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都艳后:朕的皇后有妖气 62 书生多迂腐/7庄公子
作者:庄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62书生多迂腐

  原来是场梦。孟白璧又看向床外,却发现床脚处,赫然就躺着一坛他在梦中抱回的酒。

  咦?孟白璧望着这酒坛,不由惊叹。难道他果真在梦中去了观自在了?这真真是神奇!

  大抵是孟白璧的动作幅度过大,身侧的常娥也悠悠转醒,她揉了揉眼睛,也起身坐起,一边对孟白璧柔声道:“天色尚早,再睡会罢。”

  孟白璧哪里还睡得着,他当即便拉住常娥的手,对她兴致勃勃得将自己在梦里的经历,全都说了一遍。

  常娥仔细听着,直到孟白璧说罢,她才微睨眼睑,若有所思道:“墨生竟要你留在观自在,为他做事麽……”

  孟白璧点头:“正是如此。”

  常娥眉头微蹙:“谁都不知观自在究竟在人间存在了多久。墨生在观自在接待了无数人魔鬼怪,他怎会突然对你提此要求,其中只怕另有深意。”

  孟白璧道:“爱妻说得在理。可墨生瞧上去并不像是阴险之人,反而和颜悦色,待人甚好。”

  常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墨生的心中是何想法,你又怎会清楚。小说网不过……”顿了顿,她又嘻嘻笑道,“夫君为臣妾换了将进酒来,真真让臣妾好生感动呀。”

  孟白璧见常娥开心,他也十分高兴:“只要爱妻喜欢就好。”剩下还有九坛将进酒,应该足够常娥喝了罢?

  交谈之间,天色已越来越亮。孟白璧和常娥起身,换衣洗漱,又一齐用了早膳,今日的玲珑饺味道十分好吃,孟白璧和常娥都吃得分外欢喜。

  而后,孟白璧去上早朝,常娥则去御花园逛了一圈,便回到凤栖宫,睡了个回笼觉。

  等到中午,前朝小太监传来话,说是皇上中午有要紧的国事需处理,让常娥自行用膳,不要再等他。常娥收了话,想了想,干脆嬉笑着换上了一套得体的裙裳,随意挽了水绿色披帛,又输了个简单发髻,这便喜滋滋得出宫去了。

  京内四方街上有一家客栈,名曰‘珍馐’。

  这家客栈,名字取得文雅,装修得文雅,饭菜更是一等一的绝味,常娥每每出了宫,若是饿了,便会来此处吃上一顿,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于是这次,常娥便兀自一人来了珍馐客栈内,打算寻个雅致的包厢,独自品尝美食。

  可大抵是因最近临近科举,以至于京内处处都充满了入京赶考的书生。这不,常娥才刚踏入珍馐客栈内,便望见客栈之内,竟坐满了各位书生。因着书生们皆是从小饱读古籍,他们说的话,不是满嘴的‘知乎者也’,便是脱口不离‘悲乎哀哉’,于是常娥只觉鼻尖飘过的,皆是这些书生身上传来的酸酸的迂腐味儿。

  常娥心下笑了笑,干脆站在大堂内,招手叫了小二过来,温声问道:“小二,可还有包厢了?”

  小二见来者乃是常来的貌美娘子,虽说很想将她往雅间招呼,可……小二为难道:“唉呀,今日包厢全都订齐了,这位娘子今日来得可真真是不凑巧……”

  常娥笑道:“罢了,下次再来也无妨。”说罢,常娥转身就要离开。

  可突然之间,常娥边听身侧响起一道夹着试探性的轻声:“这位姑娘,且慢。”

  常娥放眼望去,只见发出声音的乃是一位相貌清秀的年轻男子,瞧上去大抵十八九的年纪,双眼清澈,只是神情瞧上去,有些木讷,大抵是书读得太多了罢。

  此时这小男子望着自己,目光之中还夹着一丝害羞与彷徨。常娥看着他时,他便飞快避开了眼去,活生生的一副怀春少年郎的姿态。

  常娥转了转眼,心中便有些明白了,她暗暗摇摇头,嘴上则笑道:“这位书生,可有事?”

  书生白皙的脸颊上飞上了两朵霞云:“小生、小生这有空位。若是姑娘不嫌弃,不妨、不妨同小生拼个桌子……”说话间,他的目光上下飘忽,就是不敢看向常娥。

  “还是下次罢,这次……”常娥觉得有些好笑,干脆转了转眼,狡猾道,“妾身还是回家,同夫君一齐进膳好了。”

  说罢,常娥转身便出了客栈。

  可怎料,这位书生却有些不依不饶。下一刻,常娥只觉眼睛一花,再定睛一瞧,这小书生竟也出了客栈,追上了她,如今还挡在了她面前,拦住了她的路。

  书生的脸上似乎有些气恼:“这位姑娘明明未曾婚配,怎好说自己已有了夫君呢?”

  常娥一愣,不由好奇了:“你怎知我未有婚配?”

  书生道:“若你已有婚配,自然该换了妇人发髻,可你明明梳着少女髻。”

  常娥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我喜欢梳轻便些的发髻,便随意梳了一个。”

  书生肃道:“这于理不合。”

  常娥:“……”果然啊,书生果然是一种迂腐的存在。

  见常娥沉默,书生还以为是常娥理亏,所以说不出话来。书生道:“所以,姑娘你果然未曾婚配是不是?否则,你若是已有婚配还梳少女髻,便是不守妇道。”

  常娥:“……”她更无言以对了。

  书生的口吻缓和下来,脸上又重新挂上了羞涩:“小生姓秦,名秀,字子岁。此番上京,乃是为了参加十余日后的科举大试,好考得功名,光宗耀祖。”

  常娥叹气道:“我想回家。”

  秦秀脸上又是一红,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小生唐突姑娘了。不知姑娘家住何处,姓甚名谁,年方几何……姑娘气度不凡,想来定是出身望族,若小生有幸考上了功名,或许,或许可以去姑娘家中拜访……”

  常娥愈加无奈,眯了眯眼,干脆戏谑道:“可时间隔得太久,我也已记不清究竟家住何处了,不如,你便到京城第一家来寻我罢。”

  她连自己如今究竟活了多少岁,都已算不清了,又哪里还记得自己的家在何方。神州大地地表辽阔,地名更是随着朝代而实时变更,她只记得自己的出生地在蓬莱以南的位置,具体的早已忘了。

  秦秀被常娥的话绕得云里雾里,怎料,片刻后就见秦秀一脸正色看着她:“姑娘可是瞧不起小生家境贫寒,出生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