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仙界沧海横流 第十四章 易名
作者:步行庸的小说      更新:2024-02-04

  一个月后,玉露丸如期到了自己手上。

  仔细检查了一番后,易亭楼随手扔到了口里。

  ……

  片刻后。

  看来自己先前对这玩意还是期望过大,

  对神识的提升太过于有限。

  尤其是以他现阶段的神识强度,增进的微乎其微。

  “聊胜于无吧。”

  自己突破炼气五层已经有一段时日。

  随着修为的提高,自己凝炼葵水精华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虽然看上去总量并没有多多少,可是效率是可见的。

  同样十天时间,自己目前能比往常多凝炼出一滴。

  想必是功法修行境界提高带来的变化。

  自己日积月累服用这般灵物,若水法力越发积攒。

  隐隐约约易亭楼似是感应到了炼气五层的壁障。

  只是还微微有些距离。

  想来若是再修炼些时日,自己突破便指日可待。

  这一世,自己虽是四行伪灵根,不过修炼速度可并不慢。

  这点也是令自己大为满意之处。

  葵水精华可真是个好东西!

  《上善若水经》实乃一等一的功法!

  不过修为增长若是引起高修猜疑的话…

  “嗯,那种灵果倒确有拓经宽脉之效,

  易于法力运转。

  若是被发现,也可不经意间将原因引导于此。”

  易亭楼前世曾经听说过一种灵果对于洗经伐髓、提高神识、拓展经脉有奇效,

  甚至就是对元婴期修士也有大用!

  曾经有位幸运儿,

  正是因为侥幸服用过一枚此果,后来竟然突破元婴期。

  灵果洗经伐髓的功效和名头也随之流传。

  此物名曰:苍寰玉清果!

  ……

  正思量着,易亭楼神识中感应到有人前来。

  哦,是赵柱啊。

  易亭楼不疾不徐,收息敛气。

  十来息后。

  “师兄可在修炼?”

  赵柱轻轻扣了扣门。

  “无碍,进来吧。”

  易亭楼正要煮茶。

  “哈哈,师兄是知道我要来,特意为我煮的茶吧。”赵柱笑到,

  “嗯,附庸风雅,也还不错。”

  “你想多了。

  修行一张一弛,偶尔调剂一番也是需要的。”呷了口茶,易亭楼轻声道。

  “哦?师兄想调和调和?这事儿不好办啊。”赵柱眼睛一亮。

  “就凭你我这长相,太大众一些了,修为也不高,宗门内少有女修看的上。

  可若是去凡俗‘乐呵‘一番,想必师兄也是不愿的,唉,倒叫师弟好生为难啊。”

  赵柱一脸憋着坏笑,轻轻晃了晃头,又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

  “你这是最近搁哪里涨了这般本事见识,也来揶揄我?

  莫不是你心思浮动,搁这借打趣我之意煽风点火?”

  易亭楼没在意他的玩笑之语,反而看了他一眼,仿佛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哈哈,倒也不全是,此前跟几位同门闲聊过,这才到师兄这里吹嘘一二。”

  易亭楼伸手递给赵柱一杯,

  “吹嘘无妨,只是你我若是为了搏那一丝筑基的可能,还是莫要破身。

  修士的一点元阳、元阴皆乃先天所诞,虽然仅仅只是一点点。

  可这等灵粹皆有大用,也有几分提高筑基成功的几率。

  你若是还想筑基,有些东西也得了解一二。”

  “师弟省得了。

  只是还做不到向师兄一样清心寡欲,

  只得时不时到你这蹭蹭仙气,淡淡心气,搞一搞茶水。”

  赵柱撂下茶杯,

  “不过师弟今天来还真是有个小事,想求师兄一番。”

  说罢,面色一正,站直一礼,

  “还望师兄教我。”

  “这般郑重,怕不是一般小事罢?你也不怕我受不受得起你这大礼?”

  “我知师兄最不愿烦事沾身,只是我本一农家子出身,

  宗门内也是与师兄最为亲厚,师兄对我多有提点指教之恩,师兄于我,如兄如师亦如父,待我不薄……”

  “我可不想平白无故多了个好大儿,

  行了,说事吧。”易亭楼一眼看破了他。

  “哈哈,瞅我这惫懒脾气。

  其实也没甚么大事,只是想请师兄帮我改个名号。

  以前吧,还没怎么在意,如今怎么说也炼气中期了,再老是被同门这般的叫着,总觉着有些不舒服。”

  “柱子你变了。”

  “师兄你别这么瞅我,我不是说你,只是宗门内其他师兄弟这般喊我,总觉得像在喊‘二愣子‘、‘狗子‘这般。

  师弟倒也不是那般看重面皮之人,只是被他们这般言语戏耍,我心气不顺。

  虽然万事修为为先,我也明白,可要说以此为鉴、厚积薄发、留待日后一飞冲天、再叫他们好看之类的,那不是我。

  师弟我性子是有仇不隔夜,可这等事又算不上什么愁怨,如今我修为又不如他们,只得徒自心气不畅。

  故而,想请师兄,与我改易名号。”

  听赵柱说了半天,易亭楼再度给自己斟了杯茶,慢慢品着。

  “师弟,伱可知修仙者不似凡人,名号不可轻易改制。

  有些名号不是自己命格可以压得住的,

  往往修士自己都不晓得会在何时受名号反噬。”

  前世易亭楼曾听闻有位修士,突破元婴后,以“长青”为号,自命“长青真君”。

  而后不满三十载,便命陨于一座遗迹洞府。

  也正是想到这些,易亭楼才有此一言。

  “那简单平凡一点不就是了。

  像什么赵亭楼、赵亭台的不也挺好。”

  易亭楼嘴角一抽。

  “再如何,你也不用模仿别人吧。

  修士都是不同的单独個体,

  对那一丝丝可能的莫测神秘,还是有些敬畏的为好。”

  “那还请师兄费费心,

  大不了待师兄日后筑基,可以……之后,

  我再请师兄‘喝茶‘如何?”

  “那我可谢谢你嘞!”

  白了他一眼,易亭楼没好气道,显然听明白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

  赵柱接过茶壶,见易亭楼杯里尚七分满,便自斟了一杯,

  悠哉悠哉全当没看见易亭楼那大大的白眼。

  “师兄帮我琢磨琢磨吧,万一你想的还不如我这柱子之名,我还看不上呢。”

  赵柱打趣道,显然也是也是为了打消易亭楼顾虑。

  “不论师兄想到何等名号,我采用与否,皆不沾师兄因果。”

  见赵柱又如此言语,易亭楼想了想也只好一声“罢了”。

  思索了一会儿。

  “修士名号关乎自身,你原名有柱。

  柱乃木者,横陈之梁,建梁之承,可定可撑。

  然而你是金水土三种灵根,五行不属木,或有不妥。

  不如改名为铸,音同柱,或许你还压得住。

  你本修行金行功法《砺金决》,此“铸”能够暗合金意。

  而铸者,以金为寿,又有累寿之愿。

  如此,不知你可愿?”易亭楼悠悠言道。

  “哈哈,好,这个好,暗合金意,累寿之愿。哈哈哈,我听师兄的,就是这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