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穿越:弥补历史遗憾 第九章 给朕取剑(义父!请追读!)
作者:天隆嘉禾的小说      更新:2023-12-20

  二人连忙跑出树林,只见数十铁骑正自远方而来。

  明光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威武至极。

  为首的将领看见自树林中跑出的李世民和张嗣尘二人,立马拔剑勒马,同时怒斥,

  “尔等何人?!安敢放肆!阻拦军务,想死吗?!”

  听到这声略显年轻的声音,李世民挑了挑眉,开口道,

  “诸位,我二人并非故意要拦诸位将军,而是我们二人本欲前往洛阳,近日迷了路……”

  李世民这话仔细来,漏洞颇多,不过为首的将领一听到洛阳二字,当即就露出痛苦的神情。

  见此,李世民和张嗣尘迅速对视一眼,看样子,洛阳怕是丢了。

  洛阳丢了,算算时间,此时正是安禄山兵锋最盛之时。

  “你们二人,不要再往洛阳去了!乱贼叛乱,洛阳已经落入敌手!

  此时此刻,你们随我等往长安去。我们正是前往长安告知天子此事。

  待天子知道,定发精锐之旅,将安禄山这厮五马分尸!!”

  说罢,为首的将领就命身后的士兵让出两匹马。

  李世民和张嗣尘默契地没有反驳,张嗣尘不会骑马,于是默默地与李世民上了同一匹马。李世民一边上马一边问道,

  “将军,洛阳方向在哪?”

  为首将领下意识一指,旋即,李世民扬鞭驾马,飞驰而出。

  这些人是向长安告知洛阳沦陷的消息,定然不会为了几匹马来追李世民和张嗣尘。

  李世民和张嗣尘要尽最快速度前往潼关!

  果然,那伙军士没有来追。

  骏马飞驰,尘土飞扬。

  大唐不愧是大唐,这普通军士胯下之马,都不是寻常马匹。

  战马仿佛也知道如今局势的紧张危急,十分给力。

  很快李世民与张嗣尘就找到了官道。

  二人思考如今破局的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先取一场胜仗。

  李隆基在得知洛阳沦陷后,听信谗言,斩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保住这二人。

  很快,巍峨的潼关出现在二人视野之中。

  待再近些,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厮杀声。

  很快,潼关附近的唐军斥候发现了李世民与张嗣尘二人。

  李世民立刻大喊,

  “我等自长安来!路上遇袭,要立刻面见主帅!”

  ……

  安西节度使、新任范阳平卢二镇节度使封常清,右金吾卫大将军、东征副元帅高仙芝以及东征元帅、荣王李琬汇于帅帐内,盯着气质不凡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气势太盛了,而且全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杀气,一股戾气。

  以至于下面的将领对李世民是天子特使身份没有一丝怀疑。

  封常清和高仙芝自然不好忽悠,几乎同时开口问道,

  “你二人是何人?”

  李世民没有说话,张嗣尘见此,拱手说道,

  “我二人,特来为击破叛军出力!”

  话音一落,高仙芝冷笑一声,

  “好大的口气!”

  李世民和张嗣尘没有恼怒,相反,张嗣尘直言不讳道,

  “诸位死期不远了。”

  此话一出,包括身为李隆基第六子的荣王李琬都神色微动。

  毕竟李隆基可是干出过一日杀三子这种事的。

  封常清因为洛阳沦陷而惶恐,高仙芝则是因为自陕郡撤退时造成的溃败的而紧张。

  见此,张嗣尘继续说道,

  “三位将军,如今叛军破洛阳,势不可挡,朝廷会怎么想,天子会怎么想?或者,朝中大臣会怎么想?”

  别的不说,朝中杨国忠那厮就够李琬三人头疼了。

  如今一听,更是心中愈发忧虑。

  李琬近日更是因为兵败导致身体不适,乃是强撑着继续坐镇潼关。

  李琬咳嗽了几声,开口道,

  “二位不惧战乱,敢于在此时赶来潼关,已经证明了你们为国之忠心!有话但说无妨!”

  李世民点头,大步走到地图旁,背对众人,开口问道,

  “朔方怎么样?”

  一听此话,李琬回答道,

  “朔方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听说已经取得了几场胜利。”

  李世民点头,接着说道,

  “若是为了大唐,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固守潼关,以待勤王军。

  不过,若是为了你们三人——”

  “只能冒险出兵一战。”

  张嗣尘接着说道。

  “朝廷不会轻易放过你们,只有用一场胜利,只有用一场胜利,才能有可能保住你们的命。”

  “话虽如此,如何一战?!如今士气低靡,借助潼关之险或许可以一守,主动出兵……”

  高仙芝开口说道,话说到一半便不再说话。

  除了坦罗斯之战,他高仙芝何时这么狼狈过?!

  “我来!”

  李世民大喝一声,

  “给我数百精锐,我有办法取得一场胜利!”

  “你?”

  李世民仿佛没有听出来高仙芝话里的轻蔑,转头对着李琬说道,

  “你我乃一姓,此时此刻,最应该为大唐赴死的便是我们了。”

  李琬看着李世民,不知怎的,总感觉这人身上的那种气势就和早些年的父皇一样。

  想到长安的那位,李琬又不禁叹了口气。

  张嗣尘见此,赶忙说道,

  “汝等还有选择吗?现在军中谁还会出关一战,谁还愿意出关一战?谁会为了你们的命而拼死一战?!”

  是啊,如今安禄山兵锋正盛,而且稍微有些能力的将领都知道,固守才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封常清当即决定,拨给李世民些许人马。

  如果李世民败了,那就败了。

  如果李世民战事顺利,他封常清与高仙芝再率大军蜂拥而出,大破敌军。

  不过,就凭现在这些士气不振的将士,如何一战?

  ……

  夜,天穹漆黑,不见星辰。

  数百将士站在潼关大门后。

  他们被选中,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听说率领他们的人还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家伙。

  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有死无生的战役了。

  等了许久,那位来路不明的主帅依旧没有露面。

  士兵不满的情绪到达了极点,开始骚乱。

  突然,一声乐音响起。

  初时,此音不明显,渐渐的,随着音乐渐渐进入高潮,所有将士都是一震。

  这是《秦王破阵乐》!

  作为大唐最初的军歌,后来更是成为了乐舞,自然不是士兵都知道此乐。

  虽然现在正在演奏的《秦王破阵乐》所用乐器单一,但是,这可是《秦王破阵乐》!

  遥想当年,太宗皇帝大破刘武周,巩固大唐,此乐遂成。

  煌煌大唐百年基业,别的不说,开元盛世也没多远。

  这些将士如今听到这首象征大唐无上荣耀的乐曲,怎能不动容?

  随着音乐结束,一名将士大吼,

  “杀敌!大唐万岁!”

  “大唐万岁!!”

  李世民听到这些怒吼,放下手里的乐器,对着张嗣尘说道,

  “给朕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