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一百零三章 贪污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规则的制定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执行层面。就如崇祯也知道要训练新军,可惜最后因为一只鸡前功尽弃,还把山东打烂了。

  要想让腐朽的朝廷重新焕发生机,除了注入新鲜血液外,还需要强大的监督团队,以及无后顾之忧的待遇。

  朱元璋建立明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比照汉朝,其实并不算低。然而朝廷发俸禄会折俸,一部分俸禄会换成香料、宝钞等毫无价值或难以变现的东西,变相降低了官员俸禄。同时明朝官员还需要给自己的团队、衙役等开俸禄,一份俸禄许多人花,自然就不够了。

  朱存枫登基后,俸禄不再折扣,实发白银,并且允许官员可以在平价商店买东西(全国铺开的是均价超市,符合当前社会的价格,平价商店的价格比照万历年,相对较低),变相提升了官员俸禄购买力。

  同时提升官员整体俸禄,内阁首辅的俸禄与上将、公爵的一样是一千两。确保官员可以在不贪的情况下过得很好,同时调一批嫡系部队的佥(政)事(委)进入督察院,加大对贪污的打击力度,全部公开审判,力求做到让贪官社死。

  朱存枫与官员规定,除非官员触犯大明律,否则任何官员都不会因为皇帝个人好恶被廷杖,更不会被杀。只要不触犯大明律,最多被调入闲职,所处官级能拿的俸禄一分不会少,年龄到了也会按照正常的退休办理。

  这个规定,朱存枫愿意写进律法中,得到京师上下一致赞誉,配合内阁总管内政的规划,虽然朱存枫是一个造反者,在官员队伍中的口碑并不差。

  这个年代,人们对名声的追求更重视,不会出现为了钱什么都不在乎的情况。因为如果你犯罪社死,你的亲属就会被同族、同乡等孤立,生活将十分艰难。

  不管在哪个年代,一二品大员都不会多么在乎钱(极個别除外),能够升上来的人,贪恋权力高过金钱。以前贪污是因为大家一起贪,你不贪就加入不了团队,没有把柄不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就无法得到高层重用和提拔,想升官就要跟着贪。

  朱存枫并未对贪污做过多的安排,一方面并不在乎,贪官只要不逃出国,钱还会在国内转,只要不是太过恶劣,还能提振经济。另一方面,如果官员贪污了,将来他犯了错,或者有什么事不方便处理,可以用贪污罪名惩处。

  另外,朱存枫还给了各省大员同级监督权以及越级上奏权,各省巡抚、布政司使、参政等都有秘匣,可以直接上奏内阁或者皇帝。

  但这东西其实没用,除非遇到造反一类的根本错误,否则同一班组的人不可能互相冒犯,哪怕有真切证据证明这个上级贪污腐败。

  贪官就是朝廷养的猪,什么时候杀猪是主人的事,该杀的时候就是价值最大的时候。如果你非要挑破,非要在不好的时间杀,那这头猪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中间的损失谁来承担,还不是你。

  水至清则无鱼,浊并不绝对错,只要不到浑的级别就行。浊的偏旁是虫,浑的偏旁是军,虫随时都能捏死,只要不发展到军就成。

  官员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这是朱存枫最关心的,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建设好整齐干净漂亮的城市,老百姓住得开心,再把城市发展好,就业创业轻松,赚钱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如此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和归属,这才是官员最主要的任务。

  只要经济水平在提升,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在提升,贪污并非十恶不赦的罪名,干得好甚至可以被允许拿着贪污的钱退休享乐,唯独不允许拿着钱跑路。

  经过卢剑星等人的明察暗访,实际上明末一众官吏像和珅一样明着收钱的非常少,都是用权势巧取豪夺田产,家乡的田产。在他们看来,只有田产才能传千秋万代,金钱总会用光,还危险。

  故而官员、勋贵唯一对朱存枫不满的点只有分田分地,要是朱存枫承认他们的既有利益,没有人会在乎崇祯,在乎造反,只会迎圣人。

  可惜这是朱存枫的底线,本土的田产必须集体和国家所有,这样才能更方便征地,更方便发展工业化。而且田产集体和国家化后,可以减少许多造反的危险性,本土必须和平,和平才能发展。

  朱存枫可不想和印度一样,修一条高铁几十年了才以米算,征地连十分之一都没完成。更不想和那些内乱的国家一样,已有的工业化成果都保不住,更遑论提升工业化了。

  京师短期混乱过后,官员纷纷上奏,希望朱存枫停止收缴田产的行为,对此朱存枫只有一句话。主动上交,还可以用市价买,如果等分田分地的队伍到了还无动于衷,抱着侥幸心理,只有死路一条。

  李过带队分田分地,手底下都是经历过剥削的穷苦人,他们对地主非常痛恨,让他们做事绝不会犹豫。倒是李过这个人有些有勇无谋,之前平辽东多为军事作战,让他领军无所谓,分田分地是个细活,需要灵活的手段和头脑,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于是朱存枫给李过调了一批人才配合他,其中有郭胜手下的数学人才,调配和管理后勤的人,以及李岩。

  经过朱存枫比照史书和情报,确定这个李岩就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军里的大将李岩。他出身河南,家里是地主,熟悉地主的各种手段,各种弯弯绕,可他经常将均田挂在嘴边,认为只有均田才能救国,所以他常被同为地主出身的同学排挤。

  此时李岩还在京师求学考科举,朱存枫听说有地主之子吵着要均田,又得知他是李岩,当即接见了他,并破格赐他为同进士出身,而此时李岩连举人都不是,可谓超规格提拔。

  至于李岩那些公开反对分田分地的同学,上街的同学,全部被抓了起来,有些领头的还被直接斩首。

  李岩则马上就被调入李过军中,获得了实职,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分田分地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服从有肉吃,抗拒只有死。

  这下官员们不再劝谏朱存枫,小部分人主动上交田产,小部分将田产分给家族里的人,以达到低于分田的标准,大部分人则持田观望。

  观望什么?观望南北,观望朱存枫能否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