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七十六章 千里奔袭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崇祯二年,十月初三

  “同袍们,此战过后将会名垂青史,出发!”

  一匹战马一天要吃十个人的口粮,因此长途行军就需要后方补给,没了补给行进速度还不如步兵。有了口粮就不同了,骑兵轻松日行50公里,而作为轻步兵巅峰的红色部队行军速度也才日行37.5公里(正常行军)。

  朱存枫询问过蒙民,得到最好的急行军数据,且不会影响后续作战,建立在蒙古马高耐力的优点上。

  1公里慢步(6-7公里每小时)和3公里快步(9-12公里每小时)相结合,一天走100公里,走完后需要休息8小时(实际休息时间在10-12小时之间),战马放开吃,恢复体力,明天继续。

  朱存枫抽调2万汉骑,2万蒙骑,3万步兵(含炮兵),共7万大军出征辽东。

  出征前朱存枫将王满仓调到归化城驻防右翼,近3年时间的流寇游戏,两支部队走遍整个陕西(陕西行都司,河西走廊除外),完成了朱存枫制定的任务。

  刚开始还有许多地主士绅反抗,官员奏疏送到巡抚府,甚至用关系送入京师。可惜江南士绅出身的东林党才不会管陕西人死活,反正陕西每年的税赋一点没少,这表明局势没什么大不了。这些奏折都送不到崇祯手里,而崇祯迷信陕西厂卫给的万事太平的文书,也没放在心上。

  想想也是,要真的政通人和,行政效率高超,边疆任何风吹草动朝廷都知道,那就不是明末是明初了。

  明末党争,陕西和山西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晋党还能从边贸和矿场吃口饭,陕西最惨,连个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党派都没有。

  少量的在京官员只能投靠东林党,要不就是东奔西走,吃力不讨好,例如历史上写过《备陈大饥疏》的马懋才,“奔驰四载,往还数万余里”,可见一斑。

  对于这种状况,陕西士绅、百姓早就受够了。朱存枫的出现给了他们希望,哪怕朱存枫要抢夺他们的土地,但这种变相投资,收益大到天的从龙之功,有的是人愿意投资。而且朱存枫不是要他们全部身家,单单只要土地,如果主动还会拿到买地钱,愿意投资的士绅更多了。

  有了士绅的协助,王满仓的工作越来越顺,像甘肃等土地、人口较为集中,士绅、大地主数量少的地区,发展到后面几乎都不用演戏了,行军到哪里就分田到哪里,当地士绅将土地拱手相送。

  掌控基层,士绅从旁配合,每天坐在县衙的知县、知府们就成了睁眼瞎,意识到出了事。

  有的人不愿多事,毕竟每年税赋一点不少,欠饷也还清了,干几年就能升官。有的人向巡抚府递送文书,一直没有回信不再多言。少数几个坚持要怎么样的被流寇袭杀,剩下的都安稳了。

  王满仓、李过完成任务后,手下骄兵悍将一堆,这群人是朱存枫势力中山头主义最重的,也是最无法无天的。故而朱存枫将两支部队拆分,驻扎在归化和包头,并抽调一部分参与东征。

  王满仓晋升左都指挥使(师长),坐镇漠南,副手沈炼。陕西则由崇信王坐镇,郭胜辅佐。到底是去千里之外作战,通讯和基础建设没那么好,许多事无法及时反馈。朱存枫又没有成年儿子,只能让崇信王出山,确保万无一失。

  对此崇信王自信满满,跃跃欲试,他从最开始胆战心惊,随时准备全家被绑去京师斩首,到当下天天幻想坐龙椅,可见朱存枫势力发展的迅猛。

  朱存枫带着高关索、魏进忠、李过、胡大、王二、张武才、梁武、王奋平、卓里克图等人东征,这些人并非随意抽调,这群人全都不会对崇祯和当前明朝朝廷有任何忠诚度和好感,朱存枫的目的昭然若揭。

  高级将领的选择有目的,基层将领和底层士兵的选择就需要考虑集团利益分配了。

  其中2万蒙军必须带上,这样才能确保右翼的安稳,免得出意外。蒙军就达到2万,汉军部队就少不了了。

  2万汉骑全部来自甘肃镇和宁夏镇,他们刚刚加入朱存枫的队伍,立功心切,加上新进归附,也必须带上,确保陕西安稳。

  3万步兵中,1万来自流寇队伍,1万来自王满仓队伍,最后1万才是朱存枫嫡系本部。如此抽调,兼顾所有利益团体,大家都有功劳。

  要不是为了政治考量,纯用军事角度出发,只需要本部1万嫡系,朱存枫就有信心横扫辽东。

  7万大军,粮草无所谓,朱存枫可以平台买,军火消耗就不行了,需要自行携带。

  2500俩东方六驱卡车,载重5吨,每辆卡车载12人,其中两人司机,10人正好一小旗,剩余载重则全部运输军火。要是没有榆林到归化的公路,这批军火不可能那么快集结完成。

  打下河套后,朱存枫就有意训练驾驶员,这4000司机是该阶段成果(还有一千老司机在延绥府训练的)。

  朱存枫有意遮蔽大军集结的消息,在大同边关外设置相控阵雷达监视,无论东面左翼来的蒙古人,还是山西来的晋商,全部许进不许出。

  加上不需要口粮储备,大军集结的时间非常快,让朝廷、左翼蒙古和后金都没有收到消息。

  当然这离不开后金入关,朝廷和后金的注意力在对方身上,左翼蒙古认为跟随后金南下劫掠有利可图,更不会在意河套的情报。左翼蒙古甚至不顾黄台吉的阻止,自行组队入关劫掠,谁还会在意北方大草原上有一支划时代的摩托化部队行军。

  大军近乎直线行军,每天100公里,只能说东风的质量真不错,吃着不好的生物柴油,走着没有路的路,居然没有大面积趴窝,只有极少数因行驶失误停摆,也很快修复完成。

  驾驶员培训了,维修员也不能落下,这都是为将来计,朱存枫不可能永远跟着作战。那群老司机就成为维修员,手艺有高有低,至少换个零件不成问题。公路修建时也是他们开着工程、运输车辆协助,顺便练习修车。

  靖远堡,沈阳西方边堡

  自从后金占领沈阳,辽东长城就再没修缮过,从北方奔袭而来的朱存枫大军,轻松渡过辽河边的长城,杀到沈阳城外。靖远堡内的后金探马首先发现敌情,被“钢铁巨兽”(卡车)吓呆了,忘却升起烽烟。

  事实上探马想要升起烽烟都不可能,因为沈阳多少年没遇到过危险了,烽火台上的狼烟储备早腐朽了。

  “哪里来的南明大军,广宁为何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