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当道 第211章 重新开始
作者:壬九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人人劝解,但劝解的意味充满怜悯。

  好似这个皇后,注定是个可怜之人。

  容留她在皇宫里,已是新君的仁至义尽。

  皇后脸色变换,转头看众人冷漠的脸,忽然爬起来,奔向了夏夕。

  她奔跑的飞快,眨眼就撞向了夏夕。

  夏夕一动不动。

  萋萋一怔,飞快跳过去,一步挡住夏夕的轮椅。

  然,皇后并未撞向他们,而是越过他们撞向了墓碑。

  一头碰死在九阴圣仙几个字上。

  台阶下,朝臣惊呼。

  台阶上,潇阳王冷冷转头看着墓碑后的国师。

  国师微微一笑:“圣仙仙途坦荡,早已摒弃凡尘俗世,儿女私情。皇后以身殉葬,虽值得褒奖,却也不妥。”

  意思很明白,皇后和夏泽不可合葬。

  大夏国办丧事,办完一出又是一出。

  夏泽的事情刚刚落幕,皇后又驾鹤西去。

  皇家再次十里白桑,满城恸哭。

  一切处理妥当,已是二月底了。

  春花开了满城,春意席卷大夏。

  新君还未称帝,也不曾登基。

  这个时候,再也没人对他的称帝提出异议。只是不断的挑出好日子,希望夏夕按照祖制登基。

  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夏夕没有答应,说是要问国师的意见。

  国师于是卜算天日,算出六月六乃是最好的时日,正好登基称帝,重振大夏。

  这实在是开玩笑。

  多年前的六月六,流火城飞雪漫天,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亲身经历过。

  而今,好不容易夏夕回归正途,国师却要求他重新回忆当初。

  朝臣不答应,连番反对,一面反对一面脸红心跳。

  这就像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掩盖伤疤,最后却被人无情的一次又一次揭去伤疤,露出血淋淋的伤口。

  谁都不愿直面四年前的那一场飞雪。

  更不愿夏夕想起当日的景况,追究当日的种种。

  可惜,早朝上,国师再一次提出意见时,夏夕答应了。

  登基仪式,拟定在六月六。

  地点就在朝阳殿。

  时间为午时三刻。

  这样的选取日子,不像是登基,倒像是杀头。

  人人胆战心惊。

  夏夕却像是个没事人一般。

  朝臣离去,阖宫寂静。

  二月春风,吹拂着朝阳殿窗前挂着的紫绡帷幔。

  一下一下,仿似美人温柔的手。

  夏夕坐在轮椅上,看着敞开的宫门外,无声无息。

  春水和秋霜站在他身后,国师站在他跟前。

  萋萋站在宫门口,因为隔得太远,所以看不太真切他的脸色,也听不到他们正说着什么。

  她现在是暂代御林军统领,官职实在很大。

  不过,似乎并不算开心。

  为什么不开心,她不知道。

  殿中隐隐约约传来夏夕的声音,她尖着耳朵听了半晌,放弃了。

  就这么杵在温暖的日光中,瞧着远处大理石砖面上倒映的树影发愣。

  “过来。”

  远远的,殿中传来淡淡的呼唤声。

  她没反应过来。

  “七儿。”殿中,仍在重复。

  她眨眨眼,总算从春日暖阳的思绪中回到现实,忙低下头:“皇上。”

  “过来。”

  殿中央,那人还在呼喊。

  她一怔,下意识退后一步,却又飞快停顿住。

  她迟疑地呼出一口气,终于朝着殿中央走去。

  走了多少步她不知道,但每一步都似乎很漫长。

  一直走到轮椅丈外之地,她站住了脚步。

  “皇上。”她躬身垂首,十足一个士兵的模样。

  “呵……”殿中央,某人却笑起来。

  她一愣,抬起头,忽然惊觉。

  大殿中央,不知几时已走了一空。

  偌大的朝阳殿,只剩下他们两人。

  对视一眼,眼光清明。

  他不再是那个妖冶邪魅的王爷。

  她眨眨眼,他已开口:“过来。”

  她傻站着:“我……属下戚霜,参见皇上。”

  一直以为,他不知道她的身份。

  所以,也多了一层距离。

  下一秒,却有一双温柔的手递过来,裹住了她一只小手。

  她目光闪烁,忽然落下泪来。

  她有点慌,忙去擦拭眼泪,擦泪的手却又被握住。

  她挣脱不开,被迫与他对视。

  一高一矮,男在下,女在上,不算最完美的情侣注视。

  但,她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怜惜。

  那是一种深切的怜惜,又夹杂着莫名其妙的放心。

  似乎,他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到最好,一定可以保护好自己。

  一定可以与他比肩天下,共掌九州。

  她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匆忙去扯自己的手指。

  可惜,没能扯动。

  他道:“你受苦了。”

  她愣了半晌:“你……你怎么认出我了。”

  他呵呵一笑,摇摇头,好似在看一个傻瓜:“你以为夫君和你一样傻么。当日在北营,我便认出了你,在御书房时,东方秀坦言你的身份,其实我早就知道。”

  她大惊失色:“你……”

  他究竟是谁,是国师还是九世天子?

  他握紧她的手指,团在唇边轻轻一吻:“不管我是谁,现在我已经归来,成为新的我。从今往后,谁也不能再欺侮咱们一家三口。”

  萋萋惊骇地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他竟然什么都知道,竟然查清了一切。

  他点点头:“小公子很像我,你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双儿那里已经有了消息,爹娘就被她囚禁在城外十五里村,一切安全。我已吩咐大哥去接二老了。”

  她的心头大石总算落地,辗转这么多日的担忧,终于得到了缓解。

  忽然间从心底里开出了一朵鲜花,美得动人心魄。

  她傻兮兮地瞧着他,总觉得怎么看怎么顺眼,末了才想起来,惊讶道:“我大哥在哪儿?”

