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绣春 第十五章 包子
作者:苏清芬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黄锦把十一两五钱的银子贴身藏了起来,心里乐开了花。所谓有钱才有底气,可别小瞧这点银子,这可是黄锦凭借前世知识所赚到的第一桶金。有了这笔钱,她对自己成为豪门的信心又坚定了一点。黄锦这几天打听过,本朝自太祖开始,已经立国将近五十年。因为远离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稍能力的都会买地。七里江因为远离白竹镇,上好的良田八到十两银子一亩,中等的五到七两银子一亩,那种远离水源,灌溉不方便的农田也要三四两银子一亩。很多小户人家两三亩地很平常。所以黄老爷子家这种,应该算是富农阶级了。黄锦手里的银子,差不多可以买两亩地了。要知道,前世黄锦一家五口加一起也只分到了两亩多地。“锦儿,长这么大,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这钱可以买好多包子了,吃都吃不完。我还是去年端午节那会和爷爷来当闹,吃过一个包子呢。”黄镛兴奋地说到。江南以大米为主食,包子这些是极少有机会吃到的,尤其农村孩子,只有在端午节那阵才有可能吃到个把个包子。七里江这里的风俗,端午节要吃包子。那时的包子都会在包子正中点上红红的一点,白白的面皮包子,看起来就可口诱人,咬一口,香喷喷的。说到吃的,黄锦心下也一动:“嗯,那我们等会就去买包子吃。”所谓奖励要及时,黄锦在现代管理类的书籍上也看到过,一味地讲愿景、画饼充饥可无法激发人的积极性。黄锦决定奢侈一把,那350文钱可以随便花,顺便给几个孩子吃点好吃的。“你们都想买什么?”黄锦问。黄钟他们都有些为难了。农村一般点的家庭,孩子们别说是零花钱没有,就是连花钱的机会都少有。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他们既舍不得花,更不敢花,犹豫着,谁都没有说话。“银子我想存起来,剩下三百五十文可以买点东西。”见黄钟他们几个孩子犹豫,黄锦忙说。银子不能动,这次去仰山采药,黄锦发现了一个好东西,这银子要用来做启动资金的。剩下的,全部花掉黄锦其实也肉疼,但是要让几个孩子尝到勤劳致富的甜头,以后干活才有动力。再说黄钟他们几个一直生活在贫瘠中,黄锦也愿意让他们吃点好吃的。兄妹五个虽然多,但孩子们之间相当有爱,对黄锦也是非常照顾。听到黄锦说只花点零头,黄钟他们就心思活泛起来了。“姐,我还想吃……永福哥给的小切真好吃,香甜香甜的。不知道贵不贵。”小六作为一个六岁的孩子,首先惦记的就是吃的。“听永福哥说,小切是丰城才有的。如果白竹镇有的卖,我们一会就去买一点。”黄锦说道:“如果没有,一会你想买什么就给你买什么。”小六开心地点了点头。“锦儿,我想买两朵绢花,上次看营子姐戴的真好看。”黄钰不过十一岁的小女生,还是爱美的年纪。“我还想吃包子。”黄镛说。“锦儿,我想……买点练字用的草纸……”黄钟有点犹豫。刚穿过来那会,黄锦以为黄仲谦一家都大字不识,这几天才知道,原来老黄家几个孩子都认识些基本的字。当然这些都是是他们的父亲黄仲谦教的。据传黄仲谦当年还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里很多人过年都请黄仲谦写对联呢。就是五叔黄汉光早年也是黄仲谦启蒙的。只是不知道黄仲谦为何没有参加科考。黄钟并没有正规进学,但他特别爱好书法,字也写的颇有风骨,平日里都是在地上用棍子比划。在他看来,花钱买纸练字,实在是有点奢侈,所以说的犹犹豫豫的。“好,二哥,以后等我们有钱了,就让你们去读书。”