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女儿下山,吹我是绝世高手 第304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一首红豆诗的小说      更新:2024-05-08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大理国和其他王朝相比,完全属于弹丸小国。攻打一个大理国,蒙古王朝派出几万兵马,大理国就根本无法抵挡的住。当然,大理国还紧挨着大明王朝。至于为什么会想到南宋王朝覆灭,而不是担心大明王朝覆灭,这完全就是所有人下意识的想法。南宋王朝是很富饶很有钱。可南宋王朝剩下的就只有钱了,行军打仗完全不行。大明王朝则不同。大明王朝属于是既有钱,又打仗利害。蒙古王朝想要覆灭大明王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覆灭的。“你大理国的想法如何?”李秋水问道。她倒是不着急。西夏王朝又不是像大理国那样,是一个弹丸小国。谈不上地大物博,但也差不了多少。并且,西夏王朝的兵马也不弱。之前还打的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毫无还手之力。蒙古王朝真要是覆灭了北宋王朝或者南宋王朝之后,来攻打自己这西夏王朝。那也不是能够轻易攻下来的。李秋水现在考虑的问题是:一,让蒙古大军与中原王朝自己打自己的,然后自己养兵蓄锐。万一要是蒙古王朝赢了,然后派兵攻打西夏王朝,那自己也完全不怕。至少那时候,自己兵马强盛,而蒙古王朝的兵马已经消耗不少。真要打起来,自己还真不一定会输。二,自己派兵支援中原王朝。有自己西夏王朝的支援,蒙古大军想要覆灭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非常的难。对于时间消耗,自己与中原王朝倒是无所谓。地大物博,粮草完全不用担心。蒙古王朝不一样。作为一个草原上的国家,到了冬天可就什么都没有。刚开始或许还会有存粮,可时间一久,那么多的士兵,存粮能够?那时候,蒙古王朝可就直接败了。自己这西夏王朝也得以保全。对于西夏王朝来说,两个做法都可以。而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方法,才是最优的方法。身为西夏王朝的太后,李秋水要考虑的就是,怎样的方法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对老百姓有利的方法,就是最优的那个方法。段延庆道:“大理国是大明王朝的邦国,我们的打算是,与大明王朝一同抵挡蒙古王朝大军。”李秋水闻言,倒是理解段延庆他们的做法。大理国紧挨着南宋王朝和大明王朝。先前南宋王朝想要与大理国结交,但是大理国嫌弃南宋王朝过于懦弱,于是主动地去与大明王朝结交。大明王朝和南宋王朝两国结交的这些年,和平相处,贸易往来的频繁。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大理国身为大明王朝的邦国,要是不出手帮忙,倒是真的说不过去。并且,大理国要是不帮大明王朝,万一大明王朝要是败了,他们大理国可就不能幸免于难了。“太后,我此次前来,是希望西夏王朝能够与我大理国一同出兵。”“我们一同随大明王朝抵挡那蒙古大军。”段延庆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兴许是怕李秋水不答应,段延庆又补充道:“太后,你西夏的处境与我大理国相同。”“西夏王朝虽兵马强盛,可如今这样的局面,西夏王朝若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其他王朝又如何看待西夏王朝?”李秋水心里的打算,段延庆已经猜测到了。想要坐山观虎斗,这个方法可以是可以,但是其他王朝肯定不会同意西夏王朝这么做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西夏王朝想要当这个渔人,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岂会同意。他们两国大部分的兵马都调走了,西夏王朝要是突袭他们王朝怎么办。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不会让西夏王朝干看着。“你说的不无道理,可我为什么要帮大明王朝?”李秋水反问道。“我西夏王朝与南宋王朝,北宋王朝这两国都是邦国。”“我若是帮大明王朝,那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又如何看待我西夏王朝?”西夏王朝因处于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中间,自然是与这两国结交。“太后,我会用我大理国找西夏王朝借兵之由,去协助大明王朝。”段延庆道。李秋水闻言,惊讶地看着段延庆。借兵。这个理由确实不错。大理国本就兵马不多,借兵倒也能够理解。就算是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以后计较,也无法挑出什么毛病出来。你说我西夏王朝不帮忙?不好意思,我将兵借给了大理国。你说大理国用我的兵,去帮大明王朝?不好意思,兵借给了大理国,怎么用兵是大理国的事情,与我西夏王朝无关。李秋水同意了段延庆借兵之由。为什么帮大明王朝?因为自己的小师妹,是大明王朝的公主。小师妹灵儿也在大明王朝,自己肯定是帮自己小师妹的。至于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还有大明王朝在,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覆灭?……大隋王朝。杨广坐在龙椅上,望着手上刚收到的信件,脸色十分的阴沉。台下的文武百官不敢说话。这个时候,谁也不想去触碰自家皇帝陛下的霉头。突然!杨广猛的一拍桌子。“嘭——”文武百官被吓了一跳,心也跟着悬了起来。今日陛下这是怎么了?文武百官不懂杨广为什么这么愤怒。一炷香之前,有个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件,递到了杨广手里。杨广看了信后,就变成这副模样了。