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药农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买地
作者:陌十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你是说你们要买山脚下的那片荒地?”

  村长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姐妹两个,有些意外。

  早上张秋雅和张秋水忽然拎了东西来他家,说了张宁安上村里学堂的事,他心里可怜三个孩子,便想也不想的就应下了,谁知道姐妹两个接着就跟他说要买下她们家后面的那块荒地。

  “嗯,村长爷爷,您能把那块荒地卖给我们吗?”张秋雅问到。

  “那块地本来就是荒废了的,一直都没人要,你家那两块还是你们祖上就有的,所以一直留在那里了。”村长想了想又接着说:“不过那里荒了好些年了,你们买那里做什么,要买地也该买些好地才是啊。”

  张秋雅无奈的笑了笑,说到:“好的地贵啊,那里虽然说荒了些,但是好在跟我们家挨在一起,这样我们打理起来也方便,至于你说荒地不好也没事,养养就好了,而且我们也就是用来种种菜什么的,粮食我们家连个劳力都没有,怎么种。”

  村长听了她这么说,想到张家老宅的那一群人,就深深的叹了口气。

  “好吧,那边的地本来就是荒废了的,村子里原本也没准备能卖掉,既然你们要,那就将你家那一片一直到山脚的地都圈给你们了。”说完又大概算了下,这才对姐妹二人说到:“总共也有四亩多地,现在一亩荒地的价格是四两五钱,多出来的那些就不收你们银子了,统共十八两银子,再加上衙门办手续要收的税钱一亩是二钱,四亩八钱,你们总共给我十八两八钱就行了。”

  张秋雅听了,大概估算了下就从怀里掏了二十两银子交给村长。

  “村长爷爷,这是二十两银子,多出来的就请您喝茶了。”

  村长虽然好奇张秋雅的银子是哪里来的,但是也不是多问的人,原本就是心疼三个孩子,见张秋雅要多给他银子,哪里肯收,连忙让张秋雅将多得拿回去。

  张秋雅没有理村长,而是将银子直接塞到了他的手里,这才说到:“村长爷爷,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但是这个钱请您一定要收下。”说完脸上就浮现了难过的神色。

  “您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若是让老宅的人知道我们买了那么多地,恐怕……”

  村长看她这样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将银子收了下来,对姐妹俩说到:“哎……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你们放心吧,我帮你们办好了就将地契给你们送过去。”

  姐妹俩这才站起来冲村长行了一礼。

  “谢谢村长爷爷,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村长点点头,冲姐妹俩挥挥手。

  “去吧,路上注意些……”

  “嗯……”

  姐妹两刚从村长家出来就遇见了下地干活的张德虎和张宁禄。

  对于这个二伯和堂哥,张秋雅不知道该怎么说,在老宅这两个人就像是透明的存在,平时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想到这两人,但是一旦到了需要做累活苦活的时候,绝对会能看到这两人的身影,当然,以前还有她爹张德力。

  “二伯……三哥……”出于礼貌,姐妹俩还是停下脚步跟张德虎和张宁禄打招呼。

  因为贺氏的事情,张德虎见到姐妹两人就有些不好意思,面前的人可是自己的亲侄女啊,却差点被自家婆娘给逼死。

  这会听见姐妹两人给自己打招呼,张德虎就有些尴尬。

  “呵呵,是阿雅和阿水啊,这是上哪去啊?”

  “刚才去村长家跟他说小安上学的事,二伯和三哥这是下地去?”

  张德虎将肩膀上的锄头放到地上,搓了搓手,干笑了两声说到:“噢噢……呵呵,对啊,小安都该上学了,是啊是啊……我和你三哥去把地先翻了,要下种了。”

  “喔……”张秋雅哦了一声就没再说话,一时间气氛就变得特别尴尬。

  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张宁禄说话了。

  “阿雅,我记得你家旁边还有两块地的,你们收拾不来吧?等我把这边的弄好了,我去给你们把地翻了。”

  张秋雅听了冲他笑了笑说:“三哥,不用了,我和我姐慢慢弄能收拾好,家里的地这么多,就光靠你和二伯两个人已经够辛苦了。”

  说完也不等对方说话,拉了张秋水就准备走了。

  “二伯,三哥,你们先忙着,我们先回去了。”

  张宁禄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点头,让到旁边让姐妹俩过去。

  看着手拉手走远的姐妹俩,张宁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最终还是拿了锄头跟着张德虎下地去了。

  ……

  村里的学堂是定在三月开始上课的。

  初一这天早上张秋水起了个大早,给小安煮了早餐,将吃的煮好了这才去炕上将小安和张秋雅叫了起来,然后帮小安穿衣服。

  小安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兴奋的不得了,他期盼了许久,今天终于可以去上学了。

  张秋雅给小安准备了一个斜跨的书包,里面放了林楚楚送给他的开学礼物,一本三字经,还有白书文送毛笔和练字本。

  “二姐,我的书放进去了吗?”

