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七录 采莲
作者:君亦筠的小说      更新:2023-11-03

  故事发生在长安。

  玉碧漫沼,青叶连田,撑着一叶小舟,手持兰桨,划起荡荡波澜,拨过了一径红深绿浅。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绿荷红莲间,采莲少女穿着一身绿罗裙,融入了田田荷叶之中,她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灵湘!”

  听人叫唤,她忙回头看去,见到来人,嘴角顿时绽放如花,眼中也似春水,泛起情意。

  “秦将军!”

  她放下了手中的兰桨,朝河岸的他挥了挥手。

  她从前并不相信世间会真正的存在一见钟情,直到遇见了他。

  ………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七月兰浆,已是微热时节。

  那日,她撑着载满红莲的小舟,向莲塘人迹稀少的那岸划去。

  褪去了鞋袜,她坐在船头,撩起裙摆,露出一截白玉般小腿,伸出玉足,轻点水面,圈圈涟漪泛起,一袭凉意渐渐袭染全身。

  忽闻马蹄声从身侧响起,她心下一惊,想收回双脚,却为时已晚。

  慌忙间,她转头看向来者。

  只见那人骑着高头大马,眉目俊朗,身着铠甲,腰间佩剑。

  那人自上而下看着她,他的耳框微微泛红。

  灵湘更是满脸通红,一股热浪漫上了一整张脸。

  惊鸿一瞥,自此终生难忘。

  ………

  他名为秦淮,是常年驻守边关的将军。

  此次回长安,是为了面圣禀报边塞情况,皇上有意让他留在长安,便恩准他这次可以在长安多待些时日。

  “秦淮,你看!”

  泛舟于湖面之上,秦淮替她执着兰桨,灵湘把刚刚采下来莲蓬举到了他的面前。

  “莲蓬要选择莲子把小孔顶满的那些,而且一个莲蓬头上的莲子越多越好。”她伸手指了指,“就像这个一样!”

  水面上波光淋漓,她笑着的眸中也似闪着粼粼水光,耀眼的很。

  看着在自己眼前拿着莲蓬晃动的小手,他眉目含情,情不自禁握住了她。

  “秦淮?”她一惊,原本抓在手上的莲蓬掉了下去,在船板上转了两圈,停了下来。

  感受到了从手上传来的温度,她的双颊又开始泛红,胜似小舟两旁的红莲。

  秦淮是塞外将军,常年习武,他的手上有厚厚的茧,附在灵湘的手上有些粗糙,却意外地令她心动不已。

  这是她爱的人啊。

  秦淮渐渐向她贴近,一只手牵着她的手,十指相连,另一只手轻抚着她脑后的头发。

  红莲绿荷包围着他们,使他们缱绻暧昧的氛围无法四散。

  他将眉心抵上了她的额头。

  猜到了秦淮下一步会做什么,灵湘睫毛微颤,没有拒绝他。

  “秦……”她想轻声唤他。

  而他名字的后一个字,却化作了一声呜咽,咽进了心口。

  秦淮的唇附了上来,他勾起她的后脑,闭上了眼睛,带着一点本能的霸道,用温热的柔软撬开她的嘴。

  清风徐来,波光淋漓。

  此刻,只想把你拥在怀中,与你静听那流水清风的欢歌。

  ………

  关外突发状况,秦淮将军需立即赶回。

  长安城外,烈日当头,黄土肆起,她仍是一身浅绿罗裙,给这燥热的环境带来一抹清凉。

  秦淮穿上了刚来长安时的那一套铠甲,手持缰绳,骑上骏马,低头看着马侧前来送行的佳人,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笑容。

  他用指腹轻轻抚平了灵湘紧蹙的眉头,伸手拉起她的手,在她的手背上留下一吻。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灵湘的眸中忍不住漫上了一层水雾。

  秦淮低头,温柔地吻去了她眼角泛起的泪花。

  “这次回来,我定娶你。”

  ………

  八月诗禅,虽已是月末,但红莲似火依旧。

  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

  采莲少女撑着小舟,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

  采下莲子换来南珠,采下的红莲染红了嫁衣。

  他说过,这次回来,就会娶她。

  待到她做完了嫁衣,他是不是就能回来了呢?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她想他了,很想很想。

  ………

  三个月后,秦淮将军带兵凯旋。

  长安城的街道门口拥满了人,他骑着高头大马,领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四处望去,没有看见那一抹熟悉的浅绿,他稍稍皱眉,心中有些不安。

  拉住缰绳,扭转马头,他想去找她。

  “诶诶,秦将军,您这是准备去哪儿啊?”队中副将忙问。

  “找人。”他看向那人,回答得有些不耐烦。

  “秦将军,咱们得先去进宫面圣啊,皇上还在宫中等咱们呢,咱可不能坏了规矩,得罪了皇上啊!”

  秦淮眉头紧缩,眼中似墨云翻转,他努力地压制住自己内心不安的情绪,但眼角却还是一直不住地跳动。

  “秦将军,咱快进宫吧!不能让皇上怪罪下来啊!”

  无可奈何,他还是先进宫见了皇上。

  因多年驻守边关有功,且此次又带兵打了胜仗,皇上特赏了他策勋十转。

  一出宫,他便快马加鞭,赶到了她曾经居住的偏僻地方。

  四下狼藉,一片废墟,仅留下了大火烧过后的遗迹。

  物是人非。

  秦淮感觉自己眼前一片恍惚,身体一个踉跄,几乎摔倒在地。

  “你可是在找灵湘姑娘?”

  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他急忙转身看去。

  是灵湘家旁的张婆婆,他之前见过。

  “张婆婆灵湘她出什么事了她现在人在哪儿?!”他大步走向前去,语速很快,声音有些颤抖,“她没事的,她人还在……对不对?”

  他看向张婆婆,仿佛看着最后的希望。

  但世间总会有这样的无奈,你所深深爱着的人,早已与你阴阳两隔。

  “有山匪想劫她上山,她不愿,奋力抵抗,却不料误伤致死。那些山匪恐将此事闹大,便放了一把火烧了这里,毁尸灭迹。”

  “我当时正好要回家,刚巧看到了这一切,却没有办法阻止,事后我去报关,但不知为何,这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张婆婆看向眼前那痛不欲生的秦淮,混浊的眼睛里满是心疼与同情。

  “她已经快要做好了你们成亲的嫁衣,嫁衣很美,她做的很用心,我见过。”

  谁能想到,这个征战多年、杀敌无数,见惯了生死离别的秦将军,竟然在此时双手掩面、泣不成声。

  我护得了这天下黎民一世长安,却护不得一个你。

  ………

  秦淮将军请求皇上令他带兵剿灭山匪。

  皇上感觉派他去剿匪过于大材小用,但见他神色坚定,便也允了他。

  山匪剿尽,秦淮没有再留在长安,他重回塞外,镇守边疆。

  归于战场的秦将军,比以往更加不要命地奋勇杀敌,甚至多次身上受了伤,也不叫军医来治疗处理。

  三年后,秦将军身受重伤,不治身亡,临死前,他要求将士们将他的尸体火葬,运回长安。

  当时人们都认为,火葬是对尸体的不尊重,众将士虽不解,但还是按照他的遗嘱做了。

  人们纷纷感叹,可惜了这么一代骄子,竟至死都未曾娶妻,没有留下后人。

  ………

  又是一年盛夏时节,荷田采采,红莲艳艳,故人已逝,不识新人。

  不知又是何人,撑着一叶小舟,在平静的湖面上荡开了阵阵波澜。

  水光潋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