:“从字迹来看,并不是得气入道的同行。既是常人,没得掐指一算的本事……究竟是何等智慧通天之人,才能将人心算计地如此之深?”

  哪怕是梨园行出身的鬼道散修,稍微往深处想,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边境之地,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袭杀官差事小,干掉一个朝廷有品级的官员,那就真的通天了。

  大不列滇王国多少还是要脸面的,哪怕龙气没有垂恩庇护盐津县尉,被打了脸肯定是要动一动的。

  至于权臣高家,哪怕在大不列滇王国手眼通天,谅他也没本事把手伸进如日中天的帝国版图里来。

  “回去后,十二袋精盐可以动,大伙各自分了。至于那柄云纹名剑,暂时别动。这等有价无市的宝器,流落到市面上,是会出事的。懂么?”

  首领开口交代一声,身后的大半队砍柴人立即齐声应是,没有一个敢说三道四,有自己的想法。

  毕竟,刚才他们一堆人火攻攻破了盐津县治所,甚至亲手干掉了一个衣冠禽兽的县尉老爷——大不列滇王国官制效仿中土帝国,坤明城最大监狱德隆监典狱长,就头戴獬豸冠、着青袍绣犀渠。

  实情是,盐津县县尉被杀,消息早就被逃出生天的巡检长捅上去了。

  心知自己带头逃跑十分不堪,这位巡检长在苍关河下游打捞抓起县尉亲随等人后,反复确认过县尉身死异人之术,毕竟那么多人看见,丝毫不敢隐瞒,事无巨细都禀报了上去。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以前还能仗着家里有人,自己又是接老头子的班上任的积年老吏,可以作壁上观。

  现如今,为了自保,只能卖身投靠选边站了,且只能选王室。

  “高家太远,驻军镇守太近!我又能如何?”

  巡检长脑子很拎得清,隐隐约约地觉察到县尉之死,跟他选边站在高家的阵营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种吃朝廷的俸禄,明面上还向权臣高家输诚的狗东西,连底层小吏都看不过去——你就不会伪装掩饰一番?

  想起那伙放火烧城的贼人,根本就是冲县尉去的,治所走水大伙冒着杀头的风险出逃,完全都是这个县尉的错。

  “你不死谁死?害人害己,简直就是罪该该死!”

  话说回来,驻军镇守“沧浪钓叟”朱舜臣也没有想到,天马山的砍柴人如此厉害,竟然能攻破盐津县治所,强杀县尉辛太软此人。

  “根据下面传来密报,杀死县尉的乃是一只黑脸赤发、须发戟张,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之恶鬼,张口吞烟吐火……”

  “这许多夸能修饰之语,密派近来莫非看多了乡下草台班子的《闻香救母》,把戏文都写进密报里。”

  朱舜臣是通过麾下驻军部将,蹬空柱马号副官胡德彪,搭上天马上砍柴人的线,略微知道一些一山之隔的中土帝国川蜀境内,有一些隐士潜修的高人。

  他们时不时下山传授道法、法统,点化凡人入道修行,不知道什么目的。

  “别人不知道,我博览群书,又看过王室藏书,做过大不列滇翰林学士,岂会不知道其中隐秘。”

  不过是将这些记名弟子作棋子,以一隅之地为棋盘,互相下棋落子,求的无非是功德,也就是所谓的积累外功,平衡体内元气修行成果,推迟甚至化解天降劫难。

  第五王朝往前,可没有听说过炼气士会出世渡劫,也就是梵教东来,带来了因果、轮回、六道、劫难等道理,连现如今隐士潜修之辈,都不免受到影响。

  “两汉称道士,秦时称方士,东西周尊为炼气士……如今是什么称谓,贫道、小道、修士!不免有些荒唐。”

  朱舜臣没有往下想,将各方面汇报上来的情况看了一遍,又反复看了一遍,斟酌言语后,方才提笔写信。

  一封寄给王室负责暗部所有事务,当今王室世子,写出了全部经过,只是把出谋划策、又具体实行的功劳,推给了胡德彪。

  一封交给快马送往大不列滇王城,以驻军镇守的名义,走关房的渠道,直接上报给朝廷。

  两封信寄出,朱舜臣才稍微松快了些,忽然间想起本地大户豆沙家,住着王室成员“公子誉”夫妇,尽管他离大不列滇王位有些距离,却也必须交好。

  特别是地牛翻身之事,他们两夫妇亲自下了盐井,据说遭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必要亲自走一遭。

  一来安抚豆沙家为首,心向王室的本地士绅,其次,砍柴人如此频频出击,听说城外许多土豪劣绅都遭了毒手,唯独城里有驻军镇着场面,才没出什么大的差池,这正是加征保靖安民特别税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