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相思不负君 第十一章 战事
作者:莫一一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太后的法门寺之行很顺利,不知是因为寺庙的环境令她心情舒畅,还是孙冶临医术高明,亦或是司棋司琴照顾的好,太后的身体状况一日比一日好。.136zw.>最新最快更新

  在法门寺住了十来天后,太后辞别了住持,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不过,他们并未回宫,转而去了北郊的白马寺。在白马寺住了十来天的时间,太后再次动身,这次去了城东的明月观。

  短短两个月时间,太后已经去了五家寺庙道观。

  穆成泽看着手中回报的折子,哭笑不得。他娘、亲大人这是打算将京城附近的寺庙道观都住一遍么?

  这又是寺庙又是道观的算是怎么回事,虽说佛道一家,可也不能出了佛门进道门吧。再说,也没听说她老人家对道学有兴趣啊。

  他一头雾水,想不出个所以然,索性随手扔开折子,招来马奎,摆驾羲和宫。与其自己一个人苦恼困惑,不如拉一个人陪自己一起纠结,穆成泽内心如是想着。

  心里想着事情,恍恍惚惚走进羲和宫,突然便瞧见了不远处那个小小的身影。穆成泽不由地脚步一顿,沈家丫头?

  小丫头屈膝倚在树下,午后的阳光勾勒出她的轮廓,她逆着光,微低着头全神贯注看着手中书册,露出半张安静的侧脸。

  明明是极不合礼数的行为,却不知为何竟让他觉得乱糟糟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冲身后的马奎一摆手,他放轻脚步走过去。

  沈青砂看得很认真,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靠近,直到书上突然出现了一片阴影。她愣了愣,缓缓抬起头,面无表情地与穆成泽对视了数秒,终于瞳仁一亮,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动作迅速地合上书,不见半分慌乱的站起身,屈膝行了个非常标准的礼,“给皇上请安。”

  居然这样也能处变不惊,真不知道该说这丫头从容冷静还是淡漠迟钝。穆成泽忍不住翘了翘嘴角,觉得无比有趣,桃花眼中闪过一丝促狭,“母后似乎很喜欢你?”

  沈青砂微有些诧异,穆成泽没有让她起来,却问了她问题?莫非皇上忘记了?她心中泛着嘀咕,却也无奈,想了想决定不开口,等不到她回答,穆成泽总该想起来吧。然而,她沉默着,直到弯曲的膝盖和胳膊开始发酸,那个人也不曾发话。她终于绝望的认识到,这个人绝对是故意的!

  眨了眨眼睛,沈青砂突然道,“谢皇上”,一边说着一边极自然的站直。

  穆成泽一愣,她紧接着道,“回皇上,太后宅心仁厚,对奴婢们都是极为疼爱的。”

  嘴角的笑意一点点扩散开来,这个丫头真是有趣的很,卫无双真是撞大运,误打误撞也能捡回这么个“宝”。

  “既然母后这么疼爱你,出宫前见得最多的人也是你,想必你对于母后的想法很了解?”穆成泽决定不再打太极,单刀直入道,“朕问你,母后这次出宫到底是做什么去了?”

  “皇上折杀奴婢了,青砂一个奴婢,怎敢揣度圣意,”她抬起头,看着穆成泽微笑,“太后的想法奴婢不知道,但奴婢知道,无论太后做什么,都是为了皇上好。”

  清浅的笑容,如花落水中,穆成泽有那么一瞬被那双澄澈的眸子晃了心神。

  “奴婢还有事要做,皇上若没别的吩咐,奴婢就先退下了。”她屈身退后两步,转身离去。

  看着那施施然远去的背影,穆成泽眸色转深,若有所思。片刻的沉默后,他笑起来,眉间郁结一扫而空。

  一拂袖,他痛快转身,高声道,“马奎,回宫。”

  “回宫?”马奎一愣,弱弱道,“不去见娘娘了?”

  穆成泽勾起嘴角,边大步向前边笑道,“已经不需要了。”

  马奎一愣,连忙跟上,还是忍不住回过头看了一眼已走远的沈青砂。方才,他隔得很远,不曾听见司琴和皇上说了什么。看最新章节就上网【】不过,这位司琴姑娘真的很厉害啊,皇上已经很久没有露出这样的笑容了。

  关于太后的行踪依旧每日呈到穆成泽的案上,他却不再为此纠结。有些事明明很简单,可自己就是怎么也想不通,直到别人随便的一句话,醍醐灌顶一样,驱散眼前所有迷雾。

  只可惜,这样平静祥和的日子并未能持续太久,一封八百里加急快报,带着令所有人不安的消息飞入宫中。次日,太后风尘仆仆赶了回来。

  边疆骚动,羌国和西戎同时集结数十万大军,驻扎边界附近。

  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却又无比微妙。紧张的是边境大军压境,大战一触即发;微妙的是,即将开战的双方是羌国和洰戎,和晏国当真是半文钱的关系也没有。

