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3:我是歌手 第56章 小气的江文(求追读)
作者:朝天乐的小说      更新:2024-08-27

  接下来几天,沈浪仍然是连轴转。

  排练!

  排练!

  还是排练!

  除了排练专辑录制的曲子,还得排练现场表演的曲子。

  一般而言,歌曲有录音室版本和现场版本之分。

  前者是适合绝大多数时候独自聆听的版本,干净、精美、稳定、细节更多,更丰满。

  而现场版本不一样。

  首先,现场版本更追求现场氛围,它要调动现场歌迷的情绪。

  其次,不同的现场,乐手的配置不一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可能所有的现场都有弦乐组、管乐组之类的配置。

  不同的现场乐手配置,编曲自然要改一改。

  最后,即兴发挥,也是现场的魅力之一。

  其实,即便沈浪什么都不做,只是按照录音室版本演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时的华语乐坛,不论是港台,还是内地,都不太重视这一点。

  伴奏带一插,歌手直接开唱。

  抛开部分大型演出,有现场乐队伴奏的演出,少之又少。

  沈浪也没有全部搞特殊,他只改了一首歌。

  冷耍乐队《yellow》的编曲他重新改了一下,《yellow》的录音室版本,不够燃。

  现场版,更燃,更能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

  尤其是那段劲爆的鼓点,以及鼓、吉他、贝斯合奏的器乐。

  很燃。

  接下来几天,焦全捷练得最狠。

  没日没夜的练。

  《yellow》现场能不能炸,全看鼓手,也就是他的发挥。

  焦全捷的压力很大,他甚至私下找到沈浪,劝他找更好的鼓手,比如鼓三,或者西北鼓王。

  这两位是京城滚圈技术最好的两位鼓手。

  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还是在自己专业的领域,绝对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

  但焦全捷还是这么做了。

  因为9月份那场表演,性质不一样。

  去香江,他们代表的不止是个人,还有背后的身份。

  不能丢了内地的脸!

  多少带点民族情绪。

  所以,焦全捷宁愿主动调换自己。

  彼时,沈浪只是锤了一下他的胸口,道了一句。

  ‘杰哥,我信你。’

  那一刻,焦全捷眼眶一红,差点当场泪崩,然后,他就开始没日没夜的排练。

  吃喝拉撒全在排练室。

  接着,轮回乐队的其他几人也跟着焦全捷一起。

  既然是乐队,那就一条心!

  然后,沈浪也跟着一块住进了排练室。

  人家是为了他的演出,于情于理,他都该陪着。

  放着美娇娘不要,跟着一帮老爷们住一块,沈浪真的想抽自己几巴掌!

  那张嘴,怎么就这么能说呢!

  他不找鼓三、西北鼓王赵沐阳,一方面是因为相信焦全捷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两人都沾那玩意。

  赵沐阳在苍狼乐队时,为了买货,偷偷把乐队的乐器拿去卖了。

  虽然苍狼乐队没在摇滚圈闯出名气,但主唱腾戈尔却是未来极有名气的音乐人。

  是的。

  腾大爷也玩过摇滚。

  ……

  6月6号。

  周日。

  沈浪联系了江文,说好一周,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给江文的BP机发了一条留言,过了小半个小时,沈浪才收到电话。

  “喂,江导?”

  “对,已经做好了,你在哪,我把小样给你送过来?”

  “什么?良乡?”

  听到这个名字,沈浪彻底抓马。

  良乡那里是京郊,距离主城区五六十公里。

  “明天?”

  “明天不行,我有事,后天?”

  “算了,我还是亲自过来一趟吧。”

  “行,行,那就下午见。”

  “顺口问一句,车费给报不?”

  嘟!

  嘟!

  一提到车费报销,电话里迅速传来一段盲音。

  沈浪极度怀疑江文是故意的。

  这家伙,真就这么抠门??

  好歹是执导上千万投资的导演,连个车费都不报???

  想了想,沈浪默默叹了口气。

  当过乙方的人,谁没受过气?

  不过。

  如果江文真的看中《太阳照常升起》,不狠狠地让他出点血,绝对不卖!

  接着,沈浪跟轮回乐队的几位哥们打了個招呼,然后便拉着汪半壁一块前往良乡。

  拉着汪半壁,一是当壮丁。

  良乡那荒郊野岭的,不找个人作伴,万一遇到劫道的,或者黑车咋办?

  这年头,没那么安全。

  二嘛,顺带让汪半壁现场演奏一下《菊次郎的夏天》的插曲《therain》。

  沈浪的烤鸭,那能是白吃的吗?

  吃了,那就得干活!

  虽然被拉了壮丁,但汪锋却没有一点不乐意,反而一副很高兴的样子。

  要见的可是江文呐,大明星!

  小面的一路疾驰,花了四十多分钟,沈浪带着汪半壁终于赶到了江文说的那个部队汽车团。

  “这里!”

  两人刚下车,一个身着红色短袖T恤,神似六小齡童老师的平头中年男子,就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那个师傅,你先转转,如果没遇到客人,过半个小时再过来,到时候我们再坐您的车回去。”

  跟司机大哥打了个招呼,沈浪就迎了过去。

  “你好,你就是沈浪吧?我是《阳光》的制片人二永。”

  “你好。”

  双方寒暄了几句,二永就领着他们走进了汽车团内部。

  期间,沈浪也知道江文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依照江文的原话,这里就是泡菜缸,他要给那帮演员腌入味,不论是生瓜蛋子,还是演过戏的,都要来。

  至少腌上一个月,而且要切断所有联系,每天让他们听60-70年代的红歌。

  除此之外,还要训练游泳、骑自行车,看那个时代的报纸等等。

  得知这些事,沈浪愈发笃定一件事,演员这碗饭,确实不好端,让他封闭训练一个月,他绝对受不了!!!!!

  那种没有自由的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处泳池附近。

  泳池旁边站着三个人,沈浪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江文,而是站在他旁边那位穿着红色碎花裙的女人。

  柳小庆。

  只看那身段,那相貌,那打扮,谁能看出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她跟江文站一块,任谁也看不出柳小庆比江文大十几岁,真要说,还是江文看起来更大一点。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应该是小狼狗和熟女吧?

  站在江文另外一边,那个约莫三四十岁的男人,沈浪看起来有点眼熟,但具体是谁,却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