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雨情 第097章 襄王妃怒撕信笺
作者:砚山观月的小说      更新:2023-12-01

  襄王被贵妃训了一顿,回到王府,还没跟温良玉商量出个对策,就迎来了皇帝的口令。

  离开王府,跟着传话的公公来到皇宫,跪在养心殿的门口。

  皇帝没有宣他,也没有赶他,让他足足跪了大约一顿饭的功夫。

  正在襄王双腿发麻之际,董公公打开殿门,走了出来,小声道:“殿下,你回去吧,陛下不想见你。”

  襄王听过,对着殿内拜了几拜,缓缓站起,转身就走。

  刚等襄王走下一个台阶,董公公小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声音大小刚刚好,让襄王听了个清楚。

  襄王回过头,董公公早已进门,殿门也刚好关上。

  襄王受着这句话,出得宫来,坐上马车,直奔自家府邸而去。

  襄王回到王府,走进大厅,见温良玉跟王妃坐等在内,什么也没顾上,跟良玉分析起那句话来。

  经过一番思量,良玉让襄王下定决心,书信一份,信封上写着‘王猛贤弟开启’六个大字,信笺上一字没写,空纸一张,襄王应允。

  卫恒唤来信使,赠送五十两的银锭一个,递上书信一份。

  信使出得府外,奔跑在夕阳中,一路马不停蹄,直扑江陵。

  襄王自得知益王在江陵出事,立马跟困苦与忧伤交上了朋友,朝夕相处,寸步不离。

  今日一早起来,坐在厅堂,跟前来宽慰的温良玉商谈了一会儿,将困苦捧入心头,将忧伤装进脑海,伏在椅榻上睡了过去,悄无声息。

  襄王妃见他好不容易交了两个与生俱来的朋友,实在不忍心拆散他们,拿来了轻薄的被褥,轻轻地帮他盖上,轻轻地走了开去。

  襄王情感真挚,在梦境中不停跟它们聊着天,话着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早饭时分一直攀谈到午饭时分。

  要不是王妃想他吃点东西,补充点能量,将他唤醒,他一定还能继续装睡下。

  其实他一直都是半睡半醒,他只是在逃避,他不知道怎样能帮到远在江陵的三弟王猛,更不知怎样才能帮到自己。

  要是他的九弟益王真的不在了,董公公的那句话就只能害死三弟王猛了,甚至害死他全家人。

  他太无能为力了,他又太想发力,可他真就没有一个能给力的队友,除了他那个自身难保的三弟,他好像什么都没有。

  在一次一次的自我安慰中,他睡了过去;可又在一次一次的恐惧中,他醒了过来。

  他吃过午饭,与其说是吃午饭,还不如说是喝了口下午茶还来的舒心些。

  他喝了点汤水,接着在大厅的那张椅榻上睡了过去,带着恐惧,带着祈盼,带着今生的美好愿望。

  这一次,他是真的睡着了,因为他的身体里边的营养差不多被耗光了,困苦跟忧伤嫌弃起他来,说他说话打盹,有上句没下句,思维杂乱,好像有个‘江郎才尽’,它们不喜欢这种人。

  太阳光终于从襄王的视线里撤走了,他在清风中苏醒了过来,张开眼睛,见坐在下首的二弟温良玉的脸上生长着欢愉,又夹带着哀痛。

  实在看不下去,怀着好奇心,对着温良玉道:“二弟,怎么哪?”

  温良玉从恍惚中清醒过来,站起身,将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

  襄王接过信笺,看了起来,一个没把握好情绪,眼泪摆弄起舞姿,口水携带起歌声。

  正当他高兴得就要飞起来的时候,两行字又把他拉了下来,他落到地上。

  他好像没有生气,而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杀的好,该杀。这些个恶人,害苦了多少人。”

  良玉不自信道:“大哥,你说,怎就偏偏杀的是这两个人呢!”

