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影后 第1章 出狱
作者:金冠好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早上六点,“哐啷”一声,管事干警打开302监舍厚重的铁门。

  “0303,出狱!”

  “是”

  米男早已换好自己的衣服,拎起行李箱,向眼里满是羡慕的狱友挥手,昂首挺胸地走出十多平米的囚笼。

  来到大队长办公室,她自觉脱掉衣服,让干警检查有没携带违禁物品,这个一目了然,消耗时间的是行李箱。米男把生活用品都送给狱友了,只带一大叠书法稿子与话剧的剧本。

  俩干警一页一页的翻看,看有没有敏感字词之类,总之杜绝一切会给监狱带来潜在麻烦的东西。

  狱长亲自领米男出去,她默许米男并肩跟她走在一起。从监区到第一道铁门有个操场,现在一个人都没有,很空旷。每个出狱的人都收到过狱友的告诫,出去时一直朝前走,千万别回头。

  这个地方,米男呆了三年半,最美好的年华浪费在这里。想看一眼来个告别,告别过去,告别那个昨天为她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孩。

  当米男心潮澎湃地走出第一道铁门,突然间警铃大作,这是有人越狱时发出的警报。干警马上把米男拽回,将铁门重新锁上。

  “等等……米粒儿,等等我”原来是姚雪儿追来了,她不要命的朝米男这边奔跑,后面跟着一群拿着电棒的女警,离米男还有五米远的地方,她被电棒击中昏倒在地。

  米男的管事干警凑到狱长耳边说了什么,狱长看着米男思索了两分钟,决定给米男与姚雪儿一个告别的机会。

  办公室,雪儿醒来后,哭得肿胀的眼睛不敢看米男,只是紧紧地抱着她,说,米粒儿,出去后,一定要每天写信给我,不然我会得相思病死掉的。

  姚雪儿是米男的女朋友,在封闭管理森严又没有异性的地方,两个寂寞的芳魂相互慰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雪儿是满十八岁那年从少管所转到监狱,米男也刚好从看守所转来,她们年纪相仿,在“新收”中队受新人训练。

  雪儿刚来时抵制情绪十分明显,一寻着机会就自杀,吞石子,毛衣针插胸口,把勺柄磨利了割腕,每次都没死成。

  米男跟她一样同属不安定分子,不是寻死,是看不惯干警把犯人当作劳役而剥夺学习的机会,经常会冒出头来与干警据理以争。

  三个月训练期后,米男与姚雪儿分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暴力中队。队友是一群如狼如虎的女汉子,热血沸腾好逞狠斗殴,跟男犯人一样难以管教,她们看到漂亮的雪儿眼睛直冒绿光。

  米男跟雪儿分到一个监舍,米男睡上铺她睡下铺,夜深人静时,经常有不轨的女人爬到雪儿的床上摸她,她干脆爬上来跟米男一起睡,平时也揪着米男的衣角寻求保护。米男为了救美经常跟人干架,越挫越勇,竟混成暴力小分队的队长,雪儿对米男崇拜得不要不要的。

  ……

  雪儿对米男是如此依恋,搂着米男的手臂越收越紧,恨不得将自己嵌入米男的血肉中,米男摸着她毛绒可爱的短发,叮嘱她好好表现,争取早一天出狱,她乖巧的点了点头。

  踏出监狱大门,米男闭着眼睛深深呼吸第一口自由的空气。

  今天的阳光明媚,破天荒的,她感受到了阳光赐予的温暖。以前,她最讨厌晴天,趴在铁窗上看着明媚的天空,那会衬托出悲凉的处境,心情更加低落。只有雨天,心里才会得到些许平衡。

  米男向狱长挥手告别,狱长说,小米,你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女犯,祝你有个好的前程。

  她说了声谢谢。

  “小男”一个活泼靓丽的女孩飞快向米男跑来。

  是贺晓盈,在县城读中学的六年,米男一直在她家吃住,父亲间或会把走街串巷理发赚的钱送来当生活费,不过少得可怜。被关的四年,只有她家会来探监,并往米男大帐里打生活费,米男现在穿的衣服也是她知道米男要出狱提前寄来的。

  小盈高兴地打量着米男,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脱下那套灰不溜秋的囚服穿什么都好看,只是瘦了点脸色苍白了点,没关系,在我妈的调理下,保你一个月红光满面起来。

  米男有点心不在焉,这全新的世界让她不知所措。

  晓盈招手叫了辆出租车,把略显木讷的米男塞了进去,米男刻意不看窗外的风景,淡定地目视前方,在晓盈面前表现出心如止水。

  晓盈从包里掏出一个本子,“这些年,我家为你花的钱我都记着呢,念给你听听哈,对下账。高考完那年你出事,为你打官司的律师费2万;你爸听到你判重刑咳血归西了,殡葬费2万;为了让你早点住进监狱享福,给看守所的打点费1万;还有……总计8万,这些钱是我家实打实的掏出来的,再加上利润利息与这些年的通货膨胀——”

  她家家境尚可,父亲是物价局科长,母亲是中学教师。米男的父亲跟她父亲曾经是战友兼同事。

  “我这么惨,就不能算是垫钱?”刚出狱就欠下一屁股债,米男很无语。

  “难道你一副拽拽的样子不是告诉我‘米男不需要同情!’?”

  “开玩笑的了”见米男堵气不看她,过来搂她的胳膊,“我爸跟你爸什么关系,压根就没打算你还。我爸妈对你比亲生闺女都好,以后出息了,可要知道知恩图报哦”

  米男咬住嘴唇,别过头不让她看到自己眼中的氤氲。

  回到小县城,米男向晓盈伸手要了两百块钱,捧着三束鲜花到乡下坟头祭奠家人。乡亲们当然不待见这个坐过牢的人,见她走来,远远的避开。她每走过一家门前,便有主人拿着扫帚扫掉门前沾上的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