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绣春 第四十七章 桑葚
作者:苏清芬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贺氏听见声音,立刻从屋里走了出来。“来啦,来啦。快进屋喝口水。小虎,快去后山把你爷他们喊回来。”小虎是黄锦大舅舅何庆建的儿子,今年七岁。贺氏一边说着,一边抱起小六亲了一口,扭头对黄仲谦说:“二十九是你爹的六十大寿,你是来送寿柬的吧?”黄仲谦点点头,“快下来,别累着你姥姥了。”“没事,这孩子不重……你岳父他们去后山了,你先到屋里歇一下。”李氏把黄仲谦他们迎进屋了,几个人坐了一会,何作林他们就回来了。“锦儿,你看这是啥?”大舅何庆建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黄灿灿的琵琶。“哎呀,谢谢大舅,我最喜欢吃枇杷啦。”黄锦欢喜地扑过去,把枇杷接过来,看了看黄仲谦,见他点头,就抓了几个。“仲谦,你爹身体还好吧?”何作林进屋洗了个手,坐下来一边抽烟一边问。“嗯,挺好的。岳父,二十九他满六十,我们今天就是来请您过去的。”黄仲谦一边说着,一边把寿柬双手递给何作林。“这日子过的可真快,一晃,我和你爹都认识几十年了。”何作林感慨,“你爹这辈子不容易啊!你们可得好好孝顺他。”“那是当然。”黄仲谦点点头。黄锦则在旁边竖着耳朵听,希望能从何作林的嘴里知道点蛛丝马迹,可惜何作林没说两句,就转移了话题,谈地里的庄稼去了。黄锦不感兴趣,就跑出去了。姥姥贺氏正带着大媳妇古氏在准备一家人的饭菜,看到黄锦进来,古氏就笑着说:“锦儿,刚生火,烟大。让你采琴姐陪你去玩玩。”何采琴是古氏的大女儿,今年十岁。她听到古氏这样说,拉起黄锦的手,笑着道:“锦儿,我带你们去摘桑葚吃。”$$更新2最b快n;上\于是,黄锦他们跟着何采琴到了屋后,这里种着一大片桑树,远远看去,碧绿一片。走到桑树下,抬头就看到绿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缀满了桑枝,沉甸甸的,压得枝条垂下了头。黄锦瞬间就感觉到嘴里的分泌物就增多了。桑树有些高,何采琴找来一个木梯子,架在桑树上,腾腾地几下就爬到了桑树下。黄锦和小虎左右各一个,站梯子下,稳稳地扶着,怕梯子失去平衡。“采琴姐,你小心别掉下来啊。”黄锦说道。“没事,我经常这样干。”何彩琴说着,就抓了一把桑葚。“采琴姐,你摘了丢下来,我用篮子接着。”小六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仰着小脸期待地看着何采琴。何采琴手脚非常利落,不一会儿就摘了半篮子。那一棵棵紫色的桑葚,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诱人。几个孩子在果树下就分着吃完了,一个个吃的满嘴是红色。尤其小六,沾的脸上都是。这时贺氏站后门口喊:“锦儿,你们少吃点,一会还有好吃的。锦儿,姥姥做了你爱吃的米粉蒸。”“姥姥,太好了。”黄锦眉开眼笑。米粉肉是这里的传统菜,它的做法比较简单。选用带皮的肥瘦适宜的精致五花肉,切片,加盐腌渍,然后拌上干米粉,加入坛子里密封起来,过几天,米粉蒸肉就算做好了。为了提香,人们往往还会在坛子里加上香椿叶子。蒸的时候,从坛子里取出米粉肉,蒸熟。香椿独有的清香让人食欲大开。米粉蒸肉糯而带有有香椿特有的香味,酥而爽口。咬一口,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米粉肉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基本上家家都会做一点,以备随时用来待客。而且,吃米粉肉是每年立夏这一天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谓之“撑夏”。同时,过年也是必吃的传统菜。吃过午饭,黄仲谦因为急着要给其他人家发寿柬,就急着走了。贺氏则说什么也不让黄锦姐弟两回去,“就让他们在这里住两天,二十八我带着过去。”黄仲谦只要留下他们了。