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当道 第237章 游学
作者:壬九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夏夕的左膀右臂离去,似乎并没引得什么异常。

  只是他一个人难保忙不过来。

  最后,连七七也派上了用场。

  帮着处理乱七八糟的事情。

  夏天过去时,冰儿的学业突飞猛进,俨然已成了流火城新晋的文武小神童。

  许多官宦子弟,也难以比拟他之一二。

  如此争气,又稳重不失活泼,夏夕和七七心中是一万个满意的。

  然而,人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到了冬日之时,七七脸色苍白,偶有晕厥,被夏夕查出患有隐疾。

  此前她摔下悬崖撞坏了脑子,后来在回山恢复了记忆和容貌。

  大家都以为她是彻底好了。

  却不知道还有这一出等着她。

  她再一次病倒了。

  而今的她,年岁早过了不惑,面容虽然跟从前一样貌美娇嫩。但身体底子却早就不同了。

  是从内到外的变化,自然看不出来。

  至少,当年的她偶有风寒疾病,撑几日便过去了。

  今,却再也没这种硬撑的可能。

  夏夕叮嘱她好好将养,又亲自配置药膳,吩咐小厨房为她细心熬制。

  只将她往健康的道路上牵引。

  她也老实乖顺,好好躺着养病,并不胡乱奔跑。

  只可怜了太子,忽然消瘦下去,成日里担心她,又在跟前侍疾。

  她看不下去,安慰儿子,希望他出去走走。

  冰儿快十岁了。

  出去走走也没什么不可。

  重点只在于,他是否能确保安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东方秀和书生都很赞同她这个决定。

