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岸防炮台
作者:大街H小巷的小说      更新:2024-03-22

  “内兄,别那么麻烦了,直接杀过去。北人没有战船,我们纵横海上又有何惧!”

  前番轻松取胜,还抢夺了大量战船,没有抢走的也被凿沉,郑芝龙不烧粮食光打船,针对性十分明显,北方有船对他才有威胁。

  这次再度北上,时间间隔并不久,郑芝龙也怕北方把囤积在登莱的物资运走,晚了容易白跑一趟。

  预料北方没有反抗力量,郑芝龙并没有亲自指挥,让弟弟郑芝虎带队,随同的还有郑芝龙的小舅子颜克英(郑成功是庶子,嫡子郑恩,妻颜氏所生)。

  相比于郑芝虎的莽撞,不侦察就要登岸,颜克英依然力主先派快船打探一番。

  “北人陆战凶悍,若其伏兵登莱,我们岂不是羊入虎口?”

  “北人没有防备。”

  “不可轻敌。”

  弘文朝廷底层的百姓或许不知道北军的强大,朝廷内部官员,尤其是军中将领都知道。郑芝虎自认陆战无法横扫东林军,被颜克英这么一说,他也就不再反驳。

  郑家派小船假装成渔船进入登莱(朱存枫登基后彻底解禁海洋,登莱港最先复兴,有许多当地渔民出海打鱼),发现海岸边并无伏兵,只有县城内有一些守军。

  “内兄,我就说你太小心了,根本没人。”

  “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样,我带前队杀进去,内兄你在后面压阵。”

  “好。”

  郑芝虎他们不知道,他们还没靠近海岸线,朱存枫就知道他们要来了。雷达一样可以扫描海洋、船只,比陆地更远。100公里以内的船只一清二楚,当外海突然出现大量船只,就知道是郑家水师来了。

  己方还没有作战用海船与海军,无法有效追击,那就需要诱敌深入。郑芝龙没有烧掉粮仓,朱存枫就明白他想什么,故意没有拉走粮仓里的粮食,还特意被普通百姓看到。

  果然郑芝龙留有细作,被锦衣卫发现,朱存枫没有抓人,只派人监视起来。郑芝虎的哨船派人与细作接头,了解登莱近况。

  确定登莱没有敌人,郑芝虎带一半人前出,而朱存枫的炮兵早已恭候多时。

  岸防炮台是海军落后的国家优先防御工事,岸防炮固定在地面上,没有海水颠簸,又有固定诸元,平日里多番操练,看到敌人的船只出现在哪个区域,就用该区域的诸元射击,命中率远超战舰舰炮,所以一般战舰不会攻击岸防炮台,很不划算。

  如今这年代,海上战舰可没有太过远距离的舰炮,命中率更是全靠信仰,所以炮台并不需要太多的防御工事。

  朱存枫让炮兵搞了几个滑轨,让火炮开火后可以自行复位,再加上一些伪装装置,一个炮台就成型了。

  攻击海面目标,距离较远,普通的二年式火炮就不够了,朱存枫拿出了新造好的二六三年式二寸半火炮,就是二年式火炮的改良型,换装了无烟火药炮弹。

  二六三式二寸半,口径80mm,整炮全重1.5吨,炮管长2米,25倍径,最大射程6.6千米。

  这也是朱存枫为海军准备的副炮,还有一门主炮正在试验之中。

  主炮名为二六三年式四寸半火炮,口径144mm,整炮全重10吨,炮管长4.32米,30倍径,最大射程12.1千米。

  本想让铁甲舰震撼世界,如今看来,四寸半要登舰还需要一段时间,倒是二寸半重量轻,先被朱存枫调来临时守备海岸线。

  郑芝虎不知道岸上有几十门优质火炮等着他,他只以为又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抢劫活动,在细作的引导下,直冲粮仓。

  “轰!轰!轰!”

  粮仓果然没有守备,郑芝虎轻车熟路,又一次指挥部下搬运粮草,然后就看到他停在近海海面上的船只炸了。

  “怎么回事!”

  “不好!快撤!”

  太晚了,朱存枫已命军士全面封锁粮仓周围的道路,各屋顶高处也都有狙击手待命。郑芝虎想要带队冲杀,被一枪命中小腿,瘫倒在地。

  “投降不杀,负隅顽抗,格杀勿论!”

  登岸的郑家水手只有几百人,主力依然留在海上。郑芝虎也怕有陆地援军,粮食抢多抢少都是胜利,都能升官,保存自身势力才是最重要的。

  结果海上的船只没人指挥,有的想撤退,有的想救郑芝虎,有的愣在原地。撤退的全部被岸防炮攻击,只要命中就是大火,沉没是必然,停留不动和靠岸的都安然无恙,这下各船掌舵都不敢妄动了,尝试不被攻击后纷纷救援被攻击的落水水手。

  这些都是优秀水手,朱存枫可不想一顿炮击全霍霍没了,劝降郑芝虎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郑家船只都在近海,要都沉在那里,怕是会堵住出海口,清理起来也麻烦。

  “陛下亲自劝降,尔等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降了,我们投降!”

  周围无数杆步枪对着他们,自己只有腰刀,顽抗死路一条,登陆的几百人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你是何人?”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郑芝虎。”王满仓上前接收俘虏。

  “郑芝虎,陛下当面,还不跪拜!”

  “老子只认得先帝太子,不认得什么鸟皇帝。”

  “找死!”

  “慢,他还有用,拉他下去救治。”朱存枫制止了王满仓杀人,“派人与外海的郑家人联系,告诉他们,要救郑芝虎的命,让郑芝龙派人来谈判。”

  “遵命!”

  外海指挥的颜克英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强悍的火炮,被震得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下令前队返航,后队接应。又被火炮阻止,不得不和前队一样停在原地,期盼奇迹降临。

  奇迹没有等到,颜克英等来了朱存枫的信使,得知郑芝虎和前队被俘,颜克英明白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郑芝龙以为这又是一次必胜的,毫无风险的作战,故而此次出兵带的人都是二代、三代,都是嫡系。

  本该是镀金的旅途,成了凶险进军,战况完全超出郑家所有人的预料。真正老营也就郑芝虎带上岸的几百人,这也是为什么前队这么轻松就投降,没想法设法撤退。一群公子哥,没有他们父辈的凶悍。

  颜克英自家知道自家事,与其纠缠下去,不如早退,还能确保一半人安全。全军覆没的话,即便能跑回去,恐怕他也要被一群郑家老人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