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979之阳泉酒家 第85章 军候、里长、屯长
作者:吃吃吃的眠的小说      更新:2023-11-09

  晚上聊了两个半小时,韩信、栾布始终没有提及项梁军的情况,性格直爽的季布,对此似乎也避而不谈。

  “军侯。”

  面对岐夫太郎的提问,韩信的脸色有点尴尬。

  军候属于中低级军官,位次校尉。

  据《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置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秩比六百石。

  “这……那栾布和季布的官位是?”

  信长鸠听了韩信的回答很惊讶,于是跟着问道。

  按照道理来说,韩信可是带兵加入项梁势力,属于“带资进组”,给军侯这样的低级武将官位,实在有点难看。

  “乌程县的里长。”

  “灌河屯长。”

  栾布和季布回答道,两人同样是愤愤不平。

  韩信是中下层军官,栾布是基层小吏,季布是戍卒小头目职位。

  他们可是带着千余人的部队来投靠,这个待遇未免太吝啬了。

  …………

  信长鸠跟三人闲聊,才知道因为茱萸山之战,山贼的火攻,韩信虽然重新组织溃兵反杀。

  但是,遍地茱萸,满山杂草,火势失控,本来要赠送项梁军队粮草物资,付之一炬。

  等韩信重新募集粮草,到达宿豫郡下相县。

  项梁军队主力,已经渡江而去。

  …………

  这一次错过,直接造成了韩信军团,如今的尴尬处境。

  ………………………………

  按照初代の信长鸠,提供的【阳泉酒家】系统情报,最佳的投奔时间是秦二世元年九月。

  秦二世元年九月,项梁拜见会稽郡守殷通,项羽突然暴起,斩杀殷通,并击杀殷通门客几十上百人。

  项梁召集吴中豪杰,让他们担任校尉、军侯、司马,得到精兵八千人,号“江东の八千子弟”。

  项梁自任为会稽郡守,项羽担任裨将,攻取郡内所属各县。

  …………

  这个时期,项梁手下兵力不足万人,韩信如果带着千人部队投奔,等于就是元从功臣,还是雪中送炭的那种。

  那么发展到现在,韩信至少是一个都尉,甚至末将、次将也是可能的。

  (注:次将、末将,低于上将军,高级军事将领。史书记载【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

  可惜,这个平行宇宙的历史线,有着些许的偏差。

  广陵县人召平,当时帮陈胜攻略广陵县,没能攻下。

  秦国军队又快要来到。

  于是,召平渡江假传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上柱国,并说道:

  “江东已经平定。请上柱国大人,赶紧引兵往西攻打秦军。”

  于是,项梁率领八千人,强渡长江,西击秦军。

  这个时候,韩信遭遇茱萸山之战,双方完美错过。

  …………

  项梁渡江之后,开启了崛起之路。

  先是东阳县的令史陈婴,已经拿下东阳县。

  项梁派遣使者想要和陈婴联合共同西进。

  东阳县人想要立陈婴为王,但是陈婴不敢自己领头,而想托身于名门望族。

  于是,陈婴带着东阳县中两万人归属项梁。

  …………

  接着,项梁渡过淮河。

  英布、蒲将军也领兵前来归属,总计兵力约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另有,泗水亭长刘邦,斩蛇起义,闻项梁渡江,从数千兵马投奔。

  这个时候,0823宇宙の历史线,完全偏离了信长鸠在书籍上看到的轨迹。

  …………

  这个时候,张楚政权这个“诸侯孵化器”,又诞生出一位新王。

  张楚政权的将军秦嘉,消灭淮南的秦军之后,杀死负责监军的武平君蔡畔,立景驹为楚王,自封为大司马。

  陈胜:“……”

  …………

  项梁听说秦嘉立景驹,勃然大怒。

  “陈王首先起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秦嘉背叛陈王,而拥立景驹为楚王。此乃大逆不道!”

