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七录 南山
作者:君亦筠的小说      更新:2023-11-03

  故事发生在长安。

  贞观十四年十月,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求与大唐通婚。

  唐太宗李世民许之,特下圣旨,派其第三女汝南公主前去和亲,两国相欢。

  然而,同月,宫中便发生了一件令人惊恐万分的大事——将要前去和亲的汝南公主神秘失踪了!

  唐太宗大怒,下诏百官,务必要将汝南公主寻回。

  故事,由此开始——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悠悠的白云飘在碧湖蓝色的天空中,秋日的金叶铺满了沉稳肃静的大地。

  这已经是她来到南山的第十二日了。

  长安城内满是逮捕她的告示,她逃出宫后在城内没有藏身之所,无奈之下,只好逃出城,到了城外南山。

  倘若只她一人,定是无法在这荒郊野外生存下去,好在她又遇见一人住在南山,那人本是不愿意留她的,但在她的万般央求之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南山清幽,鸟声偶尔清脆响起,如影相随。

  几缕青烟于风炉上方缓缓升起,清新微苦的茶香随之蔓延。

  来者的脚步落在了厚厚的枯叶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她抬起头,将目光从煮茶的风炉上移开,看见了那一抹熟悉的身影。

  “你回来啦。”

  来者是一男子,一袭白衣,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只是神色冷淡,眉目间似有飘渺的烟云,让人捉摸不透。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该男子名为,江离。

  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的暗红的木匣放在了房前几案上。

  “这是给你的。”

  汝南心下欢喜,她急忙站起身,快步走到几案旁打开了木匣,便见一支做工精致的白玉簪静静地躺在匣中。

  按理说,身为盛世大唐的公主,汝南什么宝物没见到过?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却偏偏对这一支白玉发簪情有独钟。

  “谢谢你!”汝南的眸中宛若藏着三月的春风,她看向眼前的江离笑道,“我很喜欢。”

  江离看着笑靥盈盈的她,漆黑的眼底中,不经意间划过一道波澜,但只是一瞬间,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汝南一愣。

  是她的错觉吗?她方才好像看见,江离笑了。

  不给她继续观察探索的机会,江离便转身走向灶房。

  中午的饭桌上,是她最喜欢吃的糖蒸酥烙。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霜月初至,天气微凉,茶香煮酒,此乃雅事一桩。

  虽是雅事,但是不慎喝醉,就该另当别论了。

  江离看着面前脸色泛红,眼神有些涣散迷离的汝南,蹙了蹙眉头。

  明明只喝了一小杯啊。

  早知就不应该听信她那酒量很好,千杯不醉的鬼话。

  “你醉了。”他的声音里向来听不出什么情感,“我扶你回房。”

  “我没醉。”汝南有些不满地嘟了嘟嘴。

  江离没有理会她无力的辩解,他起身,取走了她手中的酒盅,准备带她回房。

  “你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吗?”汝南看着他,突然问道。

  江离一愣。

  “……知道。”他看向汝南的目光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情感。

  “那你喜欢我吗?”

  汝南直直地盯着江离,她的眼中犹有璀璨的烟火,点燃仲夏夜的万里晴空。

  她恃着那些许的醉意,比往日更加无所顾忌了些。

  “喜欢。”他实话实说,一贯清冷的声音,在说这话的时候,竟染上了凡尘的气息。

  “当真?!”

  “当真。”

  话音刚落,汝南站起身,双手捧起江离的脸,吻了下去。

  淡淡酒香,瞬间溢满了二人的唇齿。

  江离一惊,眼神微动,半阖着眼睛看着眼前的人,眸中似有三月的桃源溪水,泛着一圈一圈的情意。

  他伸手轻轻勾住汝南的后颈,加深了这个吻。

  烟火尽头,繁华落去,愿与你耳鬓厮磨,相伴相依。

  幽静山林,时光荏苒,愿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竹林归隐,两生不忘,愿与你煮酒言茶,一世情长。

  ………

  一个月后,参军府——

  “你父母因公殉职,临死前将你托付于我,我们江家历代为官宦达,你不愿入朝做官,隐居南山也罢,可你如今居然敢私藏汝南公主!你可知,私藏和亲公主该当何罪?!”

  “知晓。”

  “那你为何、?!”

  “她不愿去和亲,我也不愿她离开。”

  “我爱她,想与她长相厮守。”

  闻言,对方看向江离,他的嘴唇抿起,带动那浓密的胡须微微颤抖。

  他知道他这个侄儿从小生性冷淡,不喜多言,对谁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但方才他说那句话的时候,眼中浓浓的情意分明都要溢了出来,带着那整张冷峻的脸都变得柔和了许多。

  沉默片刻,那人一声长叹,无奈之余,是眼神中的些许动容。

  “伯父若无他事,侄儿便先告退了。”他作揖,又言,“还望伯父对此事保密。”

  “且慢!”那人叫住了正要转身离去的江离,混浊的双眼中满含复杂的情绪,“已经来不及了。”

  江离向来平淡的眸中宛如水面上激起了阵阵水花,一圈圈地荡漾开来。

  马蹄声响,一道白影在前往南山的路上迅速穿梭。

  快马加鞭,落叶纷飞,扬起阵阵尘埃。

  “汝南!”

  他大步迈进庭院,忙唤道。

  但,无人回应。

  茶仍在炉中煮着,但煮茶人却已不在。

  终于明白,为何有人曾言,哪怕隐居山林,坐拥山水,超脱世外,也依旧离不得俗世烟火。

  这凡尘,终有一事,或是一人,与你有过交集,并且割舍不下。

  明月半墙,竹影斑驳,庭阶寂寂,思卿万千……

  他一袭白衣如旧,却又多生出了几分悲凉。

  待到又一三五之夜,你,可会归来?

  ………

  贞观十五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并以恭敬的子婿之礼前往河源迎亲,还在吐蕃为文成公主修建红山宫。

  世人皆道,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宠爱有加,汝南公主定会为当初的逃婚之举而后悔。

  却不知,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南山——

  琴声悠扬,响于竹林之间,忽闻林中足音渐慢,一段无处掩藏的心情,油然而生。

  一曲终了,弹琴者看向那位站在自己眼前的佳人。

  “你来了。”

  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