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女哑妻 第一章 雪中救人
作者:两个宝贝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燕国,天齐元年。隆冬的天气,天阴沉沉的,零零星星的有小雪花飘下。此处距离京城几百里之遥,靠近边关,往来的行商服饰各异,无不都是步履匆匆,都想着早日进城找个舒服的客栈来点热汤热饭吃吃。

  一队骆驼商队驮着小山一样的货物不紧不慢的往城门处走去;一位头上戴着皮帽的彪形大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越过驼队飞快的朝城门奔去;一辆牛车载满了柴炭慢慢悠悠的踱着步子。

  赶车的老汉约莫六十来岁的年纪,满脸的沟壑,神态中都是农人的憨厚与朴实。看看天色,老农咧了咧嘴角,天气越冷,这车柴碳应该会比平时多卖些钱财吧。

  牛车后面,一位青色衣袍的道姑,手执拂尘,步态轻盈的走过来。看她二十多岁的年纪,一双剑眉入鬓,剪水双瞳盈盈璀璨,皮肤略黑,反而给她增添一股英姿勃发之气。

  本朝天子崇佛敬道,寺庙和道观的香火都很旺盛,连带的老百姓都对僧人道士多有敬仰。老农看到道姑,赶紧跳下牛车,高声说道:“仙姑,请等一下!”

  道姑闻言停下,打了个稽首,缓缓问道“老丈,何事?”

  “仙姑,你要是不嫌弃,请到老汉牛车上坐会吧。长路奔波,莫要累着您的仙体。”说完,还有些羞涩的搓了搓手。

  道姑展眉一笑,“那就谢谢老丈了。”说完,走到牛车一侧坐了上去。

  那老汉喜得又搓开了手,连牛车也不坐了,直接走到牛旁边拉起缰绳,当起了赶牛的车把式。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说着,“真是有了仙缘,平时想去道观拜拜都难,今天竟有缘服侍仙姑一次,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回家告诉老婆子,她一定跟着乐。。。。。。”

  那道姑倒是不以为意,淡淡一笑,闭目养神。

  连着几天赶路,她也有些累了,离开师傅时,师傅说师兄会来接她,就是不知道师兄会在哪里接她?

  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大师兄了,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是那么忙碌,有没有在闲暇之余想起自己?

  想到这里,她的脸一红,连忙睁开了眼睛,见那老汉仍自欢喜的嘀嘀咕咕,不禁莞尔一笑,“老丈,你这是去城里卖炭啊?怎么是你自己,寒冬腊月的也没有孩子跟着你呢?”

  老汉见仙姑主动跟自己说话,忙不迭的回答,“不瞒仙姑说,老汉我正是要去卖炭。家里除了老婆子,就剩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岁。我是老来得子,这么冷的天儿哪舍得让他受苦。小老儿看他读书有点心,也就有了个天大的奢望,指着他能给我老王家改换改换门庭,唉,您老可别见笑。”

  道姑知道这世道贫苦的农民也就指着读书来鱼跃龙门,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是仍然鼓励道,“老丈谦虚了,只要勤奋读书,令郎他日一定会金榜题名的。”

  她只是鼓励老汉随口一说,老汉却觉得喜从天降,连忙停了牛车,郑重的跪下叩首道,“仙姑吉言!谢谢仙姑!我儿一定会高中的!”

  道姑不想这老汉这么郑重,赶紧下了牛车将他搀扶起来,“老丈不要多礼。今天谢谢老丈了,城门就在眼前,先行一步了。”

  说完,老汉手里已经被塞了一块碎银子,等他茫然抬头,只看到道姑的背影,已经离开了十几丈远了。

  老汉站在路边呆愣了许久才又继续上路了,嘴里仍在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可想而知,一定是保佑仙姑早日得道,他日儿子得中一定要塑个金身云云。

  道姑走到城门口,看城的士兵验过路引,顺着人群走进城中。

  这是一个小城,名叫黑石寨,却因地处要塞驻守了大量的官兵,看上去秩序井然。她看看天色,准备找个客店先住下,雪越来越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

  进入城中,靠近城墙就是一个集市,此时看着天色不好,有许多小商小贩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收摊,一队队的行脚商人,骡马骆驼都拥挤着住进大车店,靠近城墙的菜市根却围了一圈人指指点点的在说着什么。

  道姑姓孟,名贞,虽然一直随师傅常住山中,却也知道天下初定,今上虽年轻但是因为几名辅政大臣清明,关心民生,减免了不少赋税。所以,百姓生计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还谈不上安居乐业,但是一般的农民是不会卖儿卖女的。

  常年习武让她耳聪目明,一阵风吹过,已经断断续续的听到了人们的话,“这么小的孩子,真是怪可怜的!”

