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崛起 第50章夏收
作者:葡萄无牙的小说      更新:2023-12-12

  一皮埃蒙特州首府都灵

  在城郊的一处面积广大的仓库区内,斐迪南在这里视察夏收储运工作,一马车一马车堆积满满的稻米,正在有序的收储进入仓库。

  皮埃蒙特州是整个北意大利稻米生产的中心地区,该州生产的稻米占据整个意大利地区的九成以上。

  来自周边各乡镇送粮的队伍,在粮库外的马路上排出去很远。

  这处都灵市郊的大粮库,是近期修建的31座粮库之一,直属米兰亲王领拨款建造,动用了超过3300名苦役犯。

  仓库区面积广达233英亩,目前的建成区只有1/5,修建了38座圆形大粮仓,另外修建了12排长长的储藏库,用以储藏麻袋或酒桶之类的物资。

  每一排储藏库长82米,宽6.5米,高5.2米,除了储存粮食和酒以外,还可以储存大量的军需物资。

  在粮库的左近,相隔只有1100余米就是都灵第3守备团的团部军营所在。

  平日里士兵们戒备森严,周边全都划为禁区,等闲人等不得靠近。

  斐迪南看到仓库区外马路上停放长长的马车队,立马命令开辟新的收储通道,加快收储粮食的进度。

  粮食进库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没有晒干,水分含量超标的稻谷若是收进谷仓,就容易引起大范围霉变。

  德意志人做事向来一丝不苟,每一马车都要抽检,自然快不起来。

  增加了新的收储通道后,收储的效率果然大大提升。

  仓库区里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斐迪南带领着皮埃蒙特州长约瑟夫-博西克及都灵市长桑多尔·柯奇什等一群官员,对粮库收储工作进行细致的考察。

  斐迪南走进一排空粮库里,看着用大石头砌出来的堆放区,大石头中间用细石填充,他走上去踩了踩问道;

  “这下层的基础是否做的扎实?要保证雨水多的时候不能够反潮,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

  仓库主管恭敬的回答道;

  “尊贵的殿下;

  整个仓库修建都是采取古老的工艺,用料十分扎实,而且经受过了数百年时间的考验,被证明十分成熟可靠。

  仓库基础使用的是夯实后的垫土层,粉煤灰层,碎石层加垫土层,最上面再用石板铺砌,每一道工艺都由苦役营监工签字。

  包括整个仓库建设,都有责任人。

  哪里出了问题,就可以追究到具体的负责人,哪怕过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如此。

  整个仓库从开始选址到建设,我都全程跟踪,不夸口的说,用上几十年绝对没问题。”

  斐迪南看了一下仓库主管晒得发黑的脸庞,赞赏的点点头,说道;

  “建设、管理和监督一定要互相配合好,每一個仓库主管从建设伊始就要跟进工程,在其他的建设工程中同样需要这样。

  工厂、水库,粮仓这些建设项目,要将管理人员早早的派驻进去,全过程监督。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工厂或者水库运行起来,可以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保证建设质量。

  每一级官员都应该扎实的……”

  他一路走一路说,身后有速记员将他的话全都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编撰成册,交付给各级政府官员学习执行。

  这是一套完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很多来自于斐迪南的后世记忆。

  如今的米兰亲王领属于典型的封建威权统治方式,斐迪南说什么都是规矩,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好在德意志人的严谨性格和执行力在整个世界闻名,没有东方人那么多的弯弯绕心思,简单而率直。

  斐迪南的行政管理方式在无条件的执行下去,效果特别好,反映在行政效率上得到极大的提升。

  比如说增加开辟收储通道,这一方式传达了下去后。立刻在整个北意大利领夏收的仓库中开始执行,就是这么快,这么迅速。

  从皮埃蒙特州长约瑟夫-博西克汇报中,可以看出夏收的形势非常好,产量已经达到往年战争前的七成半。

  随着辖区人口在德意志移民大量涌入的情况下迅速得到恢复,原本因为战争和人口逃难撂荒的土地复耕,秋收的产量乐观预计,能恢复到战前九成以上。

  这些行政官员大多三四十岁,拥有十几年以上的基层行政经验。

  他们都来自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势力范围的行政人才,典型的德意志人,很多都是平民,但拥有维也纳大学的高学历。

