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嬴政,大秦始皇帝! 第二十一章 大秦,自此便进入寡人的时代了!
作者:西有大秦的小说      更新:2023-11-19

  秦国,雍城,蕲年宫。

  经过一个晚上的歇息,嬴政的加冠大礼正式开始。

  自旧宫出发,文武百官跟在身后,道路两旁则是身披黑甲的大秦将士。

  一路上,有奉常所属的太乐官奏响庄严的音乐,洪钟般的鼓声伴奏其中,浑厚而沉稳。

  而嬴政,就在众人的簇拥下,神色郑重的来到蕲年宫,奉祀历代祖先的宫殿。

  “新王加冕,临朝亲政,奉祀先祖,入宫祭拜,百官亦拜……”

  太祝令站在殿门左前方,高声呼喊。

  嬴政应声走进大殿,接过早已等候在里面的侍从递来的祭香,来到供案之前。

  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秦王朝历代先王的排位,最下方便自他父亲庄襄王异人开始。

  往上,嬴政看到了昭襄王的牌位,惠文王嬴驷的牌位,孝公嬴渠梁的牌位……

  最上面,则是秦国先祖,非子。

  自秦襄公正式被周孝王列为诸侯国开始,至今已有五百余年。

  而秦国,历经三十代君主的治理经营,也从最初一个偏安西北的弱小国家,成长为今日的最强之国。

  “礼成,新王加冠……”

  待嬴政祭祖出来之后,太祝令随即开口。

  殿外,太后赵姬在侍从的帮助下,将象征王位的平天冠戴在嬴政头上。

  而后,从身旁宫女拖着的木板上,拿起一枚印玺。

  “政儿,这枚秦王玺,本宫就交予你了。”

  太后赵姬郑重的将王玺递给嬴政,沉声开口。

  有了这枚印玺,嬴政发布的王令才彻底完整,能令朝臣百姓信服。

  “多谢母后。”

  嬴政神色郑重,接过印玺,来到大殿前方的台阶边缘,俯瞰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寡人,秦王,嬴政……”

  恍然间,嬴政举起秦王印玺,浑厚的声音在内力的包裹下,响彻在整个蕲年宫中。

  “吟……”

  而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清脆嘹亮的龙吟声猛然响起,传遍四方。

  而后,在文武百官震惊的目光中,一条张牙舞爪的九爪黑龙自嬴政体内飞出,冲霄而上。

  “吟……”

  这一刻,威风凛凛的国运黑龙盘旋在虚空中,传出响遏行云的龙吟。

  那栩栩如生的龙躯,龙角,龙须,清晰可见的片片龙鳞,让所有人都如坠梦中。

  “这是……神兽黑龙?”

  “怎么可能?”

  霎那间,以蕲年宫为中心,整个雍城都哗然起来。

  文武百官,乃至于雍城的百姓,以及护卫的十数万大军,尽皆震动起来。

  没办法,实在是那国运黑龙太逼真了,每一片龙鳞都清晰可见。

  还有那沉重的龙威,如一座大山镇压下来,令人不得不信。

  诸子百家中,或许也有能够化神兽之形的功法,如阴阳家的魂兮龙游。

  但这种功法,只能化成虚影,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与眼前这尊国运黑龙,根本没法比。

  “王上神威,天命所归,老臣蒙骜,在此恭贺王上,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恍然间,大殿之前,老将蒙骜神色恭敬的对着嬴政拜倒在地,放声高呼。

  周围,还处于震惊中的文武百官瞬间回过神来,看着拜倒在地的蒙骜,心中大为后悔,刚才竟没有反应过来。

  众文武没有迟疑,紧随在蒙骜身后,对着嬴政拜倒,齐声高呼: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隆隆的声音自蕲年宫中缓缓传出,而后,逐渐向整个雍城蔓延。

  到最后,整个雍城,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乃至那十数万大军,尽皆拜倒在地。

  “大秦万年,大王万年……”

  十数万人齐声高呼,震耳欲聋的音浪滚滚而动,传荡八方寰宇。

  这一刻,嬴政的威势,在文武百官心中再次拔高,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大秦,自此便进入寡人的时代了!”

  殿门前,嬴政俯瞰着拜倒了一地的宫院,耳边回响着那隆隆的震响,心中暗道。

  ……

  冠礼之后,回归咸阳,嬴政的生活,彻底陷入了忙碌之中。

  他先是下了诏书,大赦天下,之后,陆续下劝农令与招贤令。

  同时,诏令全国,废除活人殉葬,并接连废除秦法之中如炮烙这般过于残酷的肉刑。

  朝政上,他同意了吕不韦的致仕奏书,否了他回乡养老的请求,允其继续留在咸阳。

  上卿蒙骜此次出兵有功,赏万金,爵升一级,为大上造,并加食邑千户。

  其孙蒙恬,爵升三级,为公大夫,迁为军侯,领兵一曲。

  左庶长王齮,因以往与罗网之事,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恩赏之后,蒙骜和王齮便率兵回到边关,继续坐镇。

  之后,嬴政在朝中分割相权,复设左右丞相(秦国以右为尊,左右丞相制度秦武王时期始设)。

  以昌平君为右丞相,博士王绾拜上卿,为左丞相,总揽朝堂政务,辅助嬴政治理大秦。

  而后的十天时间里,大秦朝堂风云变幻,吕不韦一系的官员被罢黜的罢黜,闲置的闲置。

  庙堂之中,又多出来不少空缺。

  拔冯去疾为御史大夫,宗室嬴连为宗正,茅焦为典客,顿弱升少府,姚贾为廷尉……

  其余空缺,嬴政以昌平君和王绾递上来的名单为主,酌情提拔。

  如此,直到大半个月后,大秦朝堂的变动方才缓缓停下,开始正常运行。

  嬴政也得以从繁忙的朝堂政务中抽出身来,处理其他事情。

  ……

  华阳宫。

  “与楚国联姻?”

  听了华阳太后的提议,嬴政的神色一动。

  这几天,华阳太后不断派人来兰池宫询问嬴政是否有空闲时间,来华阳宫叙事。

  前几日,嬴政每天都要忙着处理政事,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

  直到今天,昌平君和王绾麾下的人手陆续到任,大秦朝堂正常运转,为嬴政分担了诸多政事。

  这才让他多出来不少时间,来此面见华阳太后。

  却是没有想到,华阳太后找他的目的,竟是为了秦楚联姻之事。

  “没错,自惠文王与宣太后开始,秦楚两国就有联姻的惯例。”

  “今王上加冠亲政,后宫却空无一人,于朝局不利。”

  “现两国联姻,再续旧日之好,百利而无一害,岂不美哉?”

  “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华阳太后对嬴政问道。

  “祖母之言在理,寡人对此没有异议,不过,如今大秦政事繁忙,寡人却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此事。”

  “一切事宜,祖母与母后及奉常商议即可。”

  嬴政沉思片刻,点头同意。

  交好楚国,对当下的大秦而言,的确是利大于弊。

  左右不过是联姻罢了,于他而言,并无害处,反正,他的后宫总是要进人的。

  当然,联姻可以,王后之位就不要想了。

  朝堂势力重在平衡,嬴政不会放任楚系势力肆意壮大,分割相权,便是为此。

  “如此甚好,此事由本宫全力操办,王上尽可放心。”

  华阳太后闻言大喜,当即开口道。

  之后,二人寒暄片刻,嬴政便以政事繁多为由,带着盖聂离开了华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