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魂之殇 第17章庆功
作者:虫大3的小说      更新:2023-12-22

  第十七章庆功

  听了冉谵的一番回忆之后,冉闵也是心潮起伏。作为一名军人,骨子里向往的就是那金戈铁马的战争岁月。前世里是和平岁月,他想打仗也无仗可打,今世正逢乱世,而冉谵的那番回忆正好勾起了冉闵内心深处的渴望。

  有些人就不该活在和平年代,战争才是他们内心的最爱。要么在战争中死去,要么在战争中享受荣光,唯独不喜欢在和平年代平安喜乐地死在床上。

  冉闵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战争,前世里军人生涯时也不曾渴望战争,可今生第一次上战场时,那种对战争的渴望,对杀戮的喜欢,瞒不了他自己的内心。或许那是西楚霸王遗留在他体内的痕迹,或许是前世自己也从未触及的灵魂深处。他不在乎,生逢乱世,正是杀人的好年代。

  后世有一个书生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又有书生说:朝出家门去,暮提人头归。在他们笔下,杀人变成了一件很浪漫的事。浪不浪漫的,冉闵不在乎,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是活在当下的冉闵觉得自己应该去实践的。

  “父亲,孩儿定学习父亲,以驱除胡虏为理念,为家人报仇,为天下所有死在胡人手中的汉人百姓报仇,还我中原华夏故土朗朗乾坤!”冉闵在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脸上不由升起坚毅的神情。

  冉谵看着五岁的儿子,心怀大慰,“好,我儿有此志向,上可告慰祖宗天地,下可告慰黎民百姓。好好习文练武,长大了才好带着我汉人百姓杀出一条活路来。”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冉福敲门来报,原来是庆功宴要开始了,将士们请将军前去主持。冉闵开门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是酋时了。

  庆功宴放在了军中的校场,也只有校场才足够大,能容得下关中的所有军民。七八个小孩穿梭在一个个桌案之间,最大的也不过六七岁,一个个对着满桌的菜肴饭食流着口水,满脸期待。菜肴数量不少,品种却不多,除了马肉,就只剩下了秋葵及菘菜和一些黑乎乎的腌菜。

  这些孩子中,有一两个胆子大的,偷偷地从厨房里偷出来一条半根半熟的肉块,引来一群小孩追逐欢呼。可即使是胆子最大的小孩,也不会在桌案上偷吃。因为他们知道,在厨房里偷一二根半生不熟的,最多被自己的父母拍一巴掌,斥责两句,若是偷了案几上的,最轻的惩罚都是一顿毒打,还是吊起来打的那种。

  看到将军已到,将士们发出阵阵欢呼。对于义军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这一场大胜更让人兴奋了,因为此战过后,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人其实是依靠希望来支撑的,没有希望,即使活着,那也只能算作行尸走肉。

  “这第一碗酒,我们要敬天地祖宗,感谢他们保佑我们取得这一场大胜!”冉谵郑重地用手指蘸了酒水向空中弹了三次,这是敬天;又向地上弹了三次,这是敬地;再将剩下的酒水缓缓倒在地上,这是敬谢祖宗保佑。所有军民包括那些小孩都学着完成了敬天地祖宗的仪式,每个人都神情肃穆。

  “第二碗就敬战死的所有将士和被胡人残害的百姓。”冉谵将第二碗就缓缓倒在了地上,“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胜利。英灵永存,永享祭祀!”全体高声:“英灵永存,永享祭祀!”

  “我们一起满饮这第三碗酒,庆祝我们取得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冉谵举起酒碗,向众人高声说道:“我们一起满饮此杯!”

  冉闵也举起了酒碗放到嘴边,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酒。碗中的酒水颜色发黄,有些浑浊,除了酒味还带着一点酸味,喝到嘴里还有点发苦,冉闵差一点就将这一口不知道是酒还是醋的玩意吐了出去。

  “好酒!”看着身边所有人都一脸满足地喝下了酒水,冉闵向身边的春花问道:“春姨,这酒怎么这么难喝?”冉闵现在只有五岁,只能和女眷坐一桌。

  “这酒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虽然比不上杜康,却也算是佳酿了。这还是你父亲和公主婚宴时遗留下来的好酒,在地下埋了6年多,已经可以说得上陈年美酒了。”说着,春花压低了声音,在冉闵耳边轻声道:“因为数量不多,将军怕不够喝,昨天又兑了点水进去,这才勉强够每个人三碗酒,你知道就行了,不要随便乱说。”

  冉闵撇了撇嘴,就这也算是好酒?不过对于现在的美酒标准心里大概也有了个数。

  即使没有美酒,所有军民将士都开怀畅饮,白开水喝得比杜康还要甘美。即使最粗粝的腌菜,也仿佛山珍海味,让所有人吃得兴高采烈,这是什么道理?