  “放了……”

  “二姐,我的毛笔和本子放了吗?”

  “……”

  “放了放了……都放了,放心吧。”张秋雅终于受不了小安的超级连环问,将准备好的书包直接挂到了他的身上,还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

  小安笑呵呵的摸着小书包,就连早饭都多吃了一碗稀饭。

  吃过早饭张秋水和张秋雅就送小安去学堂了。

  村子里的学堂其实就是宗祠的前院,里面读书的都是村子里几个大姓家的孩子,而且都是小孩子,因为大一些的孩子,要是有条件继续念书的就上镇上去,家里条件一般或者不好的就念完村里的学堂就结束了,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能认识字就够了,不需要有太大的文才。

  可是尽管如此,能来学堂上学的孩子还是很少,都是家里条件相对好一些的,毕竟就算在村里上学堂也是需要交束脩的,而张宁礼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

  张秋雅他们到的时候,上学的孩子基本上都到了,姐妹两人将小安交给先生,就退到了教室外面。

  看着里面坐的端正认真听夫子讲课的小安,姐妹俩的嘴角都不由的上扬。

  “姐,咱们回去吧,一会放学了我再来接小安。”

  “好……”

  再看了一眼认真听讲的小安,姐妹俩这才转身往回走,她们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前几天张秋雅已经将发出来的辣椒苗和番茄苗移植到了地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将两样东西种到了离她们家最远的一块地里,现在除了村长一家还有张顺一家,没有人知道山脚的这一片荒地已经都是她家的了,而在不久的将来,出了一系列变故之后,她却万分庆幸当初多了一个心眼,将这两样东西种到了离她们家那么远的地方。

  姐妹俩回到家里就拿了桶去栽了辣椒和番茄的地方,给地浇水。

  打水的时候张秋雅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条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溪,确切的说应该算是一个山泉的泉眼,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她们家的水都是从这里挑过去的,张秋雅发现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现在变暖的春天,这个小溪里的水都是一样的流量,从没大过,也没小过,就连大雪连天的那几天也依旧如此。

  不过幸好村长当时卖地给他们的时候,为了方便姐妹两个浇地,连这一片也划进了地契里,也就是说,这个泉眼和这一片地,现在都是她们的了。

  看着地里一排排的小绿苗,张秋雅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浇水的时候也特别的用心,一株株的浇过去,就怕有了遗漏。

  张秋水也站在旁边给另外一边浇水,一边浇一边问。

  “阿雅,这些辣椒和这个你说的什么番茄,要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啊?”

  “大概要两个月的吧,要是有肥料一个多月就能结果了。”张秋雅回答到。

  想到这个,张秋雅又郁闷了,这个朝代没有化肥,都是用的农家肥,但是光靠他们姐弟三个哪里有那么多的农家肥啊,看来这个肥料的问题还是得再想想办法。

  “肥料的话,回头你去问问顺子叔吧,他或许有办法。”张秋水见她愁眉苦脸的,便提议道。

  “嗯,还有这么多呢,姐,咱们得加快速度了,不然到了中午太阳太烈了浇水就没用了。”

  “好……”

  姐妹俩都不是犯懒的人,而且都做惯了累活,几个来回下来,地里所有的苗都浇完了水,两个人也累得够呛了。

  “呼……累死我了,走吧,回家休息一会,我去接小安回来吃午饭。”

  因为学堂里都是村里的孩子,所以中午的时候都会给大家一个时辰的时间休息和回家吃饭,张秋雅到了学堂门口的时候孩子们都走的差不多了,站在门口看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小安的身影,张秋雅就有些着急,就往学堂里走了进去。

  看了一圈这才看见蹲在角落里抱着书包的小安,只不过此时的小安却满脸泪水,头发也乱糟糟的,衣服看着也像被拉扯过的,张秋雅心跳了一下,连忙朝他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