临走,他对何作林说:“岳父,我爹请您早点过去,他说有事和你商量。”何作林点头:“二十八吃了午饭我们就过去。”一晃就到了二十八,黄胜祖的寿辰就在明天了。吃过午饭,何作林、何氏、古氏,还有黄锦的二舅,何庆功的妻子林氏带着她三岁的儿子小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坐着牛车就往七里江去了。等到了家,黄锦才发现,才两天没见,家里已经是一副办喜事的样子了。屋前已经搭起了两个大土灶,火烧的旺旺的。何厨子已经带着一帮耢忙的妇人在提前准备。现下办事情,很多菜都要提前一天准备好,不然第二天可能不能按时安排席面。比如说肉丸子、鱼块都要提前炸好,扣肉还有一些其他的菜也要提前做个半熟,第二天开席前在简单加工下就可以端上桌了。何厨子已经在炸肉丸子了。陈焕松的媳妇苏氏和黄锦母亲何氏正在搓丸子。而陈氏和另外一个黄家交好的年轻媳妇正在洗草鱼剁块,到时何厨子也要提前把鱼块炸好。还有三四个平时和黄锦家关系不错的媳妇在帮着洗碗、洗菜。黄汉和带着二房几个半大小子,连同村里几个年轻人,正把从各家借来的桌子、凳子摆在屋前和前厅里。庄户人家办酒席,都是各家各户的人一起来帮忙的。这桌子板凳更是从各家各户借过来,等酒席办完,再还回去。所以,虽然才二十八,一家大小加上来耢忙的人,一派热闹忙乎的气象。这些耢忙的都是自发来的,不要工钱,主家只管饭就成。其实农村里办大事,基本上都是左邻右舍关系好的来帮忙。黄汉春的事情,并没有影响村民对黄锦家的友好,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笑。黄锦看了一会,就跑到正屋里去了。她这才发现,黄仲谦正带着黄钟、黄钰和其他两个人在布置寿堂。正堂的大红色寿帘已经挂好了,上面绣着烫金的寿字。,两旁配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对联。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摆有香炉、蜡千、寿蜡,以及黄钱、纸元宝、千张等。农村里有专门为人家做各种婚丧嫁娶仪式的人,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带来的。黄钰和黄钟正蹲在八仙桌正前方的地上,放一块红垫子,这应该是等拜寿的时候供人跪拜用的。黄仲谦则还在红纸上写对联和寿字。等太阳落山的时候,基本上该提前准备好的都准备好了。何厨子已经炸好了一大盆肉丸子和一盆大鱼块,把一些能提前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差不多了,等一会吃了晚饭,我把寿桃做出来。”寿桃是有面粉发成桃子状。很快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何厨子今天是不做菜的,他只负责明天的酒席。今天的晚饭是何氏掌勺。何氏准备了两桌饭菜,供何厨子还有来耢忙的人吃。一个莴笋炒肉,一个素炒黄瓜,还有豆腐肉丸子汤,茭白炒肉片,菜式不多,但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分量足足的,一盆盆地装着,味道特别好。尤其这茭白,是黄锦他们家最先兴起吃的,嫩嫩的切成丝,加入肉片炒,肥腻爽口,个个吃的赞不绝口。耢忙的人也没有急着走,大家都聚拢到堂屋里,观看一项重要的仪式,那就是拜寿。按习俗,老人寿辰前一天,黄锦他们作为孙子辈,就要给黄胜祖拜寿了。此时,堂屋里已经是红烛高照了。黄胜祖换了一件红色长衫,这是黄汉巧专门为他做的衣服,上面绣着松鹤。黄胜祖先焚香,拜告天地祖先。然后他端坐上座,接受黄锦他们的叩拜礼。这行叩拜礼的次序也有有讲究的,先是黄仲谦他们几兄弟给他叩拜礼,然后黄钟他们几个孙子,之后便是何氏、陈氏等儿媳,最后才轮到黄锦他们几个孙女。其实从这拜寿次序就看出了根植在人们心中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这种次序轻易不能被打乱,否则就会被礼法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