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执政官 第13章 辽东铁骑/2
作者:刘思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刘震入得辽东军大营内。小说网辽东军各营将士下马跪迎。刘震打眼一看,辽东军的将士果然军容整齐,盔甲林立。数千将士齐声呐喊:“恭迎钦差。”这声音洪亮直入天际。

  有道是,军容即是士气。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士气,也便谈不上什么沙场得胜。

  下午,辽东军在演兵场接受刘震这个钦差的校阅。数千将士骑着战马,聚集在演兵场上。整个演兵场除了战马的喘息竟然没有一点杂音。这是一支精兵所必须的纪律。

  接下来是骑兵战术的操演。劈砍、骑射、队列结阵。。。。。。刘震看到,辽东铁骑诸将士,弓箭骑射精准,劈砍犀利,行军结阵迅速。真不愧是百胜之师。而李成梁这个家伙,虽然刚才对自己有些无礼,可他的的确确是个带兵的人才。

  这样一支铁骑,如若配上西洋先进的手铳、骑枪,即便是同时代的法国龙骑兵,与辽东铁骑想比怕也是逊色不少吧?

  刘震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不惜一切手段,将这支精锐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震问李成梁:“带领骑兵操演的那员白袍战将,我看指挥调度果断,生的又英姿煞爽,不知是何人?”

  李成梁拱手道:“钦差过奖,那是犬子—李如松。”

  刘震心想,在另一段历史之中,李如松率明军远征朝鲜,打败了数倍于己的日本军队,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将才。www.258zw.com最快更新这次来辽东军大营,一定要想办法与他结交。日后自己掌握大权,整军备战,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刘震又问:“在贵公子身边的那两人,又是何人?”

  李成梁回答道:“那是千总周之旺,参将王应荣。”

  刘震笑道:“当年的辽东四柱,本钦差今日竟全部得见,实在是幸事。”

  李成梁叹道:“辽东四柱?这本是当初镇守山海关时,当地百姓给起的诨号。想不到如今还能有人记得。”

  刘震朝李成梁抱了抱拳,说道:“辽东四柱李成梁、李如松、周之旺、王应荣,镇守辽东十余年,大破蛮夷,保得辽东一方十年太平。这事情,可能有人会忘记。可史书却不会忘记!”

  李成梁感慨道:“钦差大人,这是非功过,无非是世人的红口白牙。我辽东军将士,守土十余载,百战沙场,多少同袍弟兄死在那些外蛮手里?能保得辽东一方百姓平安,死再多人也值了。可几年前皇上一纸诏书,划山海关以北给罗刹国。将我们辽东军调至宣大为客军。唉。。。。。。。辽东军中的将士,可都是辽东人!自己的老婆孩子、亲爹老母全在辽东,将士们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宣大,看着他们受罗刹人的欺辱。。。。。。”

  李成梁是个直肠子,刘震没想到自己一句“辽东四柱”,竟勾起这位百战沙场的李总兵一阵心酸。

  是夜,李成梁在辽东军大营中大摆筵席,为钦差刘震一行人接风。

  经过白天辕门射戟之事,李成梁已对刘震刮目相看。刘震不仅臂力惊人,且箭法超群,实在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人。李成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也许,刘震在济南之战中斩将夺旗、火烧连营是真的?

  李成梁将长子李如松,千总周之旺、参将王应荣一一引荐给刘震。

  刘震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开口道:“李老将军今天说帐中有一位叫徐渭的军师,不知是在场的哪位,可否引荐引荐?”

  李成梁道:“徐渭这人,不喜热闹。此时怕是在自己的营帐中读书呢。”

  李成梁派一名亲兵前去请徐渭。不多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出现在刘震眼前。

  “草民徐渭,参见钦差大人。”徐渭下跪叩首道。

  “徐老先生快快请起!”刘震这位钦差,说完这话竟然亲在下座,搀起了徐渭!

  刘震如此恭敬,不为别的,只因为眼前这位老人,便是当年帮助胡宗宪镇压江浙倭寇的东南第一奇才——徐渭徐文长!

  嘉靖年间,徐文长科场不顺,屡试不第。胡宗宪慧眼识英,将其招入幕府做了师爷。这位徐师爷屡献奇策,帮助胡宗宪平定东南。后来英夷攻打南京,胡宗宪力战而死。死前,他专门派心腹将徐文长送出南京城,一路护送至李成梁处。李成梁历来尊重读书人,加之又是胡宗宪死前所托,所以他对徐文长也是万分的尊敬。

  “徐师爷,本钦差对于您的名声,早已是如雷贯耳。说句不该说的话,您老辅助殉国的先胡部堂大人平定东南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在哪里撒尿和泥呢。来,请上座。”刘震说道。

  大宴完毕,刘震又请徐渭账内说话。刘震拿出一张大明地图,虚心的问徐文长道:“徐师爷,如今外夷势大,我大明只剩下这区区北五省之地,不知您对时局有何看法?”

  徐文长仰天长叹:“钦差大人,你是要听实话呢?还是假话呢?”

  刘震说:“徐师爷您开玩笑了。我是虚心求教,自然想听实话。”

  徐文长摇摇头,借着刚才的酒劲说道:“唉,我这里的实话说出口,恐怕要被诛九族啊。不过我全族已在南京一战中被英夷屠戮,我一年近六十之人,也不计较说出这话的后果了。钦差大人,什么时局?大明?大明!苟延残喘而已!”

  刘震又问:“徐师爷为何如此悲观?”

  徐文长又叹道:“钦差大人。现如今,七国外夷占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大半。我大明朝廷之所以能在北五省苟延残喘,你知道是为何么?”

  刘震回道:“为何?”

  徐文长道:“如果是一国外夷入侵我大明,我大明早已被灭国数次了!幸亏入侵我大明的外夷,有七国。这七国,又分为几盟。相互之间,利益纷争,相互掣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这个道理。”

  刘震点点头:“徐师爷说的有理。不过,难道我大明知耻后勇,整军备战,难道没有希望在十几年内收复失土么?”

  徐文长哑然失笑:“十几年内收复失土?笑话,笑话啊!我是经过南京之战的人,外夷的火器,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只能说那是‘天物’了。这么说吧,我大明军队,较之外夷军队就像是一群拿着石头的孩童!且不说军力相差如此之大,就说如今朝诸位大臣,有几个想着的是整军备战?他们整天还不是忙于权利纷争?我刚才说过了,七国外夷,有一国就能灭我大明数次。如果我大明有收复故土之心,举兵攘夷,那七国外夷必然群起而攻之。到时候,我大明怕是再也不会存于世间了。”

  刘震心想,这徐文长不愧为东南第一奇才,对时局洞若观火。他拱手问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如果徐师爷在朝中掌握大权,将如何做?”

  徐文长掏出随身携带的酒葫芦,喝了一口酒,说道:“如若是我掌权,必然会用战国时合纵或连横之计。拉外夷中的一方或者几方,与剩下的几方慢慢周旋,为我大明争取个几十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开源节流,积累军费。同时加快军械火器的研制,训练精兵。唉,如若这般,大明或许尚有一丝希望。”

  刘震拱手说道:“徐师爷,受教了!我

  有一言,您要牢记。那便是——好好活着。大明的国运,寄托在徐师爷你这样的人身上。”

  送走徐文长,刘震思忖。辽东四柱,李成梁、李如松、周之旺、王应荣,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将。徐文长,是罕见的谋士。辽东铁骑,是大明仅存的几支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之一。待从罗刹国出使回来,一定要不择手段的将他们收入麾下,作为复兴大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