  但是不管这场仗最终能不打起来,毕竟战场也是在晏国边境,事关国家兴亡,丝毫不能放松。

  自晏国一统中原以来,已经许多年未曾发生过战乱了,有年岁大的,一想起多年前那诸国混战的情形便不寒而栗。战争给百姓造成的创伤是永远无法消弭的,习惯了太平安逸的晏国人经受不起战争的残酷洗礼。

  整个晏国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住,弥漫着不安忧虑。

  时间一天天过去,边疆的奏报一封接着一封送来,穆成泽的脸色也愈发阴沉,紧皱的眉头几乎没有松开过。

  卫无双的脸上也失去了笑容,她甚至比穆成泽更加关心边疆传来的消息,任何风吹草动都不放过。

  穆成泽每日下朝后会来羲和宫小坐片刻,一来告诉卫无双边界的最新消息,二来也是不放心。毕竟驻守边疆的是她父亲,如今兵权基本掌握在刘靖手中,依靠卫廷手中那点驻防军队,若是真打起仗来,只怕凶多吉少。

  青砂默默收起了琴,终日窝在房中看书。袅袅茶香中,少女清秀的脸庞上不见笑容,却也不见忧虑。

  桌上的沙漏翻转过去,她合上书,抬眼看向不远处供着的一座牌位,墨瞳中是如水一般的平静,与外界焦躁低落的气氛那样格格不入。

  打仗这种事,并不是她们能够阻止的,担忧也是无用,该来的终究会来。既然,开心也是一日,提心吊胆也是一日,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

  大战最终还是未能避免,眼见着天气一天天转冷,僵持近一个月之久的羌戎两军在第一场雪飘落的时候,正式开战。

  羌国和西戎激战数日后,战事终于开始明朗化,羌国纵然强悍终究国小,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后续的财力物力明显不足,败事一现便一发不可收拾。

  眼见着羌国这场倾国之兵的背水一战便要以覆国收场,羌人却突然干了一件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事情——他们对晏国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幽州城的守城将士不足一万,面对羌国三十万大军的突然来袭,抵抗简直是螳臂当车。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幽州城便被攻破。

  幸而,元帅卫廷深谋远虑,在见到羌军向幽州方向撤退时便着手将城中百姓连夜遣散出城。羌军入城后,将城中财务洗劫一空,而后迅速撤离,倒是不曾伤及那些被俘虏晏军的性命。

  漫天的大雪阻止了西戎追击的步伐和决心,羌人以环境为掩护,化整为零,一夜之间从西戎的视野中消失。大战结束,双方虽各有损伤,但羌国主力到底是成功脱战,避免了举国倾灭的悲剧。

  至此,西戎与羌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的却是如此平静。

  战报送到京中,文武百官悬在喉咙口的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虽说幽州城成了一座空城,但万幸的是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也就当是破财免灾了吧。

  在卫无双头顶盘旋数日的阴霾终于散去,整个羲和宫也终于多云转晴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穆成泽拟好了论功行赏的圣旨,准备派人去宣卫廷回京觐见。想着借这个机会让卫廷和卫无双见上一面,权当是送给表姐压惊的一份礼物了。

  所有人都很开心,除了沈青砂。

  她今日连着被香灰烫了三次,沏茶时摔碎了壶盖,锁骨处更是一阵阵的刺痛。

  “真要命!”沈青砂按着锁骨处,咬牙嘟囔。

  所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她的锁骨就和一般人的右眼似的,一疼必出事,灵验地让她自个儿都叹为观止。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不知道烫了手的香灰是不是叶楚的在天之灵想告诉她什么。

  沈青砂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思考精神的好孩子,所以闲极无聊的她很认真地开始思考。然后,她还真的想明白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今大家都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谁都没有发现一个关键问题——从始至终,刘靖什么也没做,这未免太不正常。

  她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呆呆发愣。人生祸福如朝夕,世事半分不由己,想明白了又怎样,还不是什么也做不了。

  傍晚时分,穆成泽心情愉悦地在羲和宫陪着太后和卫无双用膳。马奎神色匆匆从门外进来,给穆成泽递上一封八百里加急密保。

  穆成泽漫不经心地拆开,只扫了一眼便变了脸色,正在对面抚琴的沈青砂锁骨突地一痛,连忙按下琴弦。一声清脆的碎裂声,是太后摔落了手中瓷盏。

  “母后,怎么了?”旁边不明状况的卫无双关切问道。

  “没什么,一时手滑。”太后笑得僵硬,只是卫无双并没有注意到。

  穆成泽迅速合上密折揣进袖中,站起身,“朕还有些公务要处理,表姐你陪母后慢用。”

  沈青砂看着皇帝大步离去的背影,眸色渐浓,锁骨处真实的痛感告诉她,真的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