  于是就进兵攻打秦嘉。

  秦嘉的军队战败逃走,项梁的军队追击他到达胡陵县。

  秦嘉回军和项梁军交战了一天。

  秦嘉战死,他的军队投降;景驹逃走后也死在了梁地。

  ………………………………

  项梁兼并了秦嘉的军队,率军进入薛县,兵力已多达十几万人,成为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

  这个时候,韩信才带着一千多人渡过长江,携带补充的物资粮草,姗姗来迟,加入项梁势力。

  …………

  更糟糕的是,项梁军扫荡秦嘉的残余势力时候。

  韩信军也没有崭露头角。

  相比于江东子弟嫡系的项羽、善于人情世故的刘邦、勇冠三军的英布。

  韩信显得不通人情事故,战场上面也不能冲阵破敌。

  不要说对比项羽、刘邦这两位时代的弄潮儿。

  就算对比同样“带资进组”的英布,韩信也比不过。

  …………

  这个时期,是英布的高光时刻。

  英布早年犯了法,被判处黥刑,到骊山服刑之后,就开始交接数十万刑徒中的豪杰子弟。

  之后率领其中的一些人落草为寇。

  在陈胜、吴广起兵后,他联络上番县令吴芮,又娶了番县令吴芮之女,拉起一支几千人的队伍。

  初出茅庐的第一战,就在清波县,打败秦左、右校的军队。

  听说项梁平定了江东会稽郡,就渡过长江向西,带着军队归属了项梁。

  投靠项梁之后,军功时常为军中第一。

  所以,英布的升迁极快,被封为当阳君,留下了勇冠三军的传说。

  …………

  项梁军队的主流兵法,就是英布、项羽为代表的“兵形势”流派。

  韩信用兵方面,完全不符合江东子弟的暴力美学,看起来还一点怯懦。

  项梁军中多壮士猛男,对于韩信的那套虚虚实实の繁复战术,甚是鄙夷……

  韩信几次向项梁献策,并未被采纳。

  ………………………………

  谈到天下大势,众人郁郁寡欢,转眼喝了六扎散装札幌啤酒,又喝了五罐札幌惠比寿啤酒。

  “秦国的动向,有点奇怪,现在大军都没有调动。”

  韩信喝完一罐札幌惠比寿啤酒,拨弄着餐碟里的腌梅子,说道。

  “天下皆反,六国复辟。各地郡县的郡守、县令都纷纷起兵反秦。大秦兵源枯竭,已经结束了。”

  栾布无精打采的说道,按照现在的功绩,战争结束后,自己做多只能混到一个县丞。

  “不对,咸阳卫戍部队中尉军、人奴子还有骊山徒,这些都是关中可以调动的兵源。”

  “对了,还有王离的九原秦军。”

  韩信含着一颗腌梅子,将枝豆摆放在桌面上推演,否定了栾布,秦国兵枯竭的推断,他接着说道:

  “按照商君《军爵律》和户籍制度,关中老秦人的战斗素质,战争潜力一旦动员起来……关中力量整合完毕,肯定会有一波疯狂的反扑。”

  …………

  “喝酒吧。这种战略层面的事情,可不是区区军候、里长、屯长需要考虑的。”

  “尝尝这个大关清酒。”

  信长鸠又取出大关清酒,笑着说道。

  岐夫太郎端上来明太子、鲑鱼片、沙丁鱼、腌梅子、枝豆下酒。

  “哈哈哈哈,来喝酒。”

  “这个清酒,别有一番滋味。”

  “那些莽夫,根本不懂真正的兵法韬略。”

  韩信、栾布、季布,三人喝的酩酊大醉,直至天明,消散不见。

  ………………………………

  后面几天,韩信等人经常来阳泉酒家饮酒。

  根据季布的透露:“项梁那个老糊涂蛋,把他们调回长江以南,扫荡丹杨、会稽、东城、阴陵等地的流寇……”

  对于普通人来说,乱世在大后方混日子,无疑是幸运的。

  但对于韩信、栾布、季布这样的人物,远离和秦军交战的主战场,等于就是远离了功勋战绩。

  这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和郁结。

  …………

  唯一的好消息。

  信长鸠,顶着位面排斥力升级的压力,透露的一些名字,这让军候韩信,陆续招募到陈稀、摇毋除、侯昭、郭亭等亡命徒。

  按照原の历史线,这些都是韩信手下的都尉军官团精锐。

  …………

  韩信的团队特别年轻。

  韩信才二十四岁,栾布二十六岁,季布二十五岁,陈稀二十四岁,摇毋除二十七岁……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五岁。

  相比之下,同样归属于项梁势力,颇受重用的刘邦团队。

  刘邦已经五十一岁了。

  这种巨大的年龄鸿沟,也许就是刘邦在六十岁时候,疯狂の诛杀功臣的原因。

  …………

  韩信军在江东地区的摸鱼日子,各大势力出现了一种短暂的平静。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一直持续到那个男人……

  猛虎出关,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