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入赘啊 第67章 物以稀为贵,只卖有缘人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的小说      更新:2024-04-06

  工体现场的收音本就嘈杂。

  加上乔国梁这磁带不知经过了多少道转录。

  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也就听个声罢了。

  饶是如此,崔健那道直击灵魂的嗓音一传出,依旧击中了乔玉燕文艺的心。

  于是一下午的功夫。

  乔玉燕任由这首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摇滚乐一遍遍地冲击着自己的灵魂。

  她觉得自己不是在听摇滚乐,而是在倾听吴巍哥的心声。

  晚饭时,乔五爷一瞧幺闺女俩眼不对。

  当即就问起道:“怎么了这是,哭得跟肿眼泡子似的?”

  乔国梁抬眼一瞧,十分中二地来了一句:“没什么,爹,这是摇滚的力量。”

  乔五爷当即发作,把筷子一摔:“没事别总拿你那些糟粕,来害你妹妹!”

  乔国梁不敢顶嘴。

  心底下却不由腹诽,什么叫糟粕?

  真正的糟粕,我可都没带回家呢!

  好在紧接着乔玉燕就收拾心情,挤出笑脸道:“爹,我没事。”

  乔五爷也不追问,端起三钱盅一饮而尽。

  随即摸起筷子,夹了颗花生米。

  一家人这才跟着动筷吃饭。

  接着老伴程月娟提起道:“茉莉没看上吴巍这事一传出去,听说媒婆又开始登门了。”

  乔五爷不以为意道:“小吴现在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哪有功夫搭理她们?”

  乔玉燕也是压根没往心里去。

  那些个庸脂俗粉,即便磨盘再大,能有自己了解吴巍哥的内心么?

  况且自己这身段也丝毫不差。

  不足为虑。

  吴巍也确实没搭理这帮子媒婆。

  甚至为了躲她们,每天都要躲在八一路小院待上一会。

  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偷偷地回村。

  转眼到了8月20日。

  经过多天的修复和磋磨,一张八仙桌和两张圆木凳子,终于完好如初。

  并且刷上了锃亮的新漆面。

  一整个贵气逼人。

  看得杨巧巧都舍不得了,“当初看上这张八仙桌和俩凳子,就是想让你每天回来,能坐在这里。我给你温上一壶酒,整俩下酒菜……”

  对于这样贴心的女人,吴巍还能说什么呢。

  一把搂在怀中安慰道:“放心,等这桌子和凳子卖出去,钱全都归你。你想买多少桌椅板凳都随你。”

  杨巧巧连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这傻姑娘,总喜欢跟自己掰扯这么清楚。

  吴巍听不下去,也没那耐心听她掰扯,只能选择堵上她的两张嘴了。

  一番温存,吴巍回到篱笆院,已经九点多了。

  小院里安安静静,只剩下秀春狂踩着缝纫机的声音。

  见到吴巍回来,秀春当即起身道:“二哥,吃饭了没有?”

  其实她知道这么晚了,二哥一定是吃饱了回来的。

  但总要若有若无地问上一句。

  吴巍摆摆手道:“今天没人上门来说亲吧?”

  秀春拿出新买的军绿色茶缸子,给吴巍倒了杯水道:“谁说的?你早回来十分钟,就被她们赶上了。”

  吴巍忍不住嗦了嗦牙花子,“这样躲下去,不是个事儿。”

  “谁说不是呢?”秀春陪着在爬凳下坐下来道:“要我说,二哥你赶紧跟巧巧要個孩子,到时候巧巧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孩子考虑,松口嫁给你……”

  吴巍俩眼一瞪,“你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瞪完之后,才觉着自己有些过了,连忙安抚道:“你也不想想,万一巧巧有了孩子,还是不愿意嫁过来,怎么办?而且孩子这种事儿,哪是说有就有的?”

  前世无儿无女,吴巍总觉得,并不全是秦秀茹的问题。

  兴许他本身,就没什么孩子缘。

  否则,三十多年的勤耕不辍,难保不出个意外的。

  可是并没有。

  秀春也觉着,自己一个大姑娘家家的,给亲二哥出这主意,不太妥当。

  但她这不是没办法了么?

  不过回头一想,二哥说得这个可能,还真让她无言以对。

  以巧巧的性格,这种事儿,她还真做得出来。

  到时候,不光是苦了孩子,更苦了巧巧。

  吴巍摆摆手道,“不提那话了,明儿伱出摊时,别忘记把俩圆木凳子带过去。”

  “那是古董家具,黄花梨的,价格不低于300块钱。”

  “不识货的,你别搭理。咱只卖给识货的有缘人。”

  秀春点头道:“知道了。”

  这件事,早先吴巍就提了好几遍了。

  她有心理准备。

  说完这事,吴巍捧着茶缸子,就要回屋睡觉。

  走到东厢门口,就听秀春忽然想起来道:“对了,二哥,差点忘了跟你说了,有西山砖窑厂的消息了。”

  吴巍回过头来:“怎么说?”

  “听说秦寡妇打算把那窑盘出去,开价一千五。”

  吴巍顿时讶然失笑:“一千五?卖给哪个大冤种去?”

  前世他跟秦秀茹商量的定价是一千块。

  即便是一千块,也是挂了足足半年,无人问津。

  临近年关了,不得已,才降到八百。

  结果倒是吸引到几个过来谈的,但最终一个也没谈成。

  因为这窑厂刚刚砸死人,晦气不说。

  更关键的是,即便是接手了,也得花上不少钱,先整备重修一下。

  所以这八百块钱看似划算,实际上不花个万儿八千的,根本玩不转。

  最终砖窑厂砸在俩人手里,没办法。

  靠着欠了一屁股的账,花了近万块,才让砖窑厂重新烧起来。

  后来要不是赶上八八年物价大闯关,红砖价格飞涨一波,自己跟秦秀茹,根本没那么容易翻身。

  不过话说回来,这秦秀茹还真经不起念叨。

  前两天他刚惦记过砖窑厂,这会儿就收到消息了。

  秀春见他关心,忍不住问道:“二哥,你不会真打算盘下那窑厂吧?你现在工程做得挺好,有那个必要吗?”

  吴巍没法跟三妹解释这事。

  砖窑厂的红利期就在这几年,尤其是八八年的物价大闯关。

  真要是抓住了这次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前世他和秦秀茹借此机会翻身时,秦秀茹就不止一次地后悔过,当初应该多进几台制砖机,扩大规模。

  重活一次,这样唾手可得的机会,吴巍自然不可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