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四十四章 入寇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巴彦淖尔(包头西面,临河)

  “父汗,左翼调集大军,似有南下之意。”

  “我儿,为父病重,右翼靠你了,可寻南明共抗大敌。”

  卜石兔被林丹汗击败后,逃窜至河套临河地区,兵败加之年龄大,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他的儿子俄木布接管部落指挥权。

  这天俄木布打听到林丹汗调集大军准备南下,意识到机会来了,赶忙与卜石兔协商,可惜卜石兔生命已到终点。

  卜石兔临死前的命令提醒了俄木布,年前林丹汗进攻右翼之前,卜石兔便派人联络过大明,毕竟他还是大明册封的顺义王,名义上隶属大明。想着借助大明的力量对抗林丹汗,结果大明不为所动。

  大明朝廷依照往年的对蒙策略,不过度掺和蒙古内斗,反而乐见于此,还会有意扶持蒙古弱小部落,如此蒙古内斗不止,大明边关安宁。

  上百年来,这种策略十分成功,蒙古内斗不止,南下大多只是骚扰,即便出了达延汗这样的雄主可以大举破关,用不了几年也会遭遇明军大规模打击衰落。

  可惜这样的政策在后金出现后失衡了,后金崛起,大明必须调动更多精锐部队和物资运往辽东,对蒙古地区的关注度就少了,要不是后金同样对蒙古地区虎视眈眈,接连打击,或许真就出现新一届蒙古雄主,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林丹汗。

  俄木布所处的右翼本身内斗不止,遭遇林丹汗进攻一触即溃,大量地区和部落投降林丹汗,致使俄木布完全没有对抗林丹汗的本钱。

  对外求援板上钉钉,向谁求援是个问题。如卜石兔所想,请求大明出兵,是许多老派人物的想法,例如俄木布的乳母之夫毛罕。年轻人如古禄格、杭高等,都属意求援后金。

  想要求援后金的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古禄格这种,本身就是女真人,区别于后金的建州女真,他是海西女真叶赫部。当年叶赫部被建州女真攻灭,发誓报仇,所以西遁投降蒙古。

  这些年后金建立,黄台吉调整对各部政策,海西女真也被一视同仁,可以在后金成为人上人,古禄格起了投降后金的心思。

  杭高则是普通蒙古人,普通蒙古思维,强者为尊。找援兵自然要找一个更强的,后金可以确保击败林丹汗,大明则不能。既然如此与其寻找大明,最后兵败,不如找后金。

  俄木布入帐见卜石兔前,早已与部下几人协商,他自身也倾向于后金,故而哪怕卜石兔最后遗命联合大明,俄木布也最先派使者前往后金。

  然而后金鞭长莫及,并且辽东与漠南之间还隔着一个拦路虎多罗特部,后金不击败多罗特部就无法西进,所以后金让使者回去,请俄木布暂时忍耐。

  使者还没返回,俄木布便见到了朱存枫的使者。

  “明使来此为何?”

  “为大王解困。”使者说道,“陛下愿与大王共同对敌,将来扫清虎墩兔憨,大王可回归化城。”

  “请使者暂做歇息,容我们商议。”

  使者刚走,杭高就迫不及待说道:“大汗,这必定是南明无法抵挡左翼,故而联络我们,让我们与左翼死斗,他们好渔翁得利。我们不如养精蓄锐,等待后金出兵。”

  毛罕说道:“不然!左翼进攻我们没有太多利益,他必定南下明朝,届时他与明朝相斗两败俱伤,我们可于归路劫杀。那时左翼抢来多少财物都是我们的战利品,若左翼惨败而归,我们可以轻松夺回故地草场。

  至于后金,远水解不了近渴,科尔沁等部只与后金结盟,我料后金不敢孤军深入,除非科尔沁奉后金为主。”

  蒙古人了解蒙古人,盟友请你联合进攻,肯定先看情况,赢了往前冲,输了早早后撤。辽东各蒙古部落这时候还没有奉后金为主,后金只能请求各部联合进攻,而不能命令。

  只要不是命令,各部就不会下死力。这种情况下,后金大军根本不敢越过这些部落的领土孤军深入,一旦有异常,别说取得战争胜利,后路都会被科尔沁等部切断。雪中送炭蒙古各部不会做,落井下石手到擒来。

  以此推断,后金想要对林丹汗发起进攻,不但要攻灭拦路虎,还要整合联盟的蒙古部落,没有几年时光根本不可能。

  显然土默特这几个右翼部落等不了几年了,一旦林丹汗从大明抢劫到足够的财物并消化完成,必定大举进攻右翼,那时右翼覆灭成定局。

  与其期盼后金这盆远水,不如就近联合大明。林丹汗第一次进攻右翼时右翼派使者请求过,大明因天启病重加上辽东深陷泥潭,并没有同意土默特的请求。如今不同,大明主动派使者北上,同盟必定成功。

  “毛罕,你确定左翼会先南下?”

  “必然如此!”毛罕说道,“左翼西侵,派使者南下请求市赏,被南明拒绝,使者也被斩首。他必定有所动作,否则连年白灾的当下,根本养不活左翼的十万户。

  况且结盟后怎么出兵,什么时候出兵都是我们说了算。我们可以暂避锋芒,等左翼南下后再集结,那时无论左翼胜败,我们都能得渔翁之利。”

  “有道理。”

  毛罕老成持重之言令俄木布很满意,当即叫来使者同意结盟。本以为使者会提许多过分的要求,包括主动进攻林丹汗在内,俄木布正想着怎么拒绝。结果使者只要求俄木布聚拢大军,等林丹汗败逃后于北方劫杀。

  “同盟之义,在所不辞,使者尽可回复陛下(并没有意识到使者不是来自京师)。”

  “如此,在下告辞。”

  对于俄木布的谋划,林丹汗有所耳闻,他并不在意。任何谋划都要建立在战力之上,他早就规划好了,等南下劫掠结束,恢复市赏成功,就会立刻对俄木布发起进攻。

  这便是市赏的威力,相当于蒙古地区的天命。蒙古牧民都知道有市赏才有好日子过,所以哪怕土默特等部被击溃,部民依然跟着他们西逃,因为市赏名额还在俄木布手里。林丹汗急着南侵也是因为要拿到这個天命,否则别说统一蒙古,就是自身都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