  “看看这小手,都冻紫了。快告诉婶子,你几岁了?”

  “啧啧,还不会说话!我想买个婢子都不行,唉,可怜见的,卖身葬母,还不是个囫囵人。我想帮也帮不了你了。”

  “孩子,赶紧找个破庙躲躲吧,这雪眼看就大了。。。。。。”

  眼看着人群散了一大半,孟贞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子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头上插着草标,身旁是一卷破席子,露出来的脚上穿的女式平底布鞋,已经露出了脚指头。

  雪越发的大了,起风了,人群忽悠一下都散了,整个市场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孟贞没有犹豫,几步上前拉起了孩子,只见这个孩子是个小姑娘,瘦的瘦骨伶仃,头发乱蓬蓬的,巴掌大的小脸被冻的紫红紫红,身上穿着一件晃晃荡荡的破棉袄,看的孟贞的心里凉飕飕的。

  “孩子,告诉姑姑,你几岁了?”孟贞问完了就后悔了,刚才不是听见了吗,她是个哑巴。

  小姑娘见她和善,眨眨大眼睛,伸出了手指比了个八的手势。然后又俯下身跪在地上朝着孟贞磕起头来。

  孟贞叹口气,“我平时不爱管闲事,师兄们老是管东管西。这次,师兄们都不在身边,也算咱俩有缘,你跟姑姑走吧。”

  看看地上的尸体,她问道“孩子,我这就去找人给她买棺材,可这下葬?你家是哪的?有没有祖坟?”

  那孩子已经将草标摘下来,一只手紧紧地拉着孟贞的衣袖,一只手在地上写着什么。

  雪已经下了薄薄的一层,孟贞凑上去一看,上面清晰的写着“小草,义庄。”

  这孩子竟然会写字?

  “小草?你的名字叫小草?”

  小女孩猛点头。

  “尸体先停在义庄?以后再下葬?”

  小草摇摇头,大眼睛里迅速升起了水汽,她咬了咬嘴唇,又在地上写道“下葬,义山。”

  义庄是棺椁停放的地方,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客死他乡,但是叶落归根还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义山大部分葬的是瘟疫中去世的人,极少数是无钱下葬或者无法在家乡下葬的人。

  孟贞见小草的头上已经落了一层雪,赶紧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感觉轻飘飘的。这孩子得多瘦啊。

  顾不得许多,身边也没有可以指使的人,孟贞抱着小草快步跑向客栈。

  店小二还在讶异仙姑抱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孟贞已经要了一间客房还有热水,这孩子冻得不轻,莫要丢了性命才好,不然就枉费自己一番苦心了。

  将孩子放进浴桶,轻轻给她洗着头发,孟贞有些恍惚,要是自己在十几岁成亲,是不是也有了这么大的孩子了?随即又摇了摇头,怎么老是有这种羞人的想法,我这是怎么了?

  直到小草轻轻的摇她的手臂,她才晃过神来,看着小草渴望的眼神,笑着说:“小草是不是在想着你娘的事?放心吧,我已经让人去收了尸体,也叫人买了棺材停在义庄了。等你收拾好了,咱们就去看她,好不好?”

  她一边说一边抚摸着小草的头顶,丝毫都不觉得自己的动作时多么的温柔慈爱。

  小草却是想起了那冰冷的尸体,前几天,那双充满着慈爱的双手就是这样摸着自己,喃喃低语,“乖孩子,刘妈妈一定快点好起来!我还等着小姐长大成人,看着小姐成亲生子,然后等着小姐给我养老呢。小姐,你,你好命苦啊。。。。。”

  说到后来,已经泣不成声,渐渐又陷入昏迷。

  现在,这慈祥温柔的感觉是刘妈妈又回来了吗?

  小草的脸上又爬满了泪水。

  不是的,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只留下孤零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