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见 第12章 往事
作者:箬离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二章往事

  炼丹阁内,灵惜给师傅青阳子端去一壶清茶,放下却站着迟迟不退下,青阳子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可是有事禀报?”

  “师傅,弟子想问玉简是否会有差错之时?”灵惜犹豫了一下问道。

  “那两块玉简是当年无极祖师留下给为师的宝物,在八卦炉内炼制了七七四十九天方得炼成,岂会出错?”青阳子喝了口清茶说道。

  “山中地面十日前已不再震动,灵逍师兄他们定是早已修复阵法,可为何如今尚不见回观中来,弟子曾多次玉简传音,却并无反应。”灵惜愁眉一锁。

  “此事定是事出有因,昨日为师已找掌门卜过一卦,中吉之卦,说明五人自当性命无忧,你且可放心!”青阳子说道。

  “那地底不曾有人去过,有何险境尚且不知,就算如今尚且安全,若一直在下面不得而出,只怕时日一久也难免出来状况,我们可要前去相助?”灵惜迫切的眼光看着青阳子。

  “无妨,掌门料事如神,已道无性命之危,随他历练一番甚好,我等就不必多生事端了!”青阳子摇摇头。

  灵月又一次如同几年前般醒过来,睁开眼,陌生的地方,好似一处简易的柴房,四周无人,试着起身却头痛欲裂,呼出来鼻息感觉甚热,大概是发烧了。坐了一会努力回想发生了何事,这次并没有如同上次那般什么都不记得,只是也所知不多,隐约记得她和灵逍玄阳子等人在地下修复灵脉,河水暴涨又迅速退去,已至自己被河水冲走,后面的事情却毫无印象。看样子自己定是被河水冲出来又被某位好心人救回这里安置在柴房。喊了几声无人回应,灵月费了好大力气才站起来,东摇西晃的走出门口,只见外面是一个小院子,异常简陋,黄土地面,土坯房屋,院子里起了个鸡舍,一只公鸡和几只母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忽闻院外篱笆墙门咿呀一声,有人开门从外面进来,来人是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妇人,衣着朴素,头发绑起扎着一麻布头巾,面相和蔼,身形粗壮,想必是这房舍的女主人。

  “你起来了?”来人见灵月已经醒来能走行走似是意外,手里揽着一把蔬菜放下问道。

  “大娘,如何称呼?我怎会在这里?”灵月问道。

  “这里是宁山城外的谷雨村,我把你从河边救回来的,叫我李大娘吧!”妇人似是挺随和,微笑说道。

  “谢大娘相救,这里离紫桓山可远?大娘可曾还看见其他人?”灵月口干舌燥费力的说话,好像随时就要晕过去。

  “紫桓山?不曾听过,老身救你之时只见你一人昏迷在河滩上,不曾见得其他人,哎哟!姑娘你在发烧!”李大娘看灵月说话有气无力快要晕下去的样子走过来扶着一摸额头滚烫。

  李大娘扶着灵月进屋里,正屋也极其简陋,一张破旧的桌子,几条长凳,比刚才的柴房好不了多少,左右两边好像是卧房。灵月坐在长条凳上,李大娘拿过来一碗清水给灵月喝下,稍微感觉好点。

  “李大娘,我在这里多久了?”灵月问道。

  “你呀,昏迷了十来日了,唉,那时在河边看你尚有一丝气息,哪知回来一直昏迷不醒,大娘也没钱找郎中,就这么一直让你睡着,老天开眼,姑娘福大命大,今日终得好转,神仙保佑!”乡下之人热心善良,李大娘边说边双手合十。

  “这可如何是好,不知回去的路,师兄他们也不见踪影,我也不能一直在此处给大娘添麻烦才是!”灵月发愁起来。

  “姑娘不必顾虑,老身家里只有老身的老太爷相依为命,膝下无子,姑娘不嫌弃屋舍简陋只管住下便是!”李大娘热心的说道。

  灵月听李大娘这么一说,心下稍微安稳,如今只有在这里住下寻找师兄他们,又见李大娘家里一贫如洗想着拿些值钱的东西出来给李大娘,一摸身上才发现自己早已不是之前穿的那身道袍,而是打着补丁的麻衣,身上全无包裹的踪影。

  “姑娘可是找你身上的东西?”李大婶见灵月东摸西摸便去右边卧房内拿出个小布包递了过去。

  打开布包,里面只有六颗拇指般大小的玉石,是之前那地底挖出来的五彩小玉石,此外别无它物,那块如同书本般大块的玉石已不知所踪。

  “姑娘来时,全身湿透,老身便把你之前的衣物换了下来,身上只有这一个布包。”李大娘见状说道。

  “当是被河水冲走了,只是如此一来灵月没有值钱的东西相赠大娘,又多日叨扰心里愧疚。”灵月说道。

  “我当是你不见财物着急呢,大娘不用你相赠,乡下人花钱之处不多,大娘要来何用?姑娘且不必如此费心!”李大娘摆手道。

  一条渔船上,两个渔民正在船舱里吃着饼子,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年少的男人一边吃一边说:“爹,这人何时会醒来,该不会是死了吧?”