  襄王怒声道:“只有他们才敢跋扈嚣张,目中无人,将地方官员视成摆设。”

  良玉道:“大哥,能不能向朝廷弄一批银子下去啊,三弟他们太需要钱了。”

  襄王道:“我等会儿进宫,见到父王再说吧。”

  正在这时,襄王妃来了,带着微笑,携着芳香,轻盈盈地走到襄王身旁,摸着他的脸道:“殿下,该吃晚饭了,你中午又没吃,一定饿坏了吧。”

  襄王抚摸着她的小手,小声道:“凤儿,要是我不小心伤害了你老家的人,你要原谅我。”

  王妃笑了笑,将襄王的鬓发拂了拂,欢笑道:“殿下就不会逗人,你护着他们都唯恐不及,怎会去伤害他们。”

  襄王苦苦一笑,将信笺递给王妃,生怕她一个不开心高兴,就此走开,不理自己。

  王妃接过,看了起来,高兴道:“殿下,这太好了,九弟真的活着。”

  襄王道:“前面不用看了,看后面吧。”

  王妃很是听话的往后边看了去,只见一泼眼泪洒了出来,痛苦道:“他程元焕竟敢杀了我姑爷,我可怜的姑爷啊!”

  襄王将手摸到王妃的脸上,正打算抹掉她的眼泪,襄王妃怒了,将信纸撕成两片。

  良玉慌忙叫道:“嫂嫂息怒,此信撕不得。”

  王妃听过,将愤怒的眼神向温良玉射了过去,生嫩的小手更加有力,将信笺撕了又撕,变成了八九片,二十片,一百片,撕成了粉碎,用手一扬,漫天飞舞。

  飞舞起来的好像是一堆银子,好像是王猛他们的一份希望,更像是荆湖送来的一份心意。

  襄王站起身,用手不停地在空中狂抓,就是没能握住一片,只有泪水挂满了他的脸颊。

  襄王眨了眨眼睑,掉落两滴泪水,开始了他激情的演讲,大意如下:

  ——

  明年的我,就跨入三十岁了。

  从我二十岁娶了你,被封为亲王,已经快九年了。

  我日日为朝廷分忧,时时为百姓着想,忙碌了整整九年,一无所有,出个京城,被人像野兽一样捕杀在外。

  直到遇见了他们,送给我两个兄弟,我才得到父王的一丝看重,给了我一个安抚天下的希望。

  我好不容易将益王拉了出来,帮我化危挡灾;将王猛送了出去,帮我建功立业。

  可人心不古,帮我挡灾的益王一个粗心大意,差点就被人伏击害死,还好他命硬,下边的人也有情有义,捡回了一条小命。

  王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他找了回来,还来了个顺手牵羊,谈笑间,收服了三四千贼军,剿灭了两三千匪盗,却穷的连饭都吃不上。

  躲在背后的我,身为主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着肚子打仗,一文钱都没给他们送去。

  他们在屠刀下都想着保住我的命,让我还能有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你们的家人在干什么,不但不相帮他们,反而带头闹事,顶风作案,不把他们当成人看。

  他们马不停蹄的给我送了封信来,就想报个平安,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困苦。

  你却将它当成了泄愤的工具,撕了个粉碎,叫我今后如何跟你相处,你能告诉我吗?

  看样子,你是不能了,你还是看不清这世间的善与恶,你走吧!

  ——

  襄王演讲完毕,觉得言语不够动情,就想再获取点同情,眼泪就像瀑布一般挂在他痛苦的心坎上,流淌在鼻梁两边,上头的水源好似无穷无尽,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一招还真是管用,襄王妃被吓到了,温良玉被打动,就是有点可惜,才两个观众。

  温良玉听过,将孤坐一旁的襄王妃看了一眼,觉得该说几句话,宽解一下激动不已的襄王。

  宽慰道:“大哥,嫂子只是一时激动,痛惜亲人,你要原谅她。”

  襄王听过,将王妃望了一眼,见她不再吵闹,寂静如尘,擦过眼泪,小声回道:“我们出去吃饭吧。”

  说完就向厅堂大门走去,步子杂乱,没有回头。

  良玉看过静坐一旁的王妃,不知该怎么做,一个狠心,跟上了襄王的脚步。

  王妃看着襄王的背影消失,眼泪滚滚而下,掉落在一片片碎纸片上,那字儿开始模糊,再也无法辨认。

  她蹲下身子,一片片的捡了起来,一片片地铺放在茶几上,就想将它们拼凑成原来的模样,可有些东西碎了就是碎了,因为它附带上了情感,不再是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