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一百零八章 救孔子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意外得知阿敏、孔有德与洪承畴的事,朱慈烺的事,得知孔家似乎给了后金残兵许多粮草,还拿了阿敏给的金银宝货。

  本来孔家就有取死之道,加上这两条罪名,诛九族都算从轻发落。

  留下李过、李岩,完成北直隶和山西的均田扫尾工作,朱存枫率军进入山东,首先整顿山东各地的军户卫所,将一部分军户转为衙(警)役(察),一部分转为农民,如果他们愿意,可以去辽东开荒,还有一部分吸纳为真正的军人,海军。

  来到登莱,朱存枫意外发现这里有上千艘战船,听当地老人说,袁可立还在任的时候,打造战船近五千艘,组建了一支五万人的海军陆战队,毛文龙、辽军等都有大量出身这支部队的。还策反过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原历史线满清建立后彻底销毁、封锁了袁可立的一切资料,可见满清对他的痛恨。

  可惜这样一个实干家、主战派,因朝廷党争心灰意冷,告老还乡。朱存枫登基后,给袁可立送去好些书信与慰问品,还让与他共事过的毕自严一并写信劝说,希望他重新出山,当个军校教官,参与编撰军事教材。

  刚开始袁可立并不在意,一一回绝,直到他听说朱存枫真的平辽,才愿意北上京师看看。

  华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海军就很重要。一路走来,朱存枫一直注意这件事,可惜手下全是旱鸭子,有物资都没办法。登莱水师,袁可立留下的这份遗产就非常重要。

  朱存枫本打算待在登莱,就近收拾登莱水师,打好海军基础,工作千头万绪还没开展,就被告知孔家之事。

  有人找死,朱存枫不介意送他一程。留下陆文昭和丁白缨,暂时收拢水师。袁可立练兵用的是戚继光“水军先习陆战”的兵法,夫妻两人虽然都没有学全戚继光兵法(两人都看过朱存枫给他们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至少熟悉。

  不知道为什么引来了“谋权篡位”的朱存枫,孔胤植不敢怠慢,亲自出迎,结果朱存枫并不领情,直接把人抓了,还带兵将孔府包围,要不是有一群学子挡着,直接就杀进去了。

  “陛下,衍圣公所犯何事,为何抓人?”洪承畴还没有正式扯旗对抗,全国各地基本认可朱存枫这个皇帝,也不敢不认可。

  “勾结外族,残害本族百姓,够不够?”

  “这岂非无中生有!”

  “孔胤植,你自己说。”

  “陛下,臣冤枉啊!”

  “朕这里有一副对联,你们品鉴一二。上联:昨降元蒙,今通后金,何足道哉。方明白:善劝进家有余庆。下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全都忘了。只记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横批:世修降表。”

  听完朱存枫的话,所有人都愣住了,孔胤植被气得满脸紫红,喝道:“陛下为万民表率,岂能辱没孔子!”

  “不要乱扣帽子,朕没有辱没孔子,是你们孔家辱没孔子。朕辱的是你,是你们这群孔子不孝子孙。”朱存枫说着拿出两张画像,一张是留着蒙古辫的孔子画,一张是留着金钱鼠尾的孔子画,“孔子是好的,孔子学问是好的,就是你们这帮不孝子孙,将孔子弄得这般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陛下,不可啊!”

  这两幅画一出来,仿佛杀了在场所有学子的亲爹,当即跪倒一片,还有人试图冲击包围他们的军士。

  “谁敢乱动,以谋逆罪杀无赦!”朱存枫声音不响,威慑力十足,一众学子不敢再胡来,只是跪下祈求。

  “陛下,我孔府衍圣公位乃太祖所立,陛下既遵太祖之命登基,岂能不遵太祖?”

  “你也配谈太祖?”并不理会孔胤植,朱存枫对一众学子说道,“朕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你们离开,朕杀了孔家,你们依旧有机会考科举。要么朕就把这两张画像做成雕塑,立在孔庙门口,让全国百姓看看,孔家子孙把孔子弄成怎样的妖魔鬼怪。至于你们?与孔家勾结、官员勾结,图谋不轨!”

  “请陛下开恩啊!”

  “孔子是孔子,孔家是孔家,朕来这里就是为了救孔子,不该让孔子继续待在孔家这样的腌臜之地。”朱存枫说道,“我华夏民族,我煌煌大明,不该出、不能出、也不能让孔家这样的汉奸家族继续流传于世。今天你们离开,朕既往不咎,不离开,杀无赦!”

  草莽出身的王二,才不会管孔子怎么样,得到朱存枫授意后,站出来喊道:“给尔等一炷香的时间,时间一到,没有离开的一律杀无赦!”

  孔府上下没想到朱存枫居然如此不管不顾,不在乎后果,一时间如丧考妣,哭喊声响彻天地,与之相对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为民做主,陛下圣明!”

  孔府有多辉煌,曲阜百姓就有多悲惨,要么跪下当狗,要么掉头当鬼,是曲阜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

  孔胤植以为朱存枫不敢胡来,是把朱存枫当成了普通的封建皇帝,甚至还不如正规继承皇位的皇帝,需要拉拢各方为自己的正统性站台。

  然而朱存枫不走寻常路,他的基本盘来自广大普通百姓,那些分了田,不用交税的普通百姓。孔家这样的大地主才是朱存枫的敌人,坚决消灭的对象。

  说是藩王造反登基,实际上和农民起义军造反登基一样,可惜孔家等地主这一次没有外族勾结了。所以朱存枫才要优先解决辽东,否则某些人开关放后金入关,号召团结后金为崇祯报仇,本质是地主勾结外族弹压农民起义的这种恶心人的事又会上演。

  孔胤植死不瞑目,孔府上下死不瞑目,他们的怨恨传到京师,连个屁都没放出来。

  朱存枫有兵有粮,反对势力如一盘散沙,谁都不是傻子,不会为了别人家干注定会失败,注定会灭族的事。

  至于衍圣公府被灭,也有替代方案,北宗不行那就南宗,孔家又不是没有人了,既然朱存枫不喜欢北宗,那就换南宗人来。

  孔家南宗也十分知趣,当即向朱存枫上书,表态支持朱存枫惩戒勾结外族的北宗,并对朱存枫一通歌功颂德。其他官员则适时上书,请求朱存枫让南宗继承衍圣公爵位。

  这种内政相关的事,本来应该内阁处理,但谁都不敢胡来,只能面请圣裁。

  此时的内阁还在适应自己的身份,更需要朱存枫的支持,独立处理朝政说说而已,大事依然由朱存枫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