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亡国啊 第63章 照破山河万朵
作者:鲸仙人的小说      更新:2024-05-13

  大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是大秦永远滴神——皇帝胡亥。

  除了胡亥之外的所有人,都可以被简单粗暴的归入到三个等级当中。

  第一等是有爵之人,这是上等人。

  大秦爵位二十等,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些人是大秦的统治阶级,他们人数最少,权力最大,掌握了大秦社会绝大部分的财富。

  自从胡亥开始卖官鬻爵之后,上等人的数量也开始激增了。

  第二等是无爵之人,包括各种黔首、庶人、公卒、士伍等,这是中等人。

  这些人在大秦人口当中占据的比例最大,他们是大秦统治的根基。

  后世称之为自耕农。

  第三等便是有罪之人,也就是各种刑徒,这是下等人,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

  刑徒的名目繁多,包括司寇、隶臣妾、鬼薪、白粲、城旦舂等等。

  秦法严苛,不但严格立法,而且严格执法。

  很多人往往因为诸如“弃灰于道”的不文明行为而莫名其妙的沦为刑徒。

  不一小心你就犯法了,就问你怕不怕!

  当下大秦总人口也就三千万上下,但全国的刑徒足有六百余万,占了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

  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果然,监狱才是大秦人最终的归宿。

  。。。。。。

  全国六百万刑徒,绝大部分都是就地服刑,归本地官府管辖。

  他们的刑期一般都不长,往往被判的是几月至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官府干活,工作如同后世“缝纫机都踩冒烟了”的那群人一样

  有时候,官府甚至有带着他们接私人项目,赚取外快。

  随着刑期的减少,刑徒可以不断减轻罪责,直到服完刑,最终恢复庶人的身份。

  “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

  还有一部分刑徒会被分配到了边境地带。

  这部分就辛苦些了,遇到战争,还会有生命危险。

  他们会和戍卒们一起,保卫边境,守护烽燧。

  此时此刻,想必就有不少刑徒正在烽燧当中接力点火。

  当然,大秦刑徒最多的地方,还得是咸阳。

  单单骊山工地上就有七十万刑徒,阿房山工地上也有五十万刑徒,加起来总数超过了一百二十万,占据了大秦六百万刑徒的五分之一。

  还没算大秦官署、郡县等地的刑徒呢。

  总之,这个数字会非常惊人。

  。。。。。。

  本来对于这些骊山、阿房宫的刑徒而言,今天又是平平无奇、努力搬砖的一天。

  如同过往的每一天一样。

  但是。

  当胡亥在骊山亲手引燃烽火台,开启了大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万朵烽火烟花秀”的时候,百万刑徒顿时沸腾了。

  尤其是骊山的刑徒,他们的距离最近,几乎就是在看“现场直播”。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他们仰头望天,瞭望远处。

  但见一道又一道的黑色烟柱,在极短的时间萌芽、肆意生长然后猛然炸裂,冲天而起,刺破苍穹!

  黑色的巨龙在八百里秦川游走、翻腾、跳跃,遒劲雄健,震人心魂!

  一股肃然之情攸然而生。

  随后,远方天际开始传来隐隐雷鸣之声。

  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兵才知道,那是大规模军队行军践踏大地的声响。

  紧接着,刑徒们看到了让他们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场景。

  兵起关中,马踏山河,无数锐士如同山呼海啸一般向着骊山腾涌而来。

  其势不可挡,当者立摧之!

  他们似乎要将骊山踏碎,似乎要将这片天地撕裂!

  这是何等的奇观!人类历史上何曾有过如此的军队!

  无数的情绪在刑徒当中蔓延。

  失神发呆者有之,骇然惊惧者有之,瞠目结舌者有之,如痴如狂者有之,慷慨激昂者有之。

  更多的则是一种莫名的自豪之情。

  每个刑徒都骄傲的挺起了胸膛,如同19世纪伦敦最贫困的工人看到带英弟国的工业和财富时一样。

  。。。。。。

  外面突如其来的烽火和刑徒们的异动,把负责看守的官吏们吓得够呛。

  现在的情况太复杂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有一点他们很清楚。

  现在刑徒们的情况十分危险。

  他们唯恐刑徒们发生暴动,或者趁乱逃走。

  场面一旦失控,后果是极其可怕的。

  百万刑徒,肆虐关中,那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要知道无论是骊山还是阿房宫,在工地上劳作的刑徒有几十万之多,而负责看护的兵丁却只有几千人。

  就像是在用一根麻绳拴大象,只要大象稍微用力,就会发现麻绳原来是如此的不堪。

  秦吏们冷汗如雨,小心翼翼的戒备着。

  但他们害怕的事情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刑徒们就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看着远处的热闹场景。

  从始至终,没有产生过任何不安分的想法。

  热闹过后,他们非但没有奋起反抗,反而更加努力的搬砖了。

  甚至有人跑过来询问,咸阳发生了什么变故?需不需要他们前去支援?

  官吏们啼笑皆非,给出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安安稳稳的度过了一关,每个秦吏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天佑我大秦!

  。。。。。。

  但随即他们也就想明白了为何会如此了。

  一是因为,大秦对于刑徒的管辖十分严密。

  刑徒主管部门登记造册,详细记录了每個刑徒的信息,包括姓名、相貌特征、籍贯、家庭成员、犯何罪、服何刑、何时判刑、何时刑满等等。

  哪怕刑徒们从骊山或者阿房宫逃走,只要不能离开大秦的国土,就一定能被捉回来。

  既然如此,还跑啥呢?

  而且,每次逃跑都会加重刑罚,延长刑期。

  每个刑徒的刑期本就不长,大多都是几年而已。

  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要是不停的越狱,把三年徒刑越成了无期徒刑,这不纯纯有病吗?

  所以大部分的刑徒,都会老老实实的干活,以图早日成为自由的庶人。

  只有少数安迪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