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沧海横流 第一章 三世四方鼎
作者:步行庸的小说      更新:2024-02-04

  胥国,落云谷。

  宗门考核的第三关,问心路前。

  偶有玉色琉璃铺设,亦有寻常稗草顽石毫无规律点缀着羊肠小路。

  目之所至,不过二三十丈远,余下尽是蒙蒙白雾。

  也不知行了多远,百十来名少年被充斥着淡淡雾气的的流光笼罩,早已深陷幻境,

  脸上表情不一,有的眉头紧锁,有人的神色慌张,有的眼神空荡,

  愤怒,惊恐,悲愤等情绪各有不同……

  “呃啊!”

  易亭楼闷哼一声,身子一僵,不禁悚然一惊。

  他向四周环视了一番,又打量了一下自身,

  缩水的力量,孱弱的身体,以及前方那几处隐隐传来的淡淡压迫,让他心中有几分不安。

  初期的“弱小”阶段,往往是最难的。

  灵魂深处仿佛破开某个封印,潮水般的记忆片段一幕幕闪过。

  即使以他经历几世锤炼的沧桑灵魂,在这一刹那,也不禁一阵动荡。

  顾不得发白的脸色和头上细密的汗珠,易亭楼连忙收了收心神,眼神中的光芒暗淡浑浊了许,

  将锋芒与灵动换成了不安与憨厚。

  “呦,还有个好苗子,‘问心路’上第二个醒过来,心志到是不错。”

  “虽然比不了前面的那个小家伙,不过也不错了,这等时间就能自己清醒过来,自然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倒是可惜了,咱们宗门对幻术一道并不是擅长,几位师叔师伯也没有精于此道,不然这两个倒是可以尝试培养一番。”一位看上去三四十岁的儒雅中年人一脸可惜道。

  “啧啧,吴师兄莫不是动了心思,话说哪一批招收新弟子入门没有几個出彩的,这一关不错是不假,别忘了骨龄和灵根资质,不成筑基,终是黄土,寂然寥寥。

  要不然如韩师兄当年那般人物,也不会最后落寞离宗,开辟家族,到现在也音信杳杳。

  说到底,我等修士不就是在与天争命么,境界的提升如果赶不上寿元的流失,即使在如何风云叱咤,到头来不也是一场空么。”一旁的年轻人眯了眯眼,似是无意感慨道。

  “怎么,你还忘不了当年之事?”吴姓儒雅男子随口问道,眼神漫不经心地朝远处的问心路上的众人一抬。

  “哪能啊,当年韩师兄之于我,何异乎我等之于这些小家伙,况且当年要不是韩师兄随手之举,我恐怕早已白骨,只是突然几分感慨罢了,嘿嘿,那般人物已做古,而我筑基未入土。”

  吴师兄倒是没再接话,只是嘴里无声喃喃念到“韩师弟”。

  ......

  前面不远处,几位宗门修仙者对他们指指点点。

  易亭楼先前感应到的几处压迫感就来自前方这几人。

  对他们的谈话内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自己如今不过是低微的炼气初期修士罢了,山鸟鱼与不同路,自然也没心思对他们的弯弯绕绕上心,还是着手眼前罢。

  问心路,是落云谷入门三项考核的最后一关,考量低阶乃至初入修仙路之人的心境和意志。

  “易亭楼,嗯?四品伪灵根,五行缺金,水行灵根感应最高,年近十六岁,炼气二层,修为还算一般般。

  哦?还是问心路第二名,有点可惜,不过勉强算是一颗小仙种,还有点培养价值,倒也不高,两者之间,算了......”正要大笔一划,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朝身后的儒雅男子恭敬道,

  “吴师叔,按照宗门规定,双灵根以上,或问心路前三名,或骨龄不满十六修为入炼气中期者皆可拜入宗门,余下可三灵根者可酌情斟酌。

  只是,只是此子是问心路第二名,还是四行伪灵根,我等从未遇到过此等情况,不知是否......”一名宗门弟子问道。

  “伪灵根?哪还有个甚的犹豫,刷下去就是,这等小事还用的着请示我们?”没等吴师兄言语,一旁的年轻筑基修士脱口喝到。

  “是,叶师叔,弟子遵......”

  “慢着。”

  吴师兄慢悠悠开口道,“既然宗门规定没说不行,那就正常纳进来就是,修士的悠悠众口,其他门派的暗中较劲,都不得不防。

  虽然只是个小事,也得注意门派影响不是?

