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剑行 【013】 道法自然
作者:木堇的小说      更新:2018-03-05

  我们都在不断逃避。

  恐惧就像是一枚种子,在心底深处扎根,野火烧不尽,刀剑也斩不断。

  然后,它们成长,它们无尽,它们不知不觉化作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恶魔,在本就脆弱的心灵深处不断蚕噬。

  五羊岭上。

  道观成群连成一片,经人工开凿后的山峰,少了些雄奇,但却更加布局巧妙,其中种种神妙之处,难以言状。而且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些山峰与道观之间,又被布下了各种阵法。从高空俯视,山峰和道观就如同星罗棋布一般,动辄移形换影,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是五羊岭,这也是三才宗。

  雪梧和其他几人都被安排成了三才宗的客卿弟子。

  所谓客卿弟子,与普通的弟子有区别,客卿弟子不受约束,但也无法如普通弟子那样,可以一步步成长为宗内的中流砥柱,而且,一切高深的阵法传承,也根本难以接触。

  对于成为宗内的中流砥柱,至少对于雪梧而言,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至于三才宗的高深阵法传承,有岳小楼在,他们也根本无需担忧。

  转眼间,距离进入三才宗,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这期间,无论是雪梧还是拓拔灵儿,都未离开所居之地半步。阵法一道玄之又玄,深奥若浩瀚星河,即便只是最低等级的阵法,如风火阵,又如烈阳阵,其中涉及到的道理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悟。

  但,阵法一道又有一通则百通的说法,意即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风雨火,还是雷和电,究其本质,也无非就是各种力量的掌控和排列有所区别。

  就像是雷霆和风火构成的三品阵法,首先需要沟通天地间的雷霆以及风火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都存在于无处不在的元气中,区别只是雷霆这种力量,相较于风火,不太容易被感知到。

  另外,所谓三品阵法,意思则是三种力量构建成的阵法,故此,四品阵法,则是四种力量所构建而成的。不过,六品之上,不再有七品一说,而是灵阵,灵阵之后是法阵,法阵之后是通灵法阵!当然,能够刻画出灵阵的已经是阵法一道的宗师,法阵已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缺一不可,至于最强的通灵法阵,则是只存在于传说中,就算是阵法大宗三才宗,也从未有人能够刻画出来。

  传闻三才宗的第一代祖师,曾尝试刻画过通灵法阵,但最终的结果很凄惨,不但通灵法阵没有完成,而且还受到阵法反噬,身死道消。

  自此后,通灵法阵彻底成了禁忌,再不敢有人触碰。

  《阵法真解》,这并不是某种高深的阵法秘籍,而是由三才宗第九代祖师所亲笔撰写的关于阵法一道的感悟。其中对于阵法的各种理解和剖析直指本质,而且最难得的是,这一位的目光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反而洞悉本质的同时,又另辟蹊径,从各个方面来进行不同的印证。《阵法真解》上还有很多刁钻的问题,如何解?又如何证明?第九代祖师还举例说明,且提出一些新颖而有趣的解答,先不管是否有其道理,光是他能够不拘泥于所谓传统真理的束缚,仅此一点就让人钦佩。

  不管是武道修行还是阵法修行,无数岁月下来,积淀下来的道理往往成了世间修者的真理。就像是日升月落,又如四季更迭,这都属于世间不可变的真理。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会如此?日升月落能否颠倒?春夏秋冬可否亘古如一?

  打破传统,怀疑所谓真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的。

  《阵法真解》的最后,还巧妙地讽刺了时下的修者。

  那个时代,不,不管是哪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修者,他们碌碌,却又不敢直面内心,任何意义上的怀疑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深存内心的不敬。对先贤不敬,对前辈不敬,对流传世间的道理与法不敬。

  殊不知,当他们选择深信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道。这条道是每个人的,也是独属于自己的。

  时光流转,红尘几度,在这滚滚如浪的时代大潮里,我们不变,却也一直在变。

  相信道理,信奉先贤,是不变,也是变。

  怀疑道理,质疑先贤,是变,也是不变。

  而无论是变或是不变,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脚下的路依旧存在,我们的脚步,能否一直坚定不移。

  一切存乎于心,一切信奉于己。

  这是第九代祖师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传承。

  雪梧若有所思,《阵法真解》的每一个文字都如同活了过来,在神识里演绎出各种三品以下的玄妙阵法。

  《阵法真解》只是道理,不是秘籍,但是,雪梧明悟了道理,所谓一法通而万法通,就是这个道理,洞悉了深刻的道理,再回过头来,许多简单的阵法已经不再如之前那样云里雾里看不真切,而是个中玄奇奥妙尽熟于胸。

  道理和法,道理是根本,法是存于根本上的各种变化。

  真正的读书人修行浩然正气,心思堂皇,秉承正义与光明,少有心思阴暗者,皆是因为他们读圣贤书,圣贤书中的大道理镇压了邪物。

  这就是道与法。

  最高明的道与法,应当是道理为主,法为辅。

  所谓道法自然,不外如是。

  雪梧合上《阵法真解》,若有所思。

  他的神识化作千丝万缕的弦线,每一根轻轻拨动,都能演化出一种阵法。虽然诸多阵法只是三品以下,但也蔚为可观。

  更何况,心中有大道理,阵法的诸多玄妙也自然会迎刃而解,而后化作自己的感悟,沉淀于心。

  古语形容那些大能者胸有千壑,这里的千壑便是指大道理,心胸有大道理,自然一言一行不同凡响,凡事便也成竹在胸。

  起身,目光眺望远处,群山起伏如真龙匍匐,山势间跌宕蜿蜒,似有风雨雷电交加,恐怖的元气汇聚,好似化为一方终极炼狱。

  雪梧微微一笑,目光中有精芒。

  这群山间,构建有大阵。

  六品之上的大阵。

  至于是否跨入了灵阵范畴,以他而今掌握的道理,就有些看山不是山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