  当然,要出去走走,自然要有人带路。

  冰儿还小,不可能就这么一个人离去。

  书生自荐跟去,七七没出声。

  到了最后,仍是东方秀亲自奏秉,愿意跟随冰儿一同往大夏游学。

  大夏国的官家子弟,长到20岁之前,总要游学那么几次的。

  冰儿十岁游学,年岁虽然小了点,但也并非完全不可。

  眼看着七七卧病在床,东方秀与书生又联袂启奏,夏夕准了。

  冰儿却不肯。

  说是要照顾母后。

  又说怕此一别,再回来时七七病情已然加重了。

  夏夕和七七劝解多次无果,最后还是夏夕将冰儿唤到御书房,也不知父子儿子促膝长谈了什么,冰儿竟同意了。

  同意去游学,并且是微服而去。

  东方秀仍做他的父亲,毕竟是义父,两个人的眼神就不会骗人。

  书生做了他们家门生,一看便是高门子弟家出来的。

  另选了几人跟随,魏勇做保镖,春兰做奶娘,其他人随身伺候。

  浩浩荡荡七八人,相较普通百姓而言,的确是显得多了。

  但对于一国太子,带这么几个人上去,实在是太少了。

  书生还想再选几人,用以保护冰儿。

  东方秀和夏夕都不赞同。

  既然是游学,好的坏的都要面对,岂能做那温室中的花朵。

  七七听罢,尊重他们的意思,又命冰儿将小擒拿术仔细练了一遍,再辅佐一些其他必杀绝技。

  总算是安心。

  出行,冰儿在七七床前再三再四承诺,一定会早早回来。

  一定会平安给她带回惊喜。

  她温柔笑笑,摸摸孩子的脑袋,点点头。

  冰儿于是去了。

  偌大皇宫,便只剩下夏夕。

  且,朝政繁忙,夏夕在仰夕宫的时间并不多。

  春水和秋霜还没归来,似乎被鹅山之行阻挠。

  夏夕忙碌的身影充斥着皇宫,连七七也感受到了他的紧张。

  他不愿她受累操心,许多事情只独自处理,留给她的只是泛舟游湖,扑蝶赏花。

  她有病在身,连这些消遣也做的极少。

  皇宫中静寂沉沉,七七每日养病,也有些沉默。

  三月三花朝节,夏夕看她一个人闷得慌,提议出宫一次。

  因为七七在养病,去的地方并不远,乃是城外的皎化寺。

  从前威武大帝在世之时,时常往这里来祈福。

  那时候,长孙皇后也喜欢往皎化寺祈福。

  人人都以为皇后是为了博取武威大帝的宠爱。

  其实,大帝一直深爱的始终是长孙皇后母子二人。

  只可惜外人不知道罢了。

  领七七到皎化寺,内监宫娥等人统统在寺庙之外等候。

  夏夕并未带了旁人。

  夫妻二人默默朝大雄宝殿去,一路上伉俪情深,温馨甜蜜。

  沿着山门从左往右走,一路转一路烧香。

  皎化寺主持跟随这他们,一面替二人递香烛添香油,一面说着各种各样祈福的话。

  还算平静。

  七七默默烧着香,脑子里想着的却是儿子。

  冰儿走了三个月,说不担心是假的。

  此前也有书信归来,但书信并不多,字迹也少。

  三言两语讲了清楚,便算作罢。

  信的末尾,总要问一句她的病情,却也教她宽慰。

  此刻难得上香,自然也要为孩子祈福。

  她从前是不大信这些鬼神妖魔的,但亲生经历穿越一事,忽然便令她虔诚起来。

  或许,这世上冥冥中果然有什么,像是一条无形的线,牵动人来人往。

  见她站在佛像前不吭声,夏夕便安心的等待起来。

  她浑然不知,眼望着高高在上的佛像,默默在心中许下了愿望,期望冰儿平安。

  小心翼翼将香烛插在香炉中,她目光一闪,想起了一个人。

  夏雪。

  那个小小的婴儿,犹在她记忆中打转。

  让她每时每刻不能忘怀。

  冰儿十岁了,雪儿也应该十岁了。

  十岁的小姑娘长什么样子,她不是不知道。

  宫中偶有饮宴,十来岁的官家小姐来的不少。

  她不知道她的雪儿如何了。

  却很期待孩子。

  她闭上眼,双手合十,低声道:“虽然不应该有这样的奢望,但我真的希望雪儿还活着。像她的哥哥一样,好好的活着,快乐的活着!”

  心愿许下,她郑重其事睁开眼,躬下身,又郑重其事跪地磕头。

  她不敢有一丝怠慢,生怕这奢求的愿望永不实现。

  夏夕问:“许了什么愿望?”

  一看她虔诚的模样,就知道她已许过重要的心愿。

  她转过头,笑吟吟看着他:“心愿说出来就不灵了,我希望能快点实现。”

  有什么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夏夕迷惑地看着她,叹息摇头。

  她不再吭声,从蒲团上站起身来,依旧跟着他,缓缓朝拜着。

  远方,冰儿走在漫漫黄沙之中,狠狠打了个喷嚏。

  他揉揉鼻子,笑眯眯转头:“义父,再走三百里就是潇阳城了吗?”

  东方秀远远看去,淡淡点头:“是。”

  冰儿一愣:“义父去过潇阳城?”

  话说完,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他便是东方秀在潇阳城捡到的,却成长为让人羡慕的大夏太子。

  冰儿微微一笑,认真道:“义父是潇阳城的待别城主,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

  他笑了笑,也不再继续闲谈,转身驾驶着骆驼,缓缓去了。

  七七在庙里走动,夏夕时不时提点几句,让她很快就对祭祀祈福之类的活动,十分熟悉了。

  走到最里头的大殿中,夏夕低声道:“我出去一下。”

  她颔首,他便跟在一个小和尚背后,轻轻去了。

  七七一个人在大殿中央礼佛叩拜,满脑子都在神游天外。

  也不知走走停停多久,夏夕还没进来,她已礼佛完毕,准备出门。

  皎化寺主持跟着她,为她介绍寺庙中的景致特色,她听得津津有味,却不料路过一片小花园时,却傻住了。

  “皇上,奴家来就是为了见您的,您难道不知道吗?”

  甜甜的女声从花园后传来。

  听得人心情为之一紧。

  尤其是那“皇上”二字。

  七七目光闪烁,站定了脚步。

  接着便听到了夏夕的话。

  “皇后为你与蒋家人闹翻,失了亲情友情,你却逍遥在外,不觉得愧疚?”

  女声道:“哼,当初改头换面做了我,就该知道这个道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拿了我的东西,她早晚都会还回来的。”

  如果七七还不能知晓花园中的女子是谁,她就真的白活了一世人。

  是蒋萋萋。

  她几乎可以确定。

  她猛然走过去,想要喝斥蒋萋萋,甚至质问这个女人,屡次三番躲避朝廷的追踪,躲避见蒋茂游和蒋劲松,究竟是何道理?

  刚走出两步,却忽然脑子一阵晕眩,人事不省了。

  再次醒来,是在皎化寺一间干净整洁的厢房中。

  她独自躺在土黄色的床榻上,身旁坐着担心焦虑的夏夕。

  她勉强扯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夏夕一瞬间握住了她的手腕:“七儿,别怕,没事的。”

  她摇摇头,只低低问:“你是不是见到蒋萋萋了?”

  他有些愕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最终却只是笑笑,将前前后后与她解释清楚。

  他的确是见到蒋萋萋了。

  那一张七七曾顶了几年的脸,就在皎化寺中出现。

  出现时,与往日的七七并无不同。

  夏夕几乎第一眼便认出了她。

  且不知道该怎样与她相对。

  那明明白白就是蒋萋萋,不是风七七。

  那明明白白就是两个人。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可他还是做不到将之当陌生人一般处理。

  所以才有了那些担心的话,劝解她速速回去蒋家。

  她目光闪了闪,问:“现在呢,蒋萋萋人呢?”

  此前,她曾跑了数次边境,希冀在边境线上找到蒋萋萋。

  可她始终一无所获。

  蒋家人与她翻脸,翻脸比翻书还快。

  教她措手不及。

  而今,唯一能缓解两家关系的办法,就是找到蒋萋萋,寻到蒋萋萋的下落。

  只有这样,蒋茂游等人,大约才会与她冰释前嫌。

  而今这么尴尬,实在是她一手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