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浮华的时代 第17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文无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忙完这些,看着顾客走的差不多,乔正凡终于可以坐在门口,舒展一下劳累后的筋骨,感受着逐渐变冷的天气,加上三天两头的雾霾天气,让他总觉得被这郁闷的天空压抑着。

  递给同样来到饭馆门口透气的张师傅一根烟,两人云里雾里的抽着,没感受到什么飘飘欲仙的感觉,倒觉得自己吐出的烟跟雾霾交汇在了一起,又让雾霾浓重了那么一丝。

  有网友将这种雾霾和堵车写了一道诗:“身如仙境不长生,高楼大厦云雾中。遮阳蔽日开天地,车穿人流霾中逢。”乔正凡一向喜欢热闹,就给这首诗在微博中点赞评价一番。

  街道上依旧拥挤不堪,堵车的喇叭声断断续续叫个不停,尽管十字路口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有交警指挥交通,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张师傅是那种一天吐不出几句话闷棍型男人,五十岁的年纪,皱纹满脸,带着一些被岁月打磨的沧桑气息。

  乔正凡一直把张师傅当作前辈来看,许多烹饪专业的东西都得虚心请教一番,这让曾经在某大酒店做厨师长的张师傅在自卑心理作祟下多少安慰一些。

  要知道当年叱咤风云,连裤衩都需要徒弟洗的张师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似乎成为时代的淘汰品,特别是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能被乔正凡这样一个小饭馆容纳已经算不错了,别的正规饭馆可不敢轻易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厨师在厨房挥汗如雨,万一出点什么岔子,可不是一个小本经营老板所能赔偿得起的。

  现在的社会里,养儿不如养女,有两个儿子的张师傅比同龄人看去苍老了许多,好不容易将大儿子给娶上媳妇、买了个首付房,一屁股债还没有还清,二儿子大学毕业,现在又等着花钱找工作。让备受沧桑洗礼的张师傅不堪重负,一张苦着的脸更加郁郁寡欢了。

  在这娶媳妇不管贫穷与富贵,要房要车,彩礼动不动十几万的时代里,一个普通家庭即便积蓄了十几年的收入也经不起一场婚姻的挥霍折腾。

  张师傅这个曾经在城市还算混的不错的老一辈厨师,就因为大儿子的一个婚姻,就将大半辈子的积蓄交待一空不说,好不容易将二儿子供给着大学毕业,现在又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如果不花钱找个体面的工作,上大学的二儿子若走在一般的打工人群中,那这十多年学的优越感可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了。

  乔正凡见过张师傅的二儿子,个头挺高,长得挺帅,一表人才,而且生在贫寒家庭,懂事的早,在前段时间放暑假那会,还跟他这个“剩男老大哥”喝过两杯啤酒。

  当时张师傅的二儿子在找工作碰壁后,似乎很想跟乔正凡这个早早立于社会,表面看去混的不错的老大哥交流一番,说道:“乔哥,早知道上完大学后找工作这么难,还不如不上这个大学的好!”

  乔正凡听后就劝导说:“上大学还是有用的,或许找的工作不对口,还得跟着没自己文凭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头学习,但你的人生观和视野远远比我们这些十几岁起就盲目的在社会打磨的没文化人要高太多,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乔哥,其实我很羡慕你现在这样发展自己小事业的个体,若是我不上这个大学,将上大学四年来花的十万块钱用在经营小买卖方面,就不用让父母为我的工作劳心劳肺了,看见他们现在辛苦的样子,我真是心疼?”张师傅的二儿说着,都感觉有眼泪快要流出,看来毕业后找工作没少碰壁。www.258zw.com最快更新他接着再感叹道:“即便把这十万上大学的钱赔光,那也学到了太多社会经验。以前总觉得自己在学校成绩优异,又经常参加学生会各种活动,总以学校为跟社会差不多,可当我踏出校门后,才觉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乔正凡知道张师傅的二儿子说的是心里话,现在没门路的大学生整天在人才市场逛荡着,找到工作后,又干着跟其他人没多大区别的活,委屈自不用说,能否坚持得住还两说。特别是二本、三本和专科生,他们大多人工作后都是从最基层做起,不抱怨才怪呢!