“岂有此理!”杨广目光狠厉的怒喝道。“蒙古王朝是什么意思!”“我中原王朝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文武百官闻言一愣。蒙古王朝打过来了?不可能啊!大隋王朝在南宋王朝和北宋王朝的下面。前面还有西夏王朝,大明王朝以及一个大理国。蒙古王朝要打过来,除非这几个王朝都没了。“这蒙古王朝是瞧不起朕的大隋王朝吗?”“同时出兵攻打北宋王朝,南宋王朝,大明王朝!”“朕的大隋王朝,他居然不出兵!”“是觉得朕的大隋王朝好欺负,所以不敢来攻打吗!”杨广现在十分的生气。他觉得蒙古王朝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居然不出兵攻打自己的大隋王朝?瞧不上自己?还是觉得自己的大隋王朝不是正统的中原王朝?一想到这个,杨广就是一肚子火。下面的文武百官闻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人家不来自己国家不是挺好的吗?况且,大隋王朝前面还有那么多的王朝。蒙古王朝就算是想要攻打,也要先将大隋王朝上面的那些个王朝打下之后才行。“还请陛下息怒。”宇文述上前说道。“陛下,蒙古王朝既然瞧不上我们大隋王朝,那我们大隋王朝何不出兵,让蒙古王朝见识见识我们大隋王朝的兵马有多厉害?”话音刚落,杨广赞许的看向宇文述。其实杨广心里有了这个想法,但是身为皇上的他,不能够表现出来。当皇上不容易。做事和说话,都被别人盯着。做对了,别人奉承的夸上一句“英明”。做的不对,那就是一个昏君,要被别人骂上个十天半月,甚至被骂一辈子。与杨广的赞许不同,其他文武百官的目光则是懵逼。自己没听错吧?人家不来找自己麻烦,自己反倒是贴上去找麻烦?这关自己什么事情?大隋王朝离那么远,完全没有必要去掺和这件事。“陛下,臣反对!”张须陀连忙上前说道。杨广不爽的看向张须陀,问道:“张爱卿,你说说你的理由!”张须陀沉声道:“陛下,蒙古突袭的乃是大明王朝,北宋王朝,南宋王朝,这三个中原王朝的边境。”“首先,这与我大隋王朝毫不相干,我大隋没必要耗费兵马粮草,去掺和这件事情。”“第二,大明王朝、北宋王朝、南宋王朝的边境皆离我大隋王朝甚远!”“若是我们要参与进去,耗费时间不说,且一路上要浪费不少的兵马粮草。”张须陀的话,得到了不少官员的支持。打仗本就是耗费时间,人力,物力的事情。没必要为了不相干的战争,去耗费自己国家的精力。张须陀的话,让刚才有些急躁的杨广冷静了下来。张须陀说的没错,打仗不是光靠嘴巴说就行。其中需要消耗的东西也是不少。自己若是要参与进去,又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杨广沉默了。说实话,他的心里是很想去跟蒙古王朝打上一架的。早就看那些个异族王朝不爽了。要不是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要不是离的太远,自己直接御驾亲征了。如果大隋王朝和大明王朝换一个位置,是挨着蒙古王朝的话。自己穿上铠甲,时不时地去趟边境,与那蒙古王朝比试比试。要让蒙古王朝知道,自己的厉害。杨广沉默许久,然后对张须陀问道:“张爱卿,如果朕只用一万兵马呢?”张须陀愣了一下。“陛下,您什么意思?”“朕的意思是,朕带领一万兵马,前去攻打蒙古王朝!”张须陀明白杨广的意思了。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明白杨广的意思了。杨广为了不劳民伤财,为了去攻打蒙古王朝,想要御驾亲征,带领一万兵马前去。“陛下,万万不可!”“陛下,三思啊!”“陛下……”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跪了下来。杨广的想法太过于大胆了。一万兵马是不多,耗费不了多少粮草,可杨广居然要御驾亲征!那怎么行!真当皇上是大白菜啊!“张爱卿,你觉得如何?”杨广目光盯张须陀。张须陀正要说话,杨广先开口道:“张爱卿,你说话之前,朕先提醒你一下。”“朕问的是,带一万兵马前去,是否劳民伤财!”“而不是朕问你能不能去!”张须陀低下头,磕磕巴巴的说道:“额……陛下若是只出动一万兵马,目前国库也还算富余,并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只是……”张须陀话还没说完,杨广就大手一挥,打断道:“朕明白了!”“传朕旨意,即日起调足一万兵马随朕出征蒙古王朝!”“朕身为九五之尊,朕的大隋王朝又是中原王朝,岂是异族王朝能够占有的?!”“我们中原王朝自己打仗争夺,就算输赢也是我中原王朝的事情!”“可异族王朝来攻打我中原王朝就是不行!”……九州大陆乱了。蒙古王朝的突袭,使得很久没有统一的中原王朝,现在终于“统一”了。统一了战线,一直对外。大明王朝,北宋王朝,南宋王朝,大隋王朝,大理国,一同出兵对抗那蒙古大军。大清王朝没有动。他们知道了蒙古王朝进攻中原王朝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动静。至于大清王朝的打算,明眼人也都看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大清王朝想要当那个渔人。……武当山。叶长安与张三丰一同站在山顶。两人双手同时背在后面,目光望着前面的卷卷白云。“叶小友,此事您如何看待?”张三丰开口,悠悠的问道。蒙古王朝突袭一事,早已传遍了。得知消息后,叶长安很平静,脸上看不到喜和忧。张三丰好奇叶长安会怎么做。毕竟到了叶长安这样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不想掺和世俗之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叶长安淡淡的说道。张三丰愣了一下,嘴里喃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看叶长安的眼神变了。“叶小友说的没错……老道我没你看的透彻啊……”张三丰叹了一口气。他只看到了两国之间的交战。而叶长安想到的是天下的百姓。两国交战,受苦受累的是百姓,老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走上一条不知道是生是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