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妖 插叙1 潞王坟的传说
作者:唐异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潞王坟坐落于豫北凤凰山南,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藩王陵墓。建筑规格与明定陵同。墓主潞简王朱翊镠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世人熟知的万历皇帝)同母亲弟,生于北京,二十二岁就藩于卫辉府,当代叫做卫辉市,是今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关于潞王坟的修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中原腹地,玄黄起源开化之地,自古各个教派源远流长,包括这风水堪舆之术,在民间受众也是颇丰。据传这卫辉府就有这样一个奇人,一身寻龙点穴的本事端的是非同小可,得了个“活神仙”的名号。

  这神仙一生为人看阴宅阳宅的风水,却是分文不取,所得的银钱都用来俢祠盖庙,开山拓湖,搞得自己家中甚是清贫,而他自己大概也是泄露天机太多,只活到了四十八岁。可就在这神仙死前的那一晚,将其儿子唤于床前,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原来那神仙并非卫辉府原住民,曾是江西一个风水相术世家一分支族人,但年少之时师从家中族老,学了一身不凡的风水堪舆之术。后游离到凤凰山下,发现一处风水绝佳之处。“头枕凤凰山,脚蹬老龙潭,左手金灯寺,右手峙儿山”,若是哪家将亡人葬于此处定为阴宅,定可泽被后世,有帝王之命。神仙遂将妻儿迁于卫辉府,守着这处帝脉。二十多年来所的银钱全部加持于这处灵地,将整个卫辉府灵气尽数聚于此处,相当于占了他人风水,致使本地自此之后再难出其他惊才绝艳之辈。而这加持后的灵穴,如今便是要用上了。

  那神仙儿子虽自小跟着神仙,家传的术法却是一点没学,他那颗小心脏怎能装得下他老爹的那种大心思,顿时就懵在那里,张着一张吞天大口听其父将后事交代完毕。

  神仙交代的后事有三:其一,他死后的尸身须在十二个时辰内下葬,且绝不可行超度之法。其二,下葬之时,尸身不可着寸缕。其三,也是最为关键之处,便是下葬后神仙儿子必须在墓前守陵,七七四十九日方可离开,期间须寒食,方圆百丈之内不可见明火。

  神仙交代完后事之后就咽气了,那神仙儿子想是颇缓了一阵思绪。泽被后世与否暂且不说,怎得这老爹死后的安排处处与常人反着来?思来想去没有个头绪,最后一咬牙,决定随着他老子的心意来,毕竟这样少去了不少丧葬的挑费。随即马上搜罗了家中所有的粮食,上屉蒸了干粮。待等夜深人静,遂背了自己的老爹和馒头,来到那处灵穴所在之地,几锄头下去,挖出一口空棺材来,想是老爹早年已经预备好的,也没考虑怎得埋得那么浅,三下两下将那尸首放了进去。中途触及那棺材之时,发现其材质似乎并非木头,触之有种冰凉之感,像是大冬天摸到冰块一样。

  神仙儿子感觉这事儿处处透着诡异,索性两眼一闭,不思不想,私自在脑中屏蔽了五感,木然地完成了整套工序,遂一把扔了锄头坐在地上大声地喘息了起来。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

  要说神仙儿子的定力还是不错的。那灵穴位置极为隐秘。绝记是见不到人烟的,山猫野兽可是着实不少,要守上七七四十九天,那真是对神仙儿子从心理和生理上提出了高要求。更有甚者,那埋棺材的地方,每每夜深之时,都传出一声声深深地声音。那声音沉闷,诡异,伴随着似乎还有大地阵阵的颤抖。这事闹的神仙儿子好几次都差点把他老爹从地里刨出来看看是否真的咽气了。但他还是克制了这种冲动,心里把自己认识的仙佛神怪给求了个遍。好在这声音没几天就消失了,这才算稍稍安定下来。之后,神仙儿子与各宗山猫野兽斗智斗勇,尽显其野外生存的各种能力。搁现在上个省级电视台的野外求生栏目不在话下。

  而时间就在这一天天“充实”的生活中静静流淌。

  转折出现在神仙死后的第四十一天。以为在这一天,神仙儿子吃下了最后一口干粮......

  守陵,要求守陵人不得离开墓地的。偏巧这方圆左近连一颗野果树都没有。于是神仙儿子在这一天面临了守陵以来最大的危机----饥饿!

  小饥饿被赶走,大饥饿再来。一直成长为满级满点的boss级老妖怪时。神仙儿子终于崩溃。于是拖着一具五劳七伤的身子到县城来找吃的。因偷人一张饼而被扭送至官府,并于心智不坚下将关于神仙老爹的一干缘由尽数诏给了官府,再由官府的层层上报,案子最后摆于在潞王的案头。

  当时潞王坐镇卫辉已有数年,其陵墓的筹建也正是日程,也在寻找风水绝佳之处。看到此消息,知道有人建立风水局欲抢朱氏天下,顿时大急。当即带人来到那处灵穴,令人即刻将那棺材连同尸体一并挖出。但挖了很久,依然不见那棺材。当时神仙儿子也在押,见到此景不由大惊,只有他自己知道,当时自己明明挖得不深便见了那口石棺,如今这挖了也有三尺,按理早该出来,怎么就这么不翼而飞了呢?