  但像乔正凡这样从十六、七岁就摸打滚爬在社会里吃过苦头的孩子,只有自己知道那苦尽甘来的日子要多艰辛有多艰辛!

  记得他初中毕业后出门的那会,对他关爱的慈祥父亲,紧紧攥着他的手说道:‘凡儿啊,父亲种田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出几回,除了种地外没什么能教你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保重安全的前提下,能闯荡出个啥样就闯荡出个啥样儿、、、、、、、”

  乔正凡之后的确应了他父亲的话,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他在这个社会大染缸里尽情闯荡,苦过有木有,累过有木有,上当受骗有木有,受人欺负有木有、、、、、、但他还是如一块脚踩不烂的石头,又硬又臭的活着!

  05年他来鹿城的第二年,在一家学校餐厅挣着五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傻乎乎的一个人干了两个人应该干的活不说,经常在别人午休的时候为了完成工作不休息的干活,马步停蹄的一干就是十二个小时。而在这十二个小时里,除了上厕所和吃饭有限的时间外,几乎都在劳累的工作状态中,拿句现在打工者的话:“那叫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在那样的工作状态中挥汗如雨,傻愣愣的干着,为老板们增加着收益,他则挣着可怜巴巴的钱,忍受着老板的克扣。

  特别是遇到的那家老板,为人刻薄,把打工者不当人看不说,经常找借口克扣他和其他打工者的工资。当时乔正凡就因为一个多炒出来“三块钱”不到的小盘蘑菇炒肉而被罚了五十块不说,在临走辞职的时候,因为小的纠纷还被那个老板狠狠的扇了两个巴掌,打得当时身材弱小的他差点跌倒在地。

  当时他年纪虽小,也气不过,就找当时管理学校食堂的经理。跟那个老板经常喝酒,关系不错的经理向他打马虎眼,然后不了了之。在辞职后还被恶性的克扣了一百多块的工资不说,还受到那老板的****威胁。

  当时在那种受到金钱、肉体和精神屈辱下的他,不是没想过叫上一帮小哥们跟那个老板闹个天翻地覆,但当时想到自己父亲在临走时候的千叮万嘱后,还是忍了那口气。

  时别十年,他不是一样没缺胳膊没缺腿的在这个社会大染缸里挣扎生活着、、、、、、

  而在这十年里,他见过太多比他命还不好的流浪者一夜变疯,也见过跟他有过同样经历的打工仔因为讨不到薪水在帐篷中乏累入睡,更见过太多形形色色、为富不仁的老板克扣压榨着自己的员工不说,还将自己的员工打骂成伤、、、、、、这也是他自己当老板后对员工们一向容忍的原因,毕竟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生活永远没有戏剧性般的一帆风顺,不给你大点坎坷就算老天爷对你的格外照顾了!”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话。

  乔正凡这个十多年来,苦过、累过,甚至哭过的“时代青年”有资格向张师傅的二儿子说些心宽的话。他说道:“你们这些上过大学的学生只是在找工作中抱怨和后悔,可知道在你们无忧无虑的拿着家里的钱挥霍的时候,我们这些没在学校深造的同龄社会底层却挣着这个社会最低的工作在城市中咬牙前行,很有可能在叛逆的年纪里走了不归路。所以,你们连现在这点工作困难都克服不了,即便四年前给上你十万上大学的钱,而那个时候的你也许想着将这十万怎么挥霍,而不是真正用在事业上的,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我们、、、、、、”

  那****给张师傅的二儿子讲了好多道理,让对方很收益,至少在心理方面觉得平衡了那么一些。

  其实好多大学生出了校园不是败给了工作环境的简陋,更多的是心理的不平衡。

  毕竟不是每一个年轻人会有一个家庭优越的父母那么幸运,在最早的时候将他(她)的人生已经提早规划出来。

  特别是像刘楚浩这样一个在政府机构里摸滚打爬的官二代,其实在他上高中的时期,父母已经规划好了他的人生道路,只要顺着父母布下的轨迹前行,不用多么打拼就有一个似锦的大好前程。但往往是身在福中的他总是带着逆反的心里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却不知道他已经有了一个穷人家孩子争也争不来的“人生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