  “死不了,身上热着呢,一会你给他灌点清水下去。”年老的说道。年少的男人吃完饼子拿着一碗清水过去正欲灌给那卷缩在船舱角落里人,那人已然醒了过来。

  此人便是玄阳子,也不知被河水冲了多久,如今醒来茫茫然,只从一老一少两人口中得知这里已距离紫桓山数百里之远,玄阳子喝完水运气恢复了体力,摸了摸身上,还好,身上东西尽数还在,看来这两渔民也是不贪财的善良之人,便拿出些丹药和值钱的东西赠给两人答谢相救之恩,之后一道口诀念起御剑便飞了出去,看得一老一少两人双眼发愣,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虽然距离紫桓山有数百里路程,对玄阳子来说飞回去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中途歇几次脚一两日便能御剑飞回去。玄阳子一路飞行,远远隐约可见紫桓山模样。玄阳子落在山脚之下歇息,按他的修为御剑速度,灵逍几人必然还在后面,便在山脚等了几日,却不见他们往回赶的人影,心想定是出了意外不知流落何处。眼下不能就这么回去,身为天枢观的长老,弟子们的师叔长辈,此次地下修复灵脉阵法出现意外,把几个师侄弄丢了,回去如何跟掌门师兄交代?必须去把他们找到再一起回去!

  如此一想,玄阳子便转身飞了出去,顺着山脉周围开始寻找灵逍几人。醒来时听那一老一少两个渔民说,附近的河道正在修筑扩大,只因皇帝听闻世间有三样宝物:天镜、地书、人符,有此宝物能飞升仙界,欲到民间寻找,只是每处地方的河道大小深浅不一,御舰无法一路通行,便下令从皇城外的护城河开始,一路扩充河道,弄得民不聊生,幸好玄阳子被救起的那段河道已在前段时日修筑完工,那一老一少爷俩才能去河里捕鱼,从而救得玄阳子。

  玄阳子查探了很长一段河道,此处确实已经修筑的比先前宽阔许多,又回想起地下河水一涨一退,料想定是修筑河道时截断河流,导致地下河水倒灌所致,每修好一段便开坝放水,这样一来,那时地下忽涨忽退便有了解释。如今河道已然修好,地下定也便不会再出现如此现象。

  玄阳子找寻了几日,仍旧不见灵逍几人的踪影,开卦一卜,卦象显示他们性命无碍,只是这山野、河水茫茫,何处去寻?寻不到也得寻,玄阳子开始一路沿着河道下游找去。

  灵月住在谷雨村李大娘家里,已经有一段时日,李大娘老伴几年前已逝去,膝下无儿无女,灵月机灵乖巧,李大娘俨然把她当女儿般对待。

  李大娘也曾到村里邻居打听灵月所说的紫桓山,只是都无人听过那个地方,灵月没办法,本来就对这个世界很陌生,如今又一次走失,毫无游历经验,她也不敢再到处乱走,只得每日跟着李大娘种菜养猪忙碌的过下去,以便时时打听,平常还帮忙照顾李大娘的爷爷,那老太爷已经九十八岁,却还身体健壮,精神抖擞。一问才知,老太爷年少的时候跟人学过些修身的道法,虽然后来不曾继续修习,如今身体却是极好。如此一来灵月和老太爷甚是有公共话题,时常能看到一老一少爷孙俩在一起切磋打坐。

  灵月年纪尚小,好奇心重,问老太爷为何年少时修道后来又还俗?老太爷被这么一提起幼年时候的事,似乎不太开心,但看了看乖巧的灵月还是说道:“老头子我六岁跟一老道学习道法,学了九年,只因那年村里发生战乱,后来又闹饥荒死了很多人,家里的亲人都死的只剩他一个,十五岁那年师傅便让我还俗许我娶妻延续香火,如今虽然活了近百岁,膝下儿孙却已先他而去,只剩孙媳在照料他,只是孙媳也不曾有所出,看来香火到这一辈也是断了!”老太爷无奈叹息道。

  李大娘在院子里听见老太爷又说起往年旧事难过,也是泪眼朦胧,听闻当年村里战祸全村人都死光了,只有些孩童在山野玩耍躲过一劫,如今时过境迁,每每想起,老太爷便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