  有一个人说,吾心安处是故乡,意思是说,只要我的心可以得到安宁,即使身处穷乡僻壤也像回到了家乡的怀抱,家乡啊,总能给游子温暖的拥抱。

  所以,美味也可以不是食物的本身,却可以和心境以及身边一起享用食物的人产生联系。引申出去,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欢喜快乐。

  冉闵看着身边的人都在大快朵颐,呼朋唤友,兴高采烈,欢乐的气氛充斥关内的每一个角落。对于这个哲学问题,似乎有了一点感悟,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庆功宴的后半部分从来都是封赏有功人员,冉谵又何能例外?因为有了大批缴获,所以冉谵扩大了军队的规模,只有扩大了规模,才可以给有功人员安排合适的职位,达到封赏的目的。有功不赏,那就是上位者的大忌。

  全军增加了三千骑兵、五千步卒。不是没有装备,而是精壮不足,说到底还是人口太少,地盘不广。

  少年军规模也扩大一倍,达到了一千人的规模。周免任统领,冉闵也混到了副统领的位置,同时兼管将作营、监督伤兵营。

  此战过后,整个关中,除了匈奴仆从军羯部四万多人驻扎长安,整个关中目前已无敌军。匈奴人几年前把关中霍霍完了,就跑洛阳去了。留下羯人继续留守长安,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军粮,秦岭里的野人甚至羌人都是他们的军粮。

  所以说,胡人无百年国运,因为他们只会破坏不会建设。这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后世极西之地的白种胡人,除了抢劫、杀人以外,竟然也会建设,这是例外,难怪他们可以称霸全球几百年,直到冉闵过来,他们还是全球霸主。

  不过,现在和以后一千多年侵略中原的胡人都不会建设,直到后世的满人,出了一个人杰,吸取了教训,入关后,主动汉化,融入了华夏民族,得以享国二百七十六年。而那个勉强算作是个人的家伙就被后世一些无耻之人舔了又舔,难道只是因为杀的人少了几个的原因?冉闵不知道,前世里他也没在乎这些,只是觉得舔人沟腚的那些家伙有些恶心。

  冉闵现在就觉得全军整训三个月后,看当时情势,若匈奴人不抽调重兵围剿,就可图谋一下蓝田、陈仓一线了。当然,这需要和冉谵商量协调后才能实行。好处是扩大了地盘,可以收拢安排更多的流民,更快的壮大自己;坏处是就像一盏明灯,在吸引流民的同时,更会引来各胡的绞杀。

  虽然,原先生活在关中的百万氐人大多数已被刘曜迁去了关东,但在陇右和甘凉还生活着数十万的羌人。在原先的历史上,如果没有谢安,氐人就差一点成了最后的赢家,不管是羌人还是氐人,都不是目前弱小的义军可以力敌的。

  冉闵也不觉得自己会比冉谵对目前的形势应该更有判断力,相反,冉谵做出的判断应该会更合适义军的发展。当然,他没有冉闵可以穿透历史迷雾的眼光,所以,冉闵要做的就是拾遗补缺,直到自己可以独挡一面。

  对于少年军,冉闵想把他们向后世的特种部队和细作谍报方向发展。

  训练特种部队及制定相应的特战计划,这是他的特长,冉闵相信一旦训练完成,加上他为少年军准备的一些可以提前面世的后世军械,一定会让天下震惊。

  细作谍报应该起到的作用,也不是目前的斥候可以胜任的。斥候只能做为两军交战,作战之前对敌军位置及作战地域环境的补充。

  细作谍报是战略层面的洞察或破坏,在战略层面了解敌军的作战计划,以便于我军做出合适的部署,获得战争的胜利;或者在交战时破坏敌军的部署、散播留言,使敌军心无战心、兵无战力;甚至如果可以渗透到敌人内部,在合适的时间左右敌军的作战计划,包括对敌发起斩首行动等等,这才是冉闵心目中细作谍报部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