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嬴政,大秦始皇帝! 第三十一章 宣战,韩王安的惊惧(求追读)
作者:西有大秦的小说      更新:2023-11-19

  秦国,咸阳宫,兰池殿。

  嬴政读完顿弱送来的密奏,抬头看向昌平君。

  “粮草军械,都送到了吗?”

  “回王上,已送达大半,剩下的,也都在路上了。”

  昌平君拱手回道。

  “好,传寡人令,令王齮率平阳重甲军出武遂,攻韩国,函谷关中,调精兵三十万紧随其后。”

  “上党与郢陈之地,让蒙武和王翦也动一动,给赵国和楚国提个醒,别胡乱插手。”

  “此外,传令茅焦,遣人出使燕齐两国,与之盟约,以重利相诱,让他们拖住赵魏二国。”

  上首处,嬴政不再犹豫,当即下令。

  “臣遵旨。”

  昌平君领命,而后抬头看向嬴政,

  “王上,秦楚联姻一事已大致磋商完毕,接下来,便需秦国派遣使者,前往楚国下礼迎亲了。”

  “你可有人选?”

  嬴政眉头一挑,看向昌平君。

  “回王上,举贤不避亲,臣以为,吾弟昌文君熊成,可当此任。”

  昌平君正色的说道。

  昌文君与他一样,都有楚国血脉,又自小在秦国长大,可谓出使的绝佳人选。

  “可,令昌文君出使楚国,全权负责联姻一事,此外,命李斯随使,寡人有其他事需要他做。”

  嬴政颔首道。

  早在当初同意吕不韦致仕的时候,嬴政就见过李斯了。

  的确是人才,只不过,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世界,他的权力心,都太重了。

  再加上他在历史上干的那些事儿,嬴政只见了他一面,然后直接将他晾了一个月。

  现在,也是时候用他了。

  “李斯?”

  “臣明白了。”

  昌平君心中疑惑,不过,并未太过在意,反正,他只要确定秦楚联姻之事不出纰漏即可。

  昌平君领命而退,嬴政又命内侍将李斯召来。

  此时的李斯,在咸阳的客栈里住了快一个月,心情十分忐忑。

  因为,吕不韦给他的钱,快花完了。

  他能看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亦能看出秦国才是终结这乱世的最后赢家。

  所以,便是生活再困难,李斯也没有离去的想法。

  但时间,真的太难熬了。

  秦王,什么时候才能想起他李斯啊。

  “李斯先生可在,王上召见,请速速随我入宫。”

  忧思过甚,使得门外王宫内侍的声音,一度让李斯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

  直到他忐忑不安的开门,看到屹立在外面的内侍,心中顿时大喜。

  而后,李斯整理衣冠,当即跟随内侍,一路来到兰池殿。

  “学生李斯,拜见秦王。”

  大殿中,李斯对着嬴政躬身拜下。

  “免礼吧,李斯,你可愿为我大秦效力?”

  嬴政看向李斯,沉声开口。

  “回王上,学生愿意。”

  李斯心中激动,连忙应声。

  “好,寡人便封你为行人官,暂归典客茅焦所属。”

  “接下来,昌文君熊成会负责秦楚联姻一事,出使楚国,寡人会下令,命你随行。”

  “此行,你要做的,一是沿续秦国既往的策略,交好楚王宠臣,如李园,还有春申君黄歇。”

  “其二,接下来,大秦将与韩国开战,你要时刻注意楚国的动向,尽量阻止楚国援韩。”

  “这两件事,你可有信心完成?”

  嬴政看着李斯,沉声说道。

  “回王上,臣有信心。”

  李斯没有过多犹豫,当即开口,语气坚定。

  “好,听闻你现在还住在客栈,寡人已命人给你准备好了宅邸,你回去准备吧。”

  嬴政闻言点头,对李斯摆了摆手。

  “臣,谢王上。”

  李斯顿首拜谢,而后退了下去。

  “韩国,开始吧……”

  嬴政起身,来到窗户旁边,低语一声。

  ……

  随着嬴政的王令传下,已经准备好的大秦军方,顿时有了动作。

  老将王齮率十万平阳重甲军出兵武遂,兵临韩国边城之下。

  与此同时,秦国的国书,亦送到了韩国。

  秦王嬴政以韩国使者郑国使计疲秦,损耗大秦国力为由,悍然出兵。

  只有一封国书,连使者都没派,显然,秦国没有和谈的打算。

  一时间,韩国上下,君臣震动,韩国百姓,亦是惊惧不已。

  ……

  “郑国,郑国,当年是谁给本王献的计策,他该死啊……”

  韩国朝堂,韩王安颤抖着双手看完秦国递来的国书,心中大为惊惧,忍不住对着百官怒吼。

  “王上,当年献计之人为南宫错,他已在鬼兵劫饷案中死去了。”

  下方,四公子韩宇上前禀报道。

  “南宫错,他害了本王,害了韩国啊……”

  韩王安怒气冲冲,错非南宫错已死,不然,还不知道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而韩王安无能狂怒的表现,也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中失望。

  当年南宫错之计对韩国总归是好的,毕竟让秦国耗费了八年的人力资财,功劳不小。

  韩国,也得以有八年的安稳。

  现在,却被韩王安直接无视,甚至直接甩锅给他。

  这不仅无法宣示韩王的威严,还让其昏庸无能的本质暴露无遗。

  “王上息怒,郑国之事,只是秦国开战的借口,我韩国毗邻秦国,国力薄弱,此战,终是避不开的。”

  相国张开地也有些看不下去,开口解释道。

  “那现在该怎么办?”

  韩王安强压心中的怒火与恐惧,对百官问策。

  “王上,当务之急,是调集粮草军械,送往边军,侯爷也当尽快回归边境,统军抗秦。”

  说着,张开地对屹立在武将前列的白亦非拱了拱手。

  白亦非点头回应。

  大敌当前,一切争斗都要往后放。

  “此外,传令诸郡县,征调兵丁,送往边关驰援。”

  “最后,派遣使者出使楚赵等国求援。”

  “只要我韩国能将一开始的困境撑过去,诸国见秦军不能建功,必会派兵来援,以阻秦国东出之势。”

  张开地对韩王安分析道。

  “好,便依相国之策。”

  韩王安连连点头,同意了张开地的建议。

  “王上,边关告急,事不宜迟,本侯这便下去准备了。”

  武将一列,血衣侯白亦非没有犹豫,当即出列,对韩王安说道。

  “好,血衣侯可速去,一应军械粮草,本王随后便命人火速送去。”

  韩王安忙道。

  “谢王上。”

  白亦非谢过韩王安,当即退朝离去。

  之后,韩王安陆续下令,命人出使诸国后,便宣布退朝了。

  朝堂上,一直沉默不言的韩非找到在王宫担任内史的张良,一同回到了紫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