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改命之珍珠衫 第31章 鱼饵
作者:清暄宁雅的小说      更新:2023-12-06

  1.

  男人喜欢装糊涂。

  明明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假装不知道。

  但是,有时装糊涂是为了遮掩,毕竟真相是残酷又血淋淋的,揭开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

  县衙前厅,吴有材盯着面前的两块银砖,微弱的银光反射在他脸上,原本复杂的神色表情更显得晦暗不明。

  书吏麻杆坐在一旁,消瘦的脸上透出一抹阴沉表情,低声跟吴有材说起这两块银砖。

  前两日,蜈蚣寨的几名山匪假扮灾民,在通往卓阳的小路上拦路抢劫。

  赶巧的是,陈老爹夫妇带着两个仆人乘马车赶路,被山匪拦截住,抢了他们的行李和钱财。

  除了一些碎银子,还有两块银砖,每块重量一百两。

  山匪拿到银子,觉得很像大当家毒蜈蚣提过的银砖,所以立即上报给军师麻杆。

  麻杆一眼看出银砖有问题,赶紧去交给吴有材。

  “大人,您发现了吧,这是正经官银,上面的印记被抹掉了,但这成色这重量,都跟两年前丢失的官银丝毫不差。”麻杆拿起一块银砖,在手里掂了掂。

  官银虽然也流通市面,但大多数制成五十两的银元宝,还有十两的银锭子,或者一两以下的小银锞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笔锭如意形,方便花销使用。

  但两年前的十万两官银是皇宫内府专用,铸成一百两的银砖,上面镌印了特殊标记,不在民间市面流通。

  2.

  不用麻杆多说,吴有材也知道这就是两年前的那批官银,他立马做出判断,官银一定在陈家人手里。

  陈老爹、陈三郎、平芸……这些人都脱不了干系。

  但据山匪牛二来报,陈三郎现在借住客栈,连房钱和药费都付不起,还欠了客栈掌柜不少银子。

  吴有材心中狐疑,或许陈三郎并不知道官银的事,否则他守着十万官银,又怎会到了穷困潦倒、借钱谋生的地步?

  “去安排一下,命人盯着陈葫芦和陈三郎父子,让牛二带些人去陈氏老家,掘地三尺也要把东西找出来!”吴有材眼睛中闪着深沉的幽光。

  *

  换上家常便服的吴有材,身上有一种儒雅稳重的气度,挺直身子站在阳光下,光线透过斑驳的树影落在他身上,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一道道光圈,将男人的身形勾勒出来,显得无比俊逸迷人。

  王巧儿坐在石桌旁,被那惑人的光圈晃了晃眼,突然间觉得自己嫁的夫君卓越不群,是人中龙凤。

  虽然相貌普通,一张平凡的脸庞上时不时露出阴鸷的眼神和虚伪的笑容,但那一身孑然傲骨和谈笑风生的气质,将他的魅力提升了一大截。

  *

  吴有材迈步上前,把王巧儿抱在怀中,“都说才子配佳人,本官有幸遇到如此娇美善良的佳人,正该好好心疼才行。”

  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要怎样引着话头,让王巧儿出门去见陈三郎和蒋新午?

  要引那两个男人上钩,他得靠王巧儿。

  王巧儿倒在吴有材怀里,却是另外一番心思。

  想到自己收到平芸催债信时的难堪和烦躁,她的情绪就上来了,瞬间眼圈泛红。

  当初陈三郎心甘情愿为她花钱,又不是她主动的,如今平芸想讨要一千两,去跟陈三郎算账啊?

  凭什么要算在她头上?

  王巧儿委屈得不行,但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太多,因为会影响她的名声。

  但如果还钱,她手里没有那么多银子。

  王巧儿心中满满的忧愁,自艾自怜地觉得感伤。

  原本她以为嫁给县太爷能春风得意,谁想到竟这样艰难!

  在她看来,一千两银子不算多,以前她在蒋家的时候,这点银子只是她一年的零花钱。

  可是现在她身份变了,月钱少,手头也紧,日子过不安稳,还要被人追债,焦虑得她心都快碎了。

  王巧儿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撒娇又是哼唧哄着吴有材,想让他出钱,销了一千两的账。

  吴有材是她夫君,自己的女人遇到麻烦,男人不应该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吗?

