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后方袭扰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朱存枫诫勉李过一番后,召见了孙元化,当众嘉奖了他,并任命孙元化兼任兵部特军总督。

  孙元化可以成大功,少不了东林军士兵自身不想打仗的原因。

  地主们为了节约成本,不会给士兵太多军饷,也不会特别挑选优质兵源,故而东林军有许多士兵都是拉来的壮丁,对战争十分抵触。

  他们这些士兵立了军功只会让军官升官发财,他们不会有任何改变。要是战争不顺利,死的还是他们。如此,东林军士兵怎么可能有积极性。

  战争是弘文朝廷后方食利者的诉求,是洪党、东林党的诉求,是地主士绅的诉求,唯独不是军队士兵的诉求。

  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遭遇恶仗、死伤,立马就会崩溃。孙元化就是利用这一点,不谋求围歼,击溃一支部队后就驱赶这支部队冲击其他敌军,最终裹挟无数败军横扫东林军。

  那些跑不动的壮丁纷纷向孙元化投降,孙元化在没有造成大量杀戮,自身又没有受到多少死伤的前提下,取得辉煌胜利,是朱存枫对他满意的点。

  本来朱存枫就打算给兵部留一支稍弱于军队的武装部队,让其处理国内的突发事件。这年头,谁也不敢说不会有人造反,兵部需要这么一支机动部队,免得对外作战的军队还要牵扯大量精力守备国内。

  孙元化有了这个总督的身份,马上和兵部尚书孙承宗不分伯仲。这依然是朱存枫制衡的手段,其他部门无所谓,刀子必须谨慎。而且有了特军的定义,朱存枫顺势下令组建衙役学校,专门教育衙役如何查案、破案等技能。

  这下乾圣内阁众臣明白了,兵部或者说内阁,除了那支特军外,不能拥有其他军队,衙役只能是衙役,不能借衙役的名头练兵。特军就是特别恩赐,没有下一次。

  这是朱存枫变相告诉内阁,不该把心思放到岔路上,朝廷钱粮充足更要对行政方式方法米青益求米青。

  别想其他有的没的,内阁、文官的任务就是造福大众,为百姓谋福祉。

  东林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徐州,洪承畴既高兴又担忧。高兴于自己的战略成功了,东林党军力被削弱,自身的权力就更稳固,军权更稳固。担忧的是东林党败军回去乱说,把南方搞得风声鹤唳。

  一人有一人的心思,弘文朝廷大量吸纳地主力量,也让自身的凝聚力降得很低。地主都是纸老虎,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说,一旦遭遇困难,马上变得自私自利起来,只会顾及自身,不会在乎团体。

  北伐惨败,地主们很自然会认为北军强大,己方很可能失败。失败后北方皇帝必然清算他们,那时别说强取豪夺更多土地,保护自家产业,恐怕连九族的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到时候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会有大量地主与弘文朝廷切割,更会有大量地主向北方投诚。人是从众的生物,一旦这股火苗升起,相信很快就会烧成熊熊大火。

  洪承畴不能让这种事发生,北伐不能失败,北伐没有失败,东海海面上传来捷报,南军水师于登莱登陆,劫掠大量财物、战船凯旋。作战指挥将领郑芝龙,亲自给洪承畴上呈捷报。

  军权是自身一切权势的前提,除了拉拢后金、孔有德,洪承畴还拉拢南方卫所、旧军等。

  身为福建泉州人,洪承畴很清楚郑芝龙水师的强大,海上水师也可以守江,所以弘文朝廷建立后,洪承畴就派人找到郑芝龙。此时郑芝龙已受明朝招安,历任游击将军,弘文朝建立后郑芝龙归顺,被任命为总兵。

  明朝的总兵还不是官职,只是任务,所以郑芝龙实际上的官位并不高。洪承畴找到郑芝龙说服其加入自己的洪党,并在明面上听从自己的指挥,洪承畴则表举他担任都督同知的官位。

  都是同乡,郑芝龙不可能不帮洪承畴,去帮东林党,况且还能加官,他爽快答应了洪承畴。

  郑芝龙倒向洪承畴,令东林党很不满,表面上不能做什么,暗地里挖起郑芝龙的墙角,这也是利益驱使。

  郑芝龙掌控整个东海、南海,任何商船无论国内国外都要给他交钱,否则就会被海盗打劫,当然这个海盗就是他假扮的。

  每年郑芝龙从海洋上赚取巨额利润,其他人早就眼红了。

  刚开始大家为了利益并不想撕破脸皮,如今你郑芝龙都倒向洪党了,那就不要怪我东林。

  东林党联络己方海商,利用地主和海商给的钱,打造自己的护航战船。光有战船还不够,水手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从郑芝龙那里挖角,既能强化自身,还能削弱敌人。

  东林党的行为逃不过郑芝龙的眼睛,他很想带队杀去江浙地区,可他不能。海盗有家不能回,有书不能读,还会被家乡人唾弃。为什么郑芝龙那么有钱还要受招安,就是因为这是手下共同的诉求。

  如今的华夏子民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心态,去海外无根漂泊,不如在家当农民。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人愿意跟郑芝龙当海盗。

  有招安上岸的机会,如果郑芝龙强压,恐怕自己内部就要爆发内乱。而且郑芝龙本身也贪恋权势,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放弃当下的高官显位,重新回到海上当海盗。

  不能掀桌子,那就只能跟东林党玩权谋了。郑芝龙有自知之明,肯定玩不过东林党精英,于是他找到洪承畴,请洪承畴出招。说起来东林党打击他郑芝龙,也是打击洪党。

  洪承畴给郑芝龙出招,让他带队立功,有了军功,他就可以给郑芝龙团队封官。当官自然比去给海商当掌柜强百倍,这样就不用怕东林党挖角了。

  郑芝龙权衡利弊,还是答应了洪承畴的建议。

  崇祯招安郑芝龙后就想过让他从海面上袭扰辽东,郑芝龙断然拒绝。郑芝龙连秦军手下败将的后金都不愿打,反而愿意攻打秦军,可见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朱存枫这边确实没有想到,弘文朝居然派出水师从海上发起进攻,登莱地区没有留下太多守军,郑芝龙军轻松杀入,抢夺了大量停在登莱的战船。

  幸亏郑芝龙不是异族,也没有太多杀人的理由,他的诉求就是打胜仗拿军功,杀人太多反而增加下次袭击的抵抗力度,故而朱存枫调往登莱的工匠没有多少死伤。

  按照朱存枫的计划,海军有足够的时间建造和研究新式战船,等他将来理顺国内,正好新船下饺子完成,顺势大面积出海。

  被郑芝龙扇了一巴掌,让朱存枫决定,不急于一步到位铁甲舰,先造一批风帆战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