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第14章 太学生永不屈服!
作者:火腿滚豆花的小说      更新:2024-03-02

  宣德门隆隆开启,赵朴乘坐的马车缓缓驶出。

  以邓肃、陈东为首的百十名太学生,哗啦一声涌上前,将马车团团围住。

  驾车的王保攥紧缰绳,手心里全是汗水。

  实在是这群太学生满眼狂热,令人心悸。

  赵朴透过车窗缝隙,观察车外情形,也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太学生聚众闹事,是令朝廷最头疼的麻烦之一。

  这群饱读圣贤书的年轻士子,朝气蓬勃,活力满满,一腔报国热血未凉。

  他们是士大夫阶层的精英代表,未来官场的翘楚俊杰,国家朝廷的栋梁之材。

  太学生群体尚未浸染官场,大多具有理想主义精神。

  关键时刻,他们当中,真的有人敢拿性命与朝廷抗争!

  宋昭押解离京那日,太学生本欲组织人手阻拦去路。

  王黼收到风声,临时改换线路、提前出发,又用以假乱真之计吸引注意。

  一番斗智斗勇,才顺利把宋昭押解出东京城。

  百十名太学生在宣德楼前静坐两日,无人敢派卫士驱赶他们。

  朝官们骑马乘车进出宣德门,还得小心翼翼避开他们。

  若是不小心车马伤人,造成交通事故,必定会招致更大声讨。

  场面太过热情,赵朴难免有些紧张。

  深吸口气,平复心绪,赵朴掀开车帘矮身钻出,站在车辕之上,环视四周。

  一张张年轻面庞仰望着他,一双双火热眼睛注视着他。

  犹如虔诚的信徒,对他们崇敬的教宗行注目礼。

  霎时间,赵朴只觉一股热血激上颅顶,满面涨红、火烧火燎。

  百十人中间,一身绯红公服的赵朴格外惹眼。

  他向四方揖礼,周围立时安静下来。

  清清嗓,深吸口气,赵朴刻意用浑厚低沉的声音,缓缓道:

  “幸赖诸君,敢言直谏,以忠直之气扶正朝堂,以凛凛无畏之意正天地本心!”

  此话一出,一众太学生情不自禁地挺胸昂头,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之姿。

  赵朴向四方拱手,肃然高声道:“今日赵朴脱困,全仰仗诸君为之奔走呐喊!

  赵朴在此拜谢诸君!”

  说着,赵朴躬身揖礼。

  太学生们皆是满面肃穆,拱手还礼。

  赵朴又朗声道:“朴虽年幼,也欲效仿直翁,以区区之身守天地之正气!

  奸佞弄权,祸国殃民,胆敢欺君欺天!

  然,朴愿倾尽所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奸佞抗衡到底!

  誓要还天下公正、还朝廷清朗、还百姓太平!”

  赵朴高举右臂,挥拳向天,卯足了劲怒吼:“我辈忠直之士,当永不屈服!”

  距离赵朴最近的陈东怒目圆睁,热血扑面,第一个举拳响应:“抗衡到底!永不屈服!”

  邓肃和一众太学生举拳怒吼:“抗衡到底!永不屈服!”

  怒吼声响彻宣德楼前,引来城楼之上,不少禁军卫士指指点点。

  路过的官员,或是骑马乘车,或是坐轿,纷纷催促仆从加快脚步,匆匆远离。

  赵朴用饱含热泪的目光环视四周,声情并茂:“诸君,这是一次对抗奸佞的伟大胜利!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是由诸君所创造!”

  一众太学生们神采飞扬,多日奔走积累的倦怠一扫而空。

  赵朴继续慷慨陈词:“直翁虽已前往遥远的广南,但他的精神必将为诸君所继承、弘扬!

  只要忠直之心不死,我辈人人皆是直翁!

  倒下一位直翁,必将有千千万万直翁站起来,继续与奸佞抗争!

  诸君之名,必将随这场伟大斗争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敬仰!”

  潮水般的掌声从四方涌来,百十名太学生,人人满面激昂,两眼饱含热泪。

  多少年来,从未有人如此赞赏、肯定这群敢于直言犯谏的太学生。

  赵朴的话,直戳心窝,让他们有种寻觅多年,终于得遇知音的感动!

  赵朴是皇子身份,代表大宋朝统治阶层。

  他的褒扬和鼓励,对于太学生而言极为难得。

  这个特殊的群体,亟需一位有分量的代表人物,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政治地位。

  当下看,直翁宋昭之后,赵朴无疑是最佳人选。

  赵朴今日这番激情演讲,就是为拉拢、融入太学生群体,从中获得支持。

  “孤直公当为我辈士人典范!”

  “孤直公是我等太学生知音!”

  “支持孤直公!打倒朝堂奸佞!”

  ......

  不知是谁率先吼了一嗓子,紧接着,人群中爆发各种各样的呐喊!

  每一声呐喊,都能引来太学生们震天响的欢呼声。

  赵朴跃下车辕,向陈东、邓肃揖礼:

  “二君高义,请受我一拜!”

  二人急忙侧身避过,不肯受礼。

  “雍国公言重了。

  直翁遭迫害离京,我等太学生无能为力,已是自责悔恨。

  今日能为雍国公奔走呐喊,助公脱困,乃是我等荣幸。

  也算我们将功补过。”

  陈东拱手,恳切说道。

  邓肃慨叹道:“当今朝堂,如雍国公这般忠直之臣已不多见。

  得知雍国公遭遇,太学生人人激愤。

  万幸不辱使命,保得雍国公免受奸相侵害。”

  赵朴叹了口气,苦笑道:“好教二位知晓。

  此次我虽免于责罚,却要前往燕京任职一年,也算是戴罪立功。”

  二人大吃一惊,堂堂皇子却要发配燕京,处罚不可谓不重。

  “莫非是奸相从中作梗?”陈东愤怒道。

  赵朴点点头,苦涩叹气:“王黼向官家提议,若不去燕京,就得解送应天府,圈禁三年。

  两相其害,只能择其轻。”

  邓肃怒道:“奸相阴毒,害人不浅!”

  陈东大骂:“皇子发配边关任职,自我大宋立国以来,闻所未闻!

  不行!决不可让奸相阴谋得逞!

  我等再组织人手,向朝廷抗议!”

  赵朴忙揖礼道:“二君心意,我心领了!

  不过此事已经盖棺定论,不可再起纷争!”

  陈东不甘心道:“难道眼睁睁看着雍国公流配燕京?”

  赵朴长叹口气,幽幽道:“此事虽是王黼提议,但真正做主之人是官家......”

  二人相视一眼,听出赵朴言下之意。

  真正想把他发配燕京的人,正是官家!

  二人沉默,对赵朴多了些同情。

  身在天家却不受宠,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赵朴话音一转:“此次,我想从太学生里征召一名书吏,随我北上燕京,佐理公办,不知二君可有推荐人选?”

  二人一愣,陈东笑道:“此事简单,某可以为雍国公举荐。”

  邓肃沉吟,似乎在考量什么。

  赵朴道:“过两日,我请二君品茶,到时再详细商量。”

  “也好,雍国公请慢走!”

  二人揖礼,赵朴坐上马车,挥手向太学生们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