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穿越:弥补历史遗憾 第十七章 出关(冲冲冲!!)
作者:天隆嘉禾的小说      更新:2023-12-20

  随着李隆基大手一挥,李世民和张嗣尘都拥有了大唐爵位官职。

  李世民封龙门县子兼宣威将军,张嗣尘则封清河县子兼明威将军。

  宣威将军乃是从四品上,而明威将军是从四品下,虽然都是武散官,但好歹是个将军不是。

  其次,李隆基还加封了一堆其他的官职,

  张嗣尘倒是颇为激动,李世民一脸淡然,甚至不屑。

  他李世民虽然很不想接受自己一个后辈的官职爵位,但是如今有个官职终究是要好上一些。

  虽然李世民张嗣尘二人官职不大,可是封常清高仙芝李琬等人却没有因此轻视二人。

  李世民和封常清高仙芝时常探讨军事,张嗣尘和李琬则是经常讨论时政以及一些政策。

  “嗨!”

  张嗣尘一喝,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一点星芒直指假人。

  此一枪势大力沉,若是普通人受此一枪,怕是要当场被刺穿!

  “好!”

  高仙芝的喊声出现在张嗣尘身后。

  张嗣尘一听,连忙收枪,迅速回头朝着高仙芝一拜。

  “见过密云郡公!”

  高仙芝见张嗣尘虽然平日里不受规矩舒服,不过现在见自己如此恭敬,心里对张嗣尘更加喜欢。

  张嗣尘当然知道这位原安西四镇节度使,现右金吾卫大将军的性格。

  据说先前高仙芝担任安西四镇兵马使的时候,每次出兵,均要携带三十多名衣裳鲜艳华丽的侍从。

  高仙芝有能力,而且不俗。但高仙芝略微有些残暴,而且自傲。

  先前有李琬,封常清以及李世民在,张嗣尘轻挑不懂规矩可以,如今高仙芝专门来见自己,张嗣尘还是要恭敬一些。

  “伯宁,你侍从何人啊?”

  高仙芝看着张嗣尘手里的长枪,开口询问。

  伯宁,是张嗣尘临时给自己取的字。

  一听此话,张嗣尘恭敬地说道,

  “我师虽然乃是地方之人,伯宁敬仰不已,当然,和密云郡公相比,还是差远了。

  天不生密云郡公,万古如长夜啊!”

  高仙芝刚迈出一步,又听见张嗣尘说那句万古如长夜,笑骂一句谄媚,不过内心还是受用的。

  高仙芝与张嗣尘谈了一会,便开始指出张嗣尘枪法中的不足。

  这可让张嗣尘十分惊喜,高仙芝纵横边疆,自身武艺可谓高超。

  张嗣尘恭敬听着,时不时问出自己的疑虑。

  自这日起,高仙芝隔三差五便会来找张嗣尘指导枪法。

  而叛军进攻潼关的频率以及猛烈程度也比之前大大加强了。

  不过随着招募的唐军将士开始在战场中成长,以及唐庭边军开始陆续抵达,潼关反而更加坚固。

  三月,唐庭任命李光弼为范阳大都督长史,河北节度使。

  四月,郭子仪出兵与李光弼会军于九门城,大败史思明,史思明麾下将领李立节被杀,蔡希德逃往巨鹿,而史思明本人也逃往赵郡。

  李光弼与郭子仪大显神威,一连收复河北十余县,唐军声势大震!

  同时,史思明逃到博陵,杀死了当地的投降官吏,以致河北六郡人心惶惶,倒向李光弼郭子仪。

  河北局势大好,然而很快南阳太守、御史大夫、山南节度使鲁灵在叶县被叛军将领武令珣、毕思琛(chen,一声)击败,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河北,李光弼与郭子仪进攻史思明所着的博陵,围攻不下,只得返回常山郡。

  张嗣尘得知消息,感慨局势复杂。

  张嗣尘如果没有记错,河北很快就会取得大胜,如此一来,只要潼关无碍,李光弼郭子仪甚至可以直接进攻范阳!

  好消息接着到来,尹子奇被调往河北支援史思明,安庆绪也率军后撤,没有再进攻潼关。

  张嗣尘和李世民参加了军事会议,会议之中,高仙芝自信地认为叛军将败。

  看着高仙芝那自信的模样,张嗣尘心中微微担忧。

  封常清乃是高仙芝一手提拔的,哪怕高仙芝在会议有些过于乐观,可是封常清也不可能当众反驳。

  至于荣王李琬,他的病好像更加严重了,连会议都没有来。

  于是,会议结束之时,所有将领都是一副大势已定的表情。

  很快,好消息再次传来,河北大胜!

  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浑释之(唐中期名将、太师浑瑊之父)等唐庭将领,在常山郡以东的嘉山,大败史思明、尹子奇率领的叛军。

  唐军斩首四万,捕虏千余!

  史思明坠马,仓皇逃往博陵。一时间,河北十余郡起义,杀死叛军官员,重新归顺唐庭。

  消息传来,潼关上下狂喜,所有人都仿佛看见了叛军覆灭的日子即将到来!

  就在这时,崔乾佑出招了。

  无数唐庭密探,带回了消息,陕郡“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

  高仙芝将信将疑,而封常清则是一口咬定有诈!

  不过,现在可由不得他俩。

  杨国忠得知此消息,立马亲自觐见李隆基,认为收复陕郡时机已到!

  很快,携带李隆基诏书的中使(宫中派出的宦官使者)来到了潼关。

  “不知圣人有何旨意?”

  高仙芝开口询问。

  中使直接将李隆基的诏书拿了出来,高仙芝看完,神色不变,点了点头。

  “密云郡公,杨相有话想告诉您。”

  “请示下。”

  “安禄山此贼叛乱,已令朝廷觉得异族不可用。就此一句,望将军深知杨相之意。”

  随着李隆基派来的中使离开,高仙芝眉头紧皱。

  他高仙芝,乃是高句丽人。

  杨国忠这句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今高仙芝再不取得什么战果的话,恐怕官职不保都是最轻的惩罚了。

  高仙芝深吸一口气,命人去叫封常清以及荣王李琬。

  随着李琬被人扶着进入大帐,高仙芝将李隆基的诏书交给两人。

  封常清当即反对,

  “不可,崔乾佑此举正是引诱我军出关!怎能正中敌军下怀?!”

  李琬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激动。

  李琬疯狂咳嗽,断断续续表示了自己的反对。

  高仙芝看着二人,神情复杂。

  李琬是皇族,不必说。封常清也是汉人,只有他高仙芝是异族。

  他高仙芝替唐庭征战一辈子,如今居然因为出身被逼到这个地步。

  一时间,高仙芝恨不得将造成这一切的安禄山扒皮抽筋!

  “本将决定,出关!”

  ps:求收藏!!求关注!!求诸位义父追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