  潞王不知情,只道神仙儿子不讲实话,正要严刑逼供。正值一个道士自此经过,听了旁人诉说经过,不由大惊。遂来见潞王,自称乃是钦天监监正殷少圃,让潞王继续向下挖,九丈九之处必见棺材。潞王听了奇怪,那神仙儿子一个人,怎么可能将那棺材埋得那么深?但见那道士道骨仙风,又有朝廷亲制的钦天监印信在手,遂半信半疑地命人继续下挖,果然在九丈九处挖到了那口棺材。通体漆烟,不知是什么石材,但挖出之时,十丈之内皆森寒逼人,切有一股淡淡的腥味存在。待将棺材盖打开,在场之人无不变色,只见棺材内空空如也,哪还有什么尸体?但在棺材头处,赫然有一处斗大空洞,边缘很不齐整,像是人或其他兽类自内而外挖开的一般,空洞后面一直向着南方延伸过去。

  殷少圃见了此景,脸色更加阴沉。遂对潞王言到,素来亡人下葬之时,需化外之士诵经超度,停灵七日,家人以火焚纸,以备黄泉路上川资。头七回魂之后,寿衣寿裙齐备,衣着光鲜,灵魂飞升,能登极乐之堂。而这尸身下葬之法全与常理相悖,且以秽石聚阴,将这四才之地阳极而生的阴气集于一处。如此断不是灵魂超脱飞升之法,而是----聚阴化妖之法。待妖成之时,轻则毁了一方水土,重则社稷不保,生灵涂炭,神州无宁日矣。

  潞王听了,不管是否确信,但心中总是发慌,忙问殷少圃解救之法。殷少圃道那阴尸已然破关而出,看那方向正是南方老龙潭之处,七七之日破水而出,定然化妖。但如今时间未到,那阴尸见不得三光,需顺其留下的道洞,将其掘开,破其化妖之术。

  潞王听了不敢怠慢,忙聚集大批劳众,顺棺材破洞蔓延而下的坑道挖掘而下。殷少圃便在旁边看着,那坑道挖掘的时候,由开始的米斗粗细,数十里之后水桶粗细,到了最后竟是变得如头号的水缸粗细,两个成人合抱才能围住。众人越挖越是心惊,耳边似乎也飘荡着兽啸鬼哭之声。然后开始有人胆怯不敢前挖,要不是潞王坐镇,怕是早跑了个精光了,于是大批军队被调度而来,那劳工们几乎是刀压在脖项上向后挖的。终于在四十八天头上,在距离老龙潭三五里之遥挖出一个怪物。

  那怪物全身裹着一层白色半透明的黏膜,这种东西有点像人或动物将出生时的胎膜一般。而黏膜下的身体,则更像是一条巨大的蟒蛇,长三丈余,水缸粗细,周身遍布金黄色的鳞片,那巨大身体之下,四只锋利的爪子赫然可见,头部隆起,大口外凸长有数尺,内有森森尖牙,头顶之上,一根怪角支支叉叉,透着寒光。

  任何一个见到此物之人,心中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样一个字----龙!

  现场安静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人们似乎都听到了彼此的心跳声。却见阳光照耀之下,那怪物身体周围,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烟气四溢,那金黄色的鳞片似忽然变成灰黄色,突然一声撕人心魄的嘶吼传出,那怪物昂首向天,似是发出一声不甘与愤怒的咆哮,向着天空飞去。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紧接着人们纷纷下拜。只当是真龙下界,世间万物皆须朝拜一般。

  正这时,忽然一声冷哼:“孽蛟,化妖不成,还想跑?”

  待人们再抬头,只见那蛟龙正与一个人影打的正酣,仔细看去,又是一阵惊呼,那人影肩生三头,肋长八臂,身长也有丈余。

  那蛟龙且战且退,人影且战且追,转眼间两者消失于天际。

  地上众人仰天望了许久,方才如梦初醒。潞王回头再看殷少圃,已然踪影不见,连同那神仙儿子也没有了踪迹。

  潞王后来鸠占鹊巢,于那处灵穴上修了自己的陵园。因此地曾化蛟,需以真龙镇之,故潞王陵处处可见真龙之纹。须知真龙乃天子化身,藩王怎可擅用?明代藩王陵墓众多,唯潞王陵大小龙纹不计其数,陵前神道两侧十四对石兽,远远超过明藩王规定的六对,甚至整个陵墓与北京十三陵中万历皇帝自己的陵墓定陵规格相同。如此僭越之事,若不是为了镇压此地气运,纵万历皇帝再宠爱他这个弟弟,也不可能容忍吧?

  到最后,潞王也没有被埋在这灵穴之内,而是葬了他的侧妃----赵娘娘。潞王也只是在旁边另建了一处陵园,但其规模和精细程度,则逊色多了。这其中来龙去脉,却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