  所以她要钱也理直气壮!

  3.

  吴有材轻抚着王巧儿的发丝,并没应承下来。

  平时他甜言蜜语宠着这个女人,时不时也会买点便宜的小玩意儿送她,这些都不心疼,但涉及到真金白银,他还得斟酌一番。

  王巧儿纠缠了一会,见吴有材虚虚实实地说着情话,但并不表态帮她还债。

  霎时间,她一颗心都沉下去了,眼神中闪过一抹鄙视和幽怨。

  以为县太爷有多大的派头呢,看他这副抠搜劲儿,还说爱她疼惜她,甜言蜜语一箩筐,竟然连一千两都不给她!

  她对这个男人太失望了。

  *

  “本官一身清廉,视钱财为粪土,从不留心那些俗气的阿堵物,巧儿你也不该让本官为难。”吴有材耍着官腔,一脸清高倔强又正气凛然的表情。

  “你前夫和旧情人都是商贾出身,好财好色,被繁花世景昏了眼,整日在纸醉金迷中堕落,以钱财为诱饵哄骗女子,本官怎可跟那等不洁之人相提并论?”

  王巧儿:“……”

  她胸口发闷,差点呕出一口血。

  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反感才子文人,因为只会口吐莲花,说得天花乱坠哄女人,但碰到钱财和利益,他真是一毛不拔!

  一文钱不想花,反倒指责别人谈钱俗气,污了他高贵的灵魂。

  呸,可恶的文人酸气!

  *

  吴有材不给她钱,王巧儿只得想别的法子。

  跟娘家要钱她开不了口,但现成的冤大头还有两个:蒋新午和陈三郎。

  王巧儿很快作出决定,要找机会跟前夫和旧情人再叙叙旧情。

  蒋新午当初休弃她,让她名声有损,那就是欠了她了,必须要补偿!

  还有陈三郎那个骗子,当初设了圈套让她往里钻,安排杏花微雨中邂逅一见钟情的戏码。

  狗男人,以为她人傻心善好欺负。

  这笔账她记着呢,得好好跟陈三郎算一算!

  *

  吴有材得知王巧儿暗中给蒋新午和陈三郎写信,只装作不知情,任由她放开胆子跟那两个男人勾缠。

  他的鱼饵已经放出去了,只等肥美的鱼儿咬钩呢!

  4.

  黄昏时分,陈老爹一家终于来到卓阳城。

  他和孟氏都一身狼狈,身后跟着仆人陈旺夫妇,也都灰头土脸,无精打采。

  四人在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险,官道不通,桥梁截断,就只能绕路爬山。

  好容易从山里出来,又遇到一伙灾民抢劫,马车、银子、包袱行李都被抢光了。

  幸好陈老爹和孟氏把银票和仆人的卖身契藏在鞋垫里,没被劫匪搜走,才算逃过一劫。

  四人没了行李和马车,一路忍饥挨饿,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才来到卓阳。

  *

  陈老爹刚一进城,就听人议论说平家开了新铺子,如何如何热闹,各府的夫人小姐们前去抢购,连县太爷夫人都去捧场。

  铺子里的成衣让人眼花缭乱,都是没见过的样式,绣纹质地都无比精美,比京城人穿的上等衣料都不差。

  平家铺子开业时,几乎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又有大酬宾活动,很多人都过去凑热闹。

  手气好的人还能抽个奖,博个彩头。

  陈老爹听得目瞪口呆,听众人嘴里说的平家,他心中隐隐有一个不太妙的猜测。

  果然,又有一些人议论成衣铺的老板平芸。

  那女子人美得赛天仙,钱多得花不完,她前夫陈三郎是个瞎眼的,放着值钱的珍珠不要,偏要王巧儿那个死鱼眼睛!

  当真是天下第一蠢货!

  陈老爹和孟氏一路听过去,已经把陈三郎和王巧儿之间的纠葛听得七七八八,登时又震惊又气恼。

  王巧儿那些桃色绯闻传得沸沸扬扬,孟氏知道自己儿子恋着这样的货色,气得两手发抖,头顶冒烟!

  等他们到了李氏客栈,见陈三郎躺在床上,脸上身上都是伤,心中的愤懑和气恼登时发作出来,劈头盖脸臭骂他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