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嬴政,大秦始皇帝! 第二十六章 兵煞武典,备战,世界树对大秦的影响
作者:西有大秦的小说      更新:2023-11-19

  “郑国渠?”

  白起疑惑的看向嬴政。

  “九年前,韩、赵、魏、燕、楚五国合纵伐秦,打到函谷关下,无力破关,便率军而返。”

  “第二年,秦国欲发兵报仇,消息被韩国获知,韩国上下君臣皆惧。”

  “当是时,有人向韩王安推举水工郑国,使其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韩王安纳其策,命郑国出使大秦,献策修渠。”

  “此渠凿通泾洛,引泾水东注洛水为渠,全长约三百里,可使关中八百里之地化为沃野。”

  “韩国之心,吕不韦与寡人都明白,但并未明说,反而同意了郑国的提议。”

  “因为,此渠若成,大秦将因此受益。”

  “自那之后,八年过去,郑国渠也差不多快完工了。”

  “但这八年来,秦国耗费的人力资财,何止百万?”

  “韩国以计疲秦,耗我大秦国力,以此为由,与韩国开战,足够了。”

  嬴政回转身形,对白起解释道。

  “这,王上高见。”

  白起哂然,但不得不说,有这个借口,总比直接兴兵来得好。

  “王上计划周全,看来,此次大战,是用不着我这把老骨头了。”

  “杀鸡焉用牛刀,武安君现在就出面,有些浪费了。”

  嬴政微笑着说道,而后话音一转,

  “不过,寡人这里,倒是有件事情,想与武安君商议,是否可行。”

  说着,他走到桌前,从堆满了竹简的桌子上,找出一卷布帛,递给白起。

  “兵煞武典?”

  白起打开布帛,看着上书写的千余文字,疑惑的看向嬴政。

  “这些天,寡人在处理政事之余,也抽空看了许多诸子百家的功法典籍。”

  “武安君留下的兵道战典,亦在其中。”

  迎着白起的目光,嬴政开口解释。

  他虽然修为已至武道天人,但在武学上的修养,要远远落后于东皇太一等人。

  能胜他,全凭帝皇神胎的神异。

  因此,这些天,他便开始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武道底蕴。

  大秦立国数百年,底蕴深厚,诸子百家的功法典籍,皆有收藏。

  十余年前,又灭了周王室,尽得其传承。

  只不过,这些功法传承大多残缺不全。

  如农家功法神农经:缺后三层……

  墨家功法墨子心法:缺后两层……

  儒家功法浩然真经:缺后三重;坐忘心经:缺最后两层……

  当然,其中也有全本的,如嬴政修炼的皇极乾坤功,道家武技天地失色和万物回春。

  阴阳家的全部功法,也都被东皇打包,献给了嬴政。

  白起破境天人后所创的兵道战典,亦在其中。

  帝皇神胎觉醒后,嬴政的修炼资质便独步天下,之前又进一步成长。

  如今他的悟性,已远超常人的想象。

  这些功法武技,他往往看上几遍就能领悟,融会贯通。

  若是费心推演,亦能查漏补缺,将其进一步完善。

  这使得嬴政的武学底蕴,在短短半月时间内突飞猛进,已然不弱其他天人。

  而白起的兵道战典,便是他用的心思最多的一个。

  他受白起纳军阵煞气破境天人的启发,将兵道战典的修炼方式从头推倒,创出了兵煞武典。

  此功法,自修炼之始,就用兵道煞气炼体通脉,淬炼体魄,练至大成,可刀枪不入,体若金刚。

  可谓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而且,此法修炼速度极快,只要身体能够承受煞气的淬炼,便可一路破境。

  当然,修炼迅速,副作用也很大。

  其一,此法的痛苦程度,非常人所能忍受,修炼过程中,一旦承受不住,就有可能精神崩溃。

  其二,减寿。

  这本功法,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用身体换实力,兵道煞气的摧残,会大大损耗本源,缩减修炼者的寿命。

  甚至,最后死的时候,也可能会十分凄惨。

  毕竟是新创的功法,以嬴政的底蕴,只能将其推演到这种地步了。

  “王上大才……”

  此时,白起也将手中的功法看完,他沉思片刻,暗自模拟了一番,大为感叹。

  “此法不凡,对大秦军中想要获取军功爵位之人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

  白起抬头,对嬴政说道。

  痛苦,减寿?

  这对生活在底层的国人来说什么都不是。

  对他们来说,以军功获取爵位,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若能修炼兵煞武典,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力量。

  用这种力量,只需数次大战,就能获取到寻常士卒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军功。

  在这种诱惑面前,什么痛苦和减寿,都是浮云,有大把的人愿意拼上一拼。

  “此法缺陷颇多,还无法普适,需要继续完善。”

  “寡人的闲暇时间不多,无法在这上面浪费心力,便想让武安君和东皇合力参研。”

  “尽量将功法中的负面缺陷减到最低。”

  “武安君之意如何?”

  嬴政对白起问道。

  大秦士兵的命也是命,嬴政现在不会将这本功法传出去。

  “臣遵命。”

  白起自然没有异议,若此功法能成,那大秦,将多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血大军。

  “如此,便拜托武安君了。”

  嬴政颔首。

  待白起离去,嬴政又将昌平君和王绾叫了过来。

  “大秦当下的粮草军械是否充足?”

  兰池殿中,嬴政端坐在上首处,对两位丞相问道。

  “回王上,秦国秋收刚过去两月,大秦府库粮草充足,军械方面,也足以供应。”

  “以当下库存,可供百万大军征战半年有余。”

  须发灰白,身材消瘦的左相王绾上前一步,对嬴政禀报道。

  “很好,传寡人令,接下来大秦开始备战,你二人全力调离军械粮草,送往诸方大军,不得有误。”

  “臣遵命。”

  昌平君和王绾没有犹豫,当即拱手领命。

  “王上,近来还有一事,颇为神异,有郡县的令官上报,境内的天地似乎有些变化。”

  “枯树抽新芽,荒土涌甘泉,便是天气,也与农时适配,缺水时便下雨,无比神奇。”

  “若接下来依然如此,那大秦来年的粮产,或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臣心中对此颇感好奇,便命人外出探查,发现此事并非孤例,其余郡县,也有异象发生。”

  “臣问过百家士人,都无法以常理解释。”

  “思来想去,臣窃以为,此异象当是天降祥瑞,佑我大秦,臣在此,为王上贺。”

  说着,昌平君对着嬴政拱手,高声庆贺,王绾亦是。

  闻言,嬴政心中一动,顿时明白,这应该是世界树对大秦的影响。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是现在的效果。

  以后,随着大秦的国运上涨,世界树也随之受益,这种变化,也会越来越神奇。

  就比如,延年益寿。

  “寡人知道了,你接下来可派人继续关注此事。”

  嬴政对昌平君说道。

  “臣,遵命”

  昌平君应声领命,而后与王绾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