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一百一十章 初步产业布局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大家名义上是商人,其实你们是实业家。不同于只会倒买倒卖的奸商,你们组织工人为国家、民族生产商品,生产价值,为整个社会增加财富。与奸商不同,贡献非常大,不会被世人和国家轻视,看不起。

  陛下将实业放在工业部,只是让商业部参与管理。陛下也废除了身份歧视,以后人人平等,不再有四等民之分,大家都是大明国民、华夏子民,你们大可以放心。”

  士农工商是这个年代的身份等级以及鄙视链,以前好歹是耕读世家,突然让他们卖掉土地当商人,低人一等。可以说身份降低是均田中与利益受损不分伯仲的困难,许多地主不愿意主动交田,交了田也怨声载道,就是这个原因。

  为此朱存枫不得不暂时将商业部的一部分职能划归到工业部,让那些地主至少认为自己还是“工”这个等级,不至于堕入商人贱籍。

  主要还是利益问题,只要朱存枫继续推进工业化,让更多百姓从工业化得到利益,百姓自己就会用屁股选择,那时候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

  其实这年代哪个大地主不参与商业行为,勋贵、宗室都有商人白手套,毕竟商业赚钱多,他们并不真正反感商人,反感的是国家政策对商人的特别针对,只要国家一视同仁,过段时间就没问题了。

  河南均田,其他地方都顺风顺水,没人敢撸虎须,大部分地主都是自愿放弃田产,换取朱存枫给的钱财,以及希望比照山西、北直隶的产业关照。

  朱存枫给了陕西纺织工业,创造了许多依靠开纺织厂发家的人。

  给了山西能源工业,当然矿产不可能给他们去挖,是让他们加入焦炭业、煤炭制品业等。别小看蜂窝煤,在电力没有普及的年代,光这一個产业就能养活无数人。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

  焦炭行业更是当前最重要的产业,生产的焦炭钢厂都会收购,还有煤焦油深加工和硫酸铵副产品,这是没有合成氨之前唯一的化肥产出方式(65吨焦炭就能产出1吨硫酸铵)。煤焦油还可以提炼煤油和煤沥青,都是非常有用的工业产品。

  北直隶这边则有钢制品、钢制工具制造、鱼罐头、玻璃等一系列产业,没办法,谁让朱元璋对勋贵和子孙那么好,没有践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方针,搞了一大堆五服以外的亲戚。

  这些人既没办法出门拥有自己的产业和工作,朝廷又拖欠他们的俸禄,日子非常难过。朱存枫将这群人集中起来,让他们和自觉上交田产的勋贵一起建厂,办实业。既能养活自己,还能为国家培养熟练工人。

  熟练工对发展工业非常重要,哪怕工业设备被炸光了,只要熟练工存活,不用多久就可以恢复工业化。熟练工与素质教育是国家兴盛的根基,二战后的小鬼子快速复兴,除了米国的扶持外,就因为自身有大量初高中人才和无数熟练工。

  有前车之鉴和榜样,均田工作本该有条不紊进行,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朱存枫大军压境,没人敢说个不字。

  等洪承畴北上徐州,一些反对声出来了,领头的是洛阳的福王朱常洵。这位福王深受万历喜爱,差点当了皇帝,以致于他一直都抱有幻想,在封地都不安生,加上他的庄田非常多,还牵扯到山东、湖广,经常与当地官吏扯皮。

  其实朱常洵也就万历活着的时候过了一段好日子,等万历一死,当地官吏就不待见他了。山东、湖广名义上要给的庄田产出也不再给,洛阳本地的也折扣之后再折扣。

  明朝王爷名义上有庄田,实则庄田所有权不在王爷手里,他们只吃庄田俸禄,从庄田收成中抽成,然后朝廷转换成白银送到王府中。

  朱常洵站出来,要求朱存枫给他补偿这些年拖欠的食禄,还得寸进尺索要庄田所有权。

  有朱常洵挑头,不但北方三省内的宗室起了其他心思,就连河南的地主们都觉得事情有所转机,纷纷持田观望。朱常洵的变故也使得湖广的均田工作完全没法开展,引来了朱存枫的怒火。

  洛阳,福王府

  “王叔(朱常洵比朱存枫高一辈),不如先与家人一同去京师游玩一番,北方各藩都在,大家可以联络一下亲族感情。”

  “陛下所言甚是,怎奈本王体肥,不便出行,还是待在家里好。”

  “福王,朕不是和你商量,是来通知你,拿着钱赶快上路。”

  “陛下既遵太祖之命登基,怎能不厚待宗室?”

  “怎不厚待?朕早就给你们规划好了,既然你们喜欢在家当宅男,朕会给你们找一个无忧无虑的好去处,那里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还与世隔绝,你们可以继续当地主。”

  “朱存枫!你敢流放宗室?”

  “这不叫流放,这叫开疆拓土,将来子孙会夸赞你们的。”

  “朱存枫,你就不怕天下人唾骂!”

  “老百姓分到田产,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唾骂。至于那些唾骂的地主、不明真相的读书人,才几个人?等那些分到田的老百姓的子孙也读了书,还有谁会唾骂,谁敢唾骂?”朱存枫挥手将朱常洵一家抓上马车,“朕没杀光伱们已足够宽待,不要不识好歹。”

  望着周围对他完全没有敬畏之色的军队,朱常洵明白自己是多么可笑,一个不在乎名声,又拥有兵马钱粮的皇帝可以多么肆无忌惮。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的宗室接到朱存枫命令,全部前往京师的原因,哪怕有灭族的风险也只得去。

  和颜悦色,好说好话,真以为朱存枫是大善人啊。孔子家他都敢屠满门,他们这些无牵无挂,还有可能造反,有利益冲突的人,杀了如屠鸡狗。

  福王小插曲结束,河南与湖广的地主再不敢有其他想法,纷纷乖乖上交田产换取钱财,还有些人卖了田南下。这些朱存枫就不在乎了,个人选择无法阻挡大势所趋。

  倒是驻防山东的李过给朱存枫搞了个大事。

  李岩的学习能力很强,又对均田非常热情,故而朱存枫将河南与湖广的均田工作交给了他。把李过留在山东,盯着北上徐州的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