  而且适当把标准放的宽松一点也无伤大雅,

  三灵根的资质多多少少就有筑基的希望,每一名低阶修士的培养消耗对宗门而言无伤大雅,

  四行伪灵根更是不值一提,宗门在培养这些低阶外门弟子甚至杂役弟子,也需要他们为宗门服务回报宗门,

  一个门派的兴盛,往往需要各阶层的修士共同组成,顶层高端修士毕竟是少数,中间的如你我一般的筑基修士才是门派运行的纽带,

  而这些数目庞大的炼气期弟子,更多的是处在执行阶段,付出一定的辛劳,获取灵石、宗门绩点,甚至其他隐形好处,

  万一得天之幸,众多的三灵根之中有那么几个筑基的,宗门就不会亏,甚至赚到了。

  至于伪灵根能入门的,姑且算是小赌一下,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了,全当随手施为了罢。

  当然,我也只不过一小小筑基中期修士,宗门发展还轮不到我思量,我能看到想到的,也只能是仅仅筑基期的一小方天地。”气度儒雅的吴师兄说到最后也不免有几分落寞之色。

  听到这,叶师弟一脸若有所思。

  ”况且,我们落云谷以前又不是没有过伪灵根入门的先例。”

  “哦?还有这等事?”叶师弟一脸疑惑。

  “我早你入门几十年,基本上绝了前路,这才被打发到招收入门弟子这等事务,

  不像你,熬一熬,还能混个执事当当,

  这些年,我多多少少见得一些。

  而且,当年的那个伪灵根之人,

  你也是识得的,

  只不过,他是凭着祖上有一枚为我宗立下大功劳发放的令牌,

  才被额外招进我落云谷。”

  听到这,年轻筑基修士嘴角一抽,似是想到了什么。

  吴师兄瞥了他一眼,似是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没错,那个人就是你韩师兄。”

  年轻筑基脸色一郁,随后深深吐了一口气,

  “呵!”

  ……

  “胥国修仙界……

  落云谷入门考核……”

  “易亭楼么?”

  “这一世勘破胎中之谜,比上前世晚了些年,倒是错过了最佳的修仙入门年龄,资质也不如前世的双灵根,不过倒也还有的救。”

  问心路前,易亭楼目光幽深,微微皱眉。

  从此世记忆看,与第一世、第二世又处于不同的修仙界。

  “这一世苏醒,得【四方鼎】反哺,我的灵魂力量竟比第二世又要强上一些?”

  感应了一番,易亭楼眉心缓缓舒展。

  【四方鼎】!

  在一旁等候之时,易亭楼双目微闭,看似在养精蓄锐,恢复前番问心路上的精神消耗,

  实则在暗自感应。

  脑海深处,浮现一樽双耳三足四方鼎,

  鼎身通体墨绿,古朴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

  表面道道灰色气流缠绕,四面花鸟鱼虫、藤蔓古树、飞禽走兽模糊浮现。

  【四方鼎】是他第一世修行时,在一次遗迹内探险得到的,

  被一个似是年代久远的部落当做了祭祀之物,盛放于一座祭坛之上。

  就那么简单放置其上,也没有丝毫灵气波动。

  可就是此物前端,

  尚有一柄古尺,颜色深幽,尺身铭刻“应元尺”。

  一个装着丹药的瓶子,瓶身铭着“化婴丹”。

  一个不知名的金色珠子。

  第一世与他共探此秘境的另一个修士名叫“陆宇”。

  只是二人当初虽略有交情,可面对那“化婴丹”,亦难逃生死相向。

  结婴机缘!

  谁不心动!

  虽然二人才都只是筑基初期,

  可一点都毫不掩饰内心的火热。

  更何况还有这几样不知名宝物。

  只可惜,他第一世只是勉强达到筑基期,神通法器只能算一般,

  远远比不了宗门修士和家族修士。

  唯有一手符箓还算不错,尤其是“破禁符”,

  不然当初陆宇也不会邀请自己入此秘境。

  宝物当前,可惜二人都已红了眼,自己仗着一手符箓之术,

  身陨之前给陆宇来了一记狠的,

  自己也受到致命伤,倒在了那古朴大鼎脚下。

  那陆宇最后也是眼神涣散,活不成了。

  同归于尽!

  如果第一世筑基修为的他感应不差的话,

  那“应元尺”不出意外是一件古宝,

  历经岁月沧桑,依旧灵光深藏,

  还有那灵光闪闪的瓶子保存,那“化婴丹”想必丹力流失微乎其微,可惜了倒是。

  和那不知名的金珠,

  最后也不知便宜了谁。

  恍惚之间,自己灵魂仿佛卷入了一个漩涡,

  之后便有了第二世,自己的灵魂深处便藏着这一樽大鼎,

  也不知自己第一世身陨前是否把血溅到了古鼎上,还是其他不知名缘由,

  从而才开启玄奇莫测的修仙轮回之路。

  易亭楼不知古鼎来历,根据其外形特征而自行取名,【四方鼎】。

  鼎身四面,除了四面花鸟鱼虫、藤蔓古树、飞禽走兽等,

  有三面的中心皆有镂刻人面像。

  一面,铭刻着一名手握符笔,身材中等的中年男子,相貌平平。

  一面,呈现一位手持大旗,脚踏飞剑的白须老人,相貌平平。

  这两面的人像,死寂暗淡,毫无光华。

  第三面中心,却是一个光芒微转的少年虚影,。

  若隐若现,尚未真正在鼎身上刻绘成形。

  这少年的虚影,与眼下的易亭楼的身形面像完全契合,不过,依旧相貌平平。

  剩余的那面鼎身,中心处则是空白一片。

  “从得到【四方鼎】的第一世开始算,如今已是第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