永l久xl免”t费看l小说$士农工商,要想成为古代真正的豪门,没有人入仕为官,显然难以成为真正的世家望族。当然,不说那么远的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犒劳几个孩子。眼见为实,只有及时体会到劳动的收获,今后才更有动力哇。几个孩子一边说着,一边到处逛。他们先是去王记包子铺,买了三个白糖包子五个大肉馅包子。古代糖比较贵,糖包子和肉包子一个价,都是两文钱一个,花了十六文。然后买了两个菜包子,花了2文钱。还来了两碗面条,几个孩子分着吃了。面条一碗五文。在王记包子铺,他们当场吃喝共花了二十八文。走之前,黄钰又提议给黄仲谦夫妇带几个包子回去,开始黄锦不同意:“爹娘问钱怎么来,我们怎么说?”“要不然就说我们挖了点车心草卖?”黄镛挠挠头说。车心草也是一味中药,药房也会收。“也行。不过不能说是挖车心草,我们就说上次遇到永福哥,他带了一种草药,让我们照着样子去仰山找着挖的吧。”车心草也是药,可以用来去火的,药房也收,不过收的太便宜了,五文钱就可以买一大草篮。况且现在车心草还不多,哪里挖那么多去?自从黄太医一家救了黄锦之后,何氏他们对黄永福这个小青年非常佩服和敬重,抬出他的名头,黄仲谦夫妇应该不会追根究底。“那就这么定了。”几个孩子都赞成。于是黄锦又打包了四个大肉馅包子,打算带回去给黄仲谦夫妇吃,去掉了八文钱,在王记包子铺一起花了三十四文钱。“可真不经用。这可以买几十斤大米了。”黄锦暗暗心疼。因为时候还早,几个孩子又在白竹镇上,慢慢逛起来了。后来,黄钰、黄锦两姐妹各自买了两朵绢花,总共花了四文钱;小切白竹镇上没地方卖,黄锦就给小六买了一斤米糖,花了五文钱,还买了两斤毛磕,花了四文钱。毛磕就是瓜子,前世黄锦最喜欢吃的就是瓜子了。毛磕不贵,分量也多,两斤毛磕省着点吃,够几个孩子吃个把月了。后来黄锦又去杂货铺子看了看,这年代居然已经有肥皂和香皂了,黄锦一向比较讲究,就买了一块肥皂和一块香皂,总共花了四十八文。又去纸笔店给黄钟买了一些练字用的草纸,还买了一瓶墨水,一起花了八十文。“怪不得一般人家读不起书,这也太贵了点,可以买一百来斤大米了。”黄锦暗暗想,怪不得老黄家也只有钱供养黄汉光一个。要供养黄钟他们三兄弟读书,没点家底还真不能轻易动这个念头。说到读书。黄锦也是想不明白,为何是五叔黄汉光在读书。如果说家里只能供养一个人,那也应该是黄仲谦,毕竟这年代比较重视长子。再说即使不供养黄仲谦,黄钟只比黄汉光小两岁,家业又几乎是大房一家的,要读书也应该是黄钟读。买完了纸,黄锦又让黄钟他们带着去洋货铺子里看了看,了解了解这年代都有哪些稀罕货。此次白竹镇之行,黄锦总共入入账十一两五钱银子,这是不能随便花的。剩下的三百五十文,几个孩子七七八八花了一百八十五文,还剩一百六十五文。看时辰差不多了,黄锦他们就赶紧回七里江了。吃饱喝足了,黄镛、小六一路蹦蹦跳跳,黄钟和黄钰一向比较沉稳,而黄锦心理年龄有二十多岁了,自然也就安安静静地走路啦。走到一半,路上遇到一个中年大汉,仔细一看,原来是表舅公罗进昌。罗进昌就是叔婆彭氏的表弟了,几个孩子平日里都喊他表舅公。“你们这是去哪里了?我正好要去你们家呢。”罗进昌看到几个孩子,叫住了他们。黄锦他们赶忙上去问好,一路和罗进昌结伴回家了。“表舅公一般不上门的,难道是上次说的况宅,有人要买?”黄锦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到了自己房里。因为心里有事,被门槛绊了下,差点又摔了。“你这孩子,小心点,这才刚好一点。”何氏正在房里绩麻,听到家里来客人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里的活计,赶紧出去招待罗进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