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改命之珍珠衫 第57章 写信的人
作者:清暄宁雅的小说      更新:2023-12-06

  1.

  陈三郎在小巷子里一声接一声地哀嚎,就连被踩断命根子时,他都没这样崩溃过。

  他觉得满腔子呼吸的气息都是委屈的,老天不公,明明不是他的错,却让他背负这些苦难和折磨。

  刚才他看见前妻转头离去,那一刻,胸口漏的窟窿就再也补不上了。

  此时他浑身被冷风吹透,整个人仿佛都被风穿空了,除了一缕悲怨的幽魂,什么也不剩下。

  *

  陈三郎不是后悔,而是可怜自己。

  因为过了今天,他就二十一岁了。

  往年的这天,会有人给他庆贺生辰,他很清楚地记得,去年平芸亲手为了他做一双新鞋。

  他开始很不耐烦穿,但后来在平芸殷切的注视下,他还是勉为其难地试了一下。

  那双新鞋上脚的感觉依稀还在,温暖又踏实,还有种软绵绵的舒服感。

  但是他试完就丢到一旁,再也没穿过,后来也不知道扔去哪里。

  他记得,平芸还做了一大碗长寿面,面条拉得细长均匀,面汤用大骨汤熬成的,里面加了葱末和荷包蛋。

  那时他刚从外边回来,饿得前胸贴后背,所以捧着面碗大吃起来。

  平芸就坐在旁边,笑吟吟地看着他,双眼像星星般闪亮。

  她一边看他,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相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明年比今年更好!

  *

  可是今朝,他失去了平芸。

  那个他早已习惯存在的女人,曾经以为永远不会离开的女人,已经不屑多看他一眼。

  如今的平芸冷漠又疏离,用一种看陌生人的眼神打量他,目光中毫不掩饰地带着一丝玩味和蔑视。

  陈三郎终于意识到,以前的平芸再也回不来,而现在的平芸,他已经高攀不起了。

  2.

  胖婆子悄悄离开了,其实她是被陈三郎的哭声吓跑的。

  活了大半辈子,她从没见有人哭得那么悲戚。

  胖婆子知道陈三郎的遭遇,猜想他八成是做不成男人,走投无路又被王巧儿拒绝,以后的日子真就没什么念想了。

  想想就很绝望!

  不过同情归同情,胖婆子还是转身走了,并且小心地关上后门。

  陈三郎被逼到绝境,谁知道会不会做出疯狂的事,胖婆子不想成为无辜受牵连的人。

  所以她狠心把门一关,同情心也散到九霄云外。

  *

  巷子里没人了,大雾又缓缓升起,周围十分安静,只有蹲在石阶上的陈三郎发出间断的痛哭声。

  后宅的厢房离小门不远,站在屋前的王巧儿听见陈三郎的哭声,她也不禁泪水涟涟。

  王巧儿是个容易动情的女人,见到小花猫淋湿了雨,颤颤歪歪的可怜相,她都要感伤好一阵子。

  但是这一次,她没有循着哭声去找陈三郎,而是默默地抹眼泪,为自己感到哀伤。

  四周雾气更浓,白茫茫一片,没有尽头,也看不清方向。

  就好像她此刻的心情一样。

  3.

  心情难过的时候,王巧儿就坐在窗前写信。

  桌案上焚着香,旁边放着一杯茗茶,淡淡的苦茶气混着熏香气,营造出一种雅致又安稳的气氛,让她的心稍微平静下来。

  她提起笔,凝神想着心事,然后落笔,就能写出一行行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句子。

  整齐娟秀的小楷字体,每个字都饱含她的情思,随手再来两句诗词,能为情书增添一些超凡脱俗的雅气。

  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情深似海又楚楚可怜的女人,王巧儿很确信这一点。

  所以在每一句话中,她都恰到好处地抒发一下小情绪,就像拿捏住男人的软肋。

  这封信几乎耗费了王巧儿的十成功力。

  写完之后,她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字字珠玑,口齿留香,她自己也无比满意。

  *

  王巧儿差遣小丫鬟出门送信时,宿颜早已派出阿骏,在距离不远的糕点铺子里等着。

  阿骏心里揣着任务,得把小丫鬟送的信换掉。

  小丫鬟十三四岁,正是贪吃爱玩的年纪,拿着信一溜烟往蒋家跑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俊逸挺拔的少年,站在糕点铺子门口朝她招手。

  阿骏刚十七岁,是个笑容干净又阳光的少年。

  但他跟着宿颜打理商铺生意,举手投足磊落大方,所以外表显得比实际年纪更加沉稳。

  那是一种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特殊魅力,明明还有鲜明的少年气,但身上却沾染着成熟气息,格外引人注意。

  当小丫鬟朝那边瞧去,就见少年一身青绿色衣裳,清新淡雅,嘴角带着温和的笑容,俊朗的眉宇下是一双熠熠生辉的眸子。

  小丫鬟顿时感觉胸口被捶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朝他走去。

  阿骏说了自己的身份,然后问她是不是县太爷家的人,说看到她感到很亲近,很像他的亲妹妹。

  两人很快熟悉起来,聊得热火朝天。

  小丫鬟知道夫人罗琇跟平家姑娘关系好,所以把阿俊当亲人,丝毫没防备什么。

  阿骏很容易就换了信,然后买了四样点心给小丫鬟,临了又给她塞了一包桂花糖。

  两人分开时,小丫鬟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的,心里像蜜一样甜滋滋的。

  4.

  蒋新午被宿颜打伤,扭了胳膊破了头,心情抑郁地窝在家里养伤。

  王家二姐王娇儿听了消息,就跑去蒋家照顾他,盘算着扮个贤惠女人,顺便把自己照顾到他床上去。

  自从她丈夫董迁死了,王娇儿也不在县衙当绣娘,拿着衙门给的赔偿银子,独自出来做活。

  可她孤身一个年轻女子,无儿无女,难以撑住门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

  王家人撺掇她赶紧再嫁一次,王娇儿挑了一圈,死活不愿嫁年纪大有儿女的男人。

  给人当后娘的日子可不好过。

  一直耽搁下去不是办法,她跟娘家人一商量,觉得嫁给蒋新午是好主意。

  蒋家世代采买经营珍珠,在卓阳城颇有名声,而且蒋新午前两年捐了员外,时常与举人老爷坐席吃饭,地位声望高于一般商人。

  *

  王娇儿对蒋新午动了心思,这几天想方设法往他身边凑。

  而此时蒋新午刚收到一封信,拿了十个铜板给送信的小丫鬟打赏,然后回后堂打开信细看。

  信里写了什么,王娇儿不清楚,但她通过察言观色发现了端倪。

  蒋新午读信时表情变化很丰富,像是打蔫的茄子突然被雷电炸开一样,从里到外透着欣喜若狂的气息,就连多日深锁的愁眉也舒展开了,整个人变得神清气爽。

  是谁写的信?

  王娇儿一无所知,但凭直觉猜测,写信的是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