  只不过在阶层向上跃升通道已经被完全堵死的奥地利帝国社会中,这些优秀的人才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在米兰亲王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良好环境下,例如皮埃蒙特州长约瑟夫-博西克,都灵市长桑多尔·柯奇什这样的平民出身子弟,爆发出了惊人的工作热情。

  在一层层选拔体制下脱颖而出,得以担任重要职务。

  奥地利帝国如今有17所大学,每年毕业的优秀人才达到6722人,以贵族子弟居多。

  高等学府仅在匈牙利境内的就有六所,在捷克境内也有两所大学,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4世纪中叶。

  布拉格查理大学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48年创建,坐落于捷克首府布拉格,是捷克最高学府,世界最古老大学之一,与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并称四大欧洲文化中心。

  在奥地利帝国现行僵化的体制下,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平民毕业生奋斗一辈子,也只能在低层行政官员圈子里打转。

  比如地方税务征稽员,法官助理,警长或警司这样的小角色,极少有能够突破到中层行政官员级别。

  他们的出身已经限定了未来发展的前途,平民出身的皮埃蒙特州长约瑟夫-博西克能够走上如今的高位,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各地都出现了呼朋唤友的现象,一大群具有高等学历背景和扎实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络绎于途,就像黑夜中的明灯一样。

  无外乎;此地唯才是举,贤兄贤弟快来。

  统计数据显示

  米兰亲王领辖下十州之地,平民官员占据了87%以上,是全欧洲占比最高的封建领地。

  斐迪南连着几天视察了都灵及周边的4个粮库,十几个乡镇,走到田间地头与当地的居民聊天。其中还有很多新移民。

  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了解他们生活的困难,需要的帮助,面临的诸多问题,很快拿出措施予以解决。

  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成立皇家米兰银行,该银行将在所有人口5000以上的城镇中设立分支机构,面对普通农户开立账户。

  奥地利帝国的钱币比较复杂,弗朗茨二世时期发行4杜卡特金币,大泰勒银币,双弗罗琳银币等等,,由于货币流通不便,民间以物易物的情况较多。

  缴纳税款,也以农产品一定数量抵充。

  斐迪南主导发行了一套马克货币体系,具体币值为一英镑兑换一金马克,一金马克兑换20马克,一马克等于100芬尼。

  皇家米兰银行作为马克的发币银行,对整个米兰亲王领发行马克,普通民众能够从银行贷款的也是马克。

  一般来说,以当地居民家庭人口计算,一个普通的壮劳力可以优惠贷款200马克,年利率为6.5%。

  这笔钱相当于10金马克,或者等值于10英镑,用于购买耕牛,马,骡,购买铁质农具和锅碗瓢盆,用于建造房屋和购买种子,购买鸡仔,鸭仔,猪仔等用途。

  优惠助农贷款以家庭为单位,贷款期限1~5年,贷款利率6.5%,这比动辄百分之二三十的高利贷可优惠多了。

  斐迪南在基层视察中,发现了很多新移民定居下来面临的困难,缺钱是主要方面。

  这也导致了很多新移民如今依然睡在窝棚中,即便当地农村有些荒芜的房屋农舍也买不起,因为那要付钱的。

  一个壮劳力可以贷款200马克,这笔钱在农村的购买力相当惊人,能够买一大一小两头牛,或能够买30只羊,或能够建造一间房屋。

  若是每个家庭4~6口之间,就可以解决基本的购房问题,农耕所需畜力大牲口问题,解决当前主要的生产生活矛盾。

  农耕时,一个村子的大牲口互相借用,只需要支付一点费用即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的大问题。

  德意志农民的勤劳肯干毋庸置疑,只需要短短两三年时间,便可以扎根下来,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这正是斐迪南希望看到的局面,只有让普通的德意志移民能够安居下来,扎根在北意大利和瑞士。

  能够吃饱饭,穿暧衣,他就拥有最坚实的社会支持群体,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如今领地的建设进入正确轨道,向好的方向发展,火热的夏收持续了一个多月渐入尾声,也让他吃了一个大大的定心丸。

  手中有了大量粮食储备,让斐迪南有这样的底气,未来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