  “兵部!”

  距离六月六时日还早,大夏国的国事仍是夏夕在批阅。

  不过,始终没有正式的帝号。

  虽然没有称号,却并不妨碍大臣们为他选取皇后。

  当年的正妃侧妃们,被再次提上议题。

  兰暮容当即被淘汰掉了。

  官妓声名狼藉,不堪为皇家妃子。

  倒是那林未馨,虽出家为尼,到底是大家闺秀,且守身如玉,温婉大方,足可当得国母的称谓。

  许多大臣提出请林未馨还俗,并立她为后。

  夏夕不置可否。

  他不答应却也没有反对。

  朝廷上,登时掀起轩然大波。

  当初逼得林未馨出家为尼的玄衣使者,被众人抬出来,请求夏夕判决。

  仿佛一旦玄衣使者被杀掉,便抹去了林未馨被逼出家的丑事。

  一切,还是天下太平。

  夏夕未曾表态。

  武隆将军东方秀当即带兵往暴狱,准备拿住玄衣使者,供夏夕惩治。

  可惜,玄衣使者却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干净,竟没留下一点儿痕迹。

  东方秀没拿住人。

  刑部慌了,立刻召集兵马司追拿玄衣使者。

  然,一无所获。

  玄衣使者出逃了。

  众朝臣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世南站出,先请夏夕往林家家庙走一遭,请出林未馨再说。

  毕竟,当日潇阳王府抄家灭门,也是夏夕一手造成。

  天气很好,殿外的风吹进来,显出一丝夜色。

  竟然,因为立后一事争论了一日。

  夏夕目光淡淡,望着满殿朝臣,平和道:“潇阳王妃蒋萋萋,可有人还记得?”

  众人一怔,仿似此刻才想起来那位平凡的小官儿之女。

  林世南虎躯一震,低着头脸色铁青。

  有人道:“王妃……皇上当日落难之时,王妃并不在身畔,此可谓能同甘而不可共苦。她如何能与林侧妃相提并论?林册妃可是为了您,削发为尼,林大人还自废双眼……”

  这人大概搞错了逻辑。

  正因为林世南自废双眼,所以林未馨才保下性命,才有了削发为尼之说。

  这人说的像是,当初一事是因为夏夕,林家才做出了十足的牺牲。

  他冷冷淡淡看着这人:“当初迎娶林家小姐,朕本就不同意。而林家,却非要将女儿嫁给朕。到了后来,朕遭前人算计,林家跟着遭了秧,不正是他们早该预料到的?”

  他微微一笑:“成者王侯败者贼,林家不会不知。”

  林世南铁青着脸抬头:“皇……上此言差矣。而今皇上以九世天子的身份归来,馨儿难道就该继续呆在家庙中吗?”

  夏夕迎着他的愤怒看过去:“既然知晓今日的朕是九世天子,就该知道……那个母仪天下的女子,很快就会归来。”

  他将双手收回,驱使着轮椅转身,淡淡道:“朕的皇后,永远只有一个人,旁人就不要多想了。”

  林世南脸色巨变,当着这么多人在场下脸,实在让他很是憋屈。

  他一步蹿上去,仗着自己身量魁梧,老当益壮,竟想一把拽住轮椅上虚弱的夏夕:“你不能走,若不肯立馨儿为后,本将军留你何……”

  话音未落,却软软的倒在了金砖上。

  潇阳王仍缓缓地走出朝阳殿。

  春水站在林世南跟前,伸脚踢了踢,不发一言地将人拖了出去。

  满朝震惊,无以复加。

  人人跪拜在地,不敢多言。

  暴君。

  每个人的脑海中,闪过的都是这个字眼。

  萋萋从宫门口偷眼看去,只能看见夏夕坚定的背影。

  那背影中透出的平和冷淡,像是叠加了几辈子似得,充满着看尽人情冷暖后的沧桑。

  她目光一闪,念及他方才所言,飞快追了过去。

  御书房中,夏夕正安静地批阅奏章。

  奏章是边境送来的,讲的是边境的战事。

  战事吃紧,林未安请求粮草支援。

  而今的战场上,两个都是林未安的亲人,他不能撤离。

  否则,就无法与夫人卫冰清交代。

  夏夕冷冷看了那奏章,随意丢在一旁,抬起头。

  萋萋看着他,没出声。

  就这么对视了许久。

  她朝前走了几步,站在了玉阶之下。

  他微微一笑:“来了。”

  她点点头,不知道该如何措辞,想了许久才道:“现在宫里头安定了,我不想再管御林军,想要出宫去。”

  他追问:“去找冰儿吗?”

  她半是点头,半是摇头:“想看看爹娘,也看看冰儿。若是可以……想……”

  “也好。今日与朝臣摊开讲明,不日就该公布你的身份。再当着御林军代理统领,的确有些不妥。”

  “不如,就趁着这次出宫去,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吧。”他的笑容很诚恳,语气也很和善,像是最体贴的丈夫。

  而不是一国君王。

  她眨眨眼,心中五味杂陈:“那么,我便出宫去吧。”

  出宫,是春水亲自送她。

  宅院也是春水亲自为她找寻。

  到了地方,才见得是听风阁。

  听风阁不知几时已然焕然一新,早没了火吻的痕迹,如同当初进驻时的模样。

  她站在听风楼外,望着牌匾上簇新的三个字,几乎以为前尘旧事都是一场梦。

  她不过是进宫当了几日宫娥,因为潇阳王的恩典,有幸出宫来了。

  转头,春水勾唇一笑:“进去吧,王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