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绣春 第六十九章 中元节
作者:苏清芬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爹,眼下买下了半座山,人家都问我们要干嘛。其实我是想捡茶子榨油的。”黄锦说道。“茶子榨油?”黄仲谦疑惑地说道。“嗯!等入秋了,山茶树上的茶子就熟了,摘了可以榨油,这茶油可以炒菜,和猪油一样的,而且比猪油经存,可以放很久都不坏。就像芝麻油和菜籽油。”黄锦解释道。“锦儿,你这是听谁说的?”黄镛问。“哥,上次我在驿道上碰到一个游商,他说在云南有茶子油。我就想是不是和我们的茶树是一样的,等入秋了榨油试试看。再说,万一不行,这茶树底下的茶树菇也能卖不少钱……”黄锦道。其实,有时要想各种理由回答家人的疑惑,也是件头疼的事情,她本身不擅长编理由。“哦……锦儿,这段时间我是看出来了,你点子多,主意也正。以后有啥新鲜主意,尽管说就是。”黄钟停了下,看了看家里人,接着说:“而且,哥相信你。以后你做事,都不会多问。”俗话说子不语怪力乱神,锦儿这些新点子,不管是神人托梦也好,还是得人指点也罢,总归不用问太多。说多了,反倒可能给黄锦带来不好的影响。“嗯,信锦儿的,就没错了。”黄钰点头。“是的,是的,三姐最厉害了。”小六也赶忙附和,生怕说晚了,让人怀疑他的态度。他点头如捣蒜的样子,惹的一家人又笑起来了。“仲谦,这茶油的事情也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就先不往外说了。”黄胜祖道。“爹,您放心。孩子们也不是多嘴的人。”黄仲谦道。……一家人聊到了辛正,才去歇息。黄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终于在这个时代,有了自己的第一笔不动产了!黄锦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感动。她相信一步一步慢慢积累,总有一天她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土豪。罗进昌第二天就把红契送来了。拿着红契,黄锦一家子就在自家买的山地上仔细地巡视了一下,将各边界挖出深沟,放上界石以示区分。筒子窝就在离村后,加上里正又是苏正章,本身就是七里江的人。因此,黄锦家一下子买了半座山的事情,当天下午全村人就知道了。在农村里,任何一点小事都能瞬间传播开来,何况黄锦他们一下子拿出了四百五十两,买了半座山,村里一下子就轰动了,说什么的都有。当然,黄锦他们作为当事人,并没有听到多少流言。……转眼就到了七月十二。何氏正带着黄锦、黄钰他们在家做新米粑粑。每年双抢完,村里人都会做新米粑粑,以表达对收获的一种喜悦。黄锦家当然也早就吃过新米粑粑。只是今天做的新米粑粑,除了自家吃之外,还有就是要留来祭祀用的。新米粑粑的做法挺讲究。把新收的早稻米,洗净,磨成粉,然后用沸水来和米粉。和米粉用力要均匀,不干不湿,恰到好处,是个力气和技术活,一般都是由黄仲谦来完成。米粉经过这样处理后,就可以将粉团捏成薄薄的米皮,再将准备好的各种菜馅包进米皮里。由于这次的新米粑粑是要包来祭祀用的,因此何氏准备了一些剁碎的鲜肉作为肉馅,然后再准备了一点豆干馅料。包新米粑粑也是个技术活,要细要柔有耐心。何氏今天请了和她交好的陈焕生媳妇苏氏来帮忙。李氏、何氏、苏氏,连带着黄钰四个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着新米粑粑。黄锦和二丫几个小的则围在边上凑热闹。“锦儿,我听黄永寿说,他叔黄汉春前不久带信回来了,据说黄永康在鄱阳日子过的不错,一点不像流放的呢。”二丫和黄锦咬着耳朵说。“二丫,黄永寿那么小,能说的清楚么?”黄永康被流放到鄱阳修水坝已经三四个月了。他前脚刚走,黄汉春就后脚到了临川当县丞。据说这临川隔着鄱阳不远,又同属临川王管辖。黄永康流放的日子过的挺好,应该是他叔叔黄汉春托人的缘故。“应该错不了,我看他娘周氏最近一脸的喜气。这黄汉元也颇有点嚣张,还放出话来,等他儿子回来,一定要相户好人家的闺女。”苏氏插话道。“嗯……日子过的好就好,希望他们不要再咬着我家不放,哎……”何氏叹气道。黄汉春当了县丞,黄汉宜跟着去了临川,据说已经是临川府的巡检,颇有点小人得志。连带着黄汉元的气势也慢慢回到了从前,霸道而嚣张。路上看到黄仲谦他们家,虽说不敢说什么,但脸色也是极为不好的。何氏就是担心他又来滋事。“这……应该不会。毕竟临川离这里可远了,俞大人又是个青天大老爷……”苏氏接着说:“再说,你家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买山的事情可是都知道了呢。”世人多势利,黄锦家有能力买山,就说明她家算个富户,一般人也不会轻易得罪。“这也是锦儿这孩子运气好。”何氏笑呵呵地说。有这样几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她最近越发觉得日子过的舒心了。“我只想过去的就揭过去了,以后和黄汉元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日子就成。可千万别生啥波折了。”“一定会的。”苏氏点头道。几个人谈笑中,就包好了一大笼屉的新米粑粑。新米粑粑的外形有点像饺子,不过要比饺子大一点,粑皮比饺子皮稍稍厚一点儿几乎透明状。何氏将包好的新米粑粑入锅隔水蒸,约摸半柱香的时间,就闻到了新米粑粑的香味。“可以吃了。”何氏把蒸笼端下来,揭开蒸笼一看,刚出锅的新米粑粑,热气腾腾,小巧玲珑,咬一口,软糯香甜。“娘,这个是肉馅的呢。”小六一边吹着粑粑,一边小心翼翼地咬了半个到嘴里,“真好吃。娘。”“嗯,豆干的随便吃。肉馅的先一人吃一个。”何氏说着,就拿碗装了满满一碗肉馅的,“锦儿,你把这碗拿去送给你叔公他们。”“好的。”黄锦接过热腾腾的新米粑粑,用毛巾隔着端着往二房走。“锦儿,你家又做好吃的啦。啧啧……怪不得几次要分家呢,分家后,你们这日子过的可真好。”陈氏看到黄锦过来,二话不说接过她手里的碗,拿起一个新米粑粑就往嘴里塞,“哟!真烫。还是肉馅的呢!这好吃。”“锦儿,咋就这么点,我们二房人多,让你娘多送点过来。”黄柏在边上腆着脸说道。黄柏品性像陈氏,嘴巴不饶人,还尤其好吃。“叔公,我娘已经装了大半的来了,我家一人也就吃一个肉馅粑粑……”黄锦不理会黄柏,而是直接找黄胜宗说。分家后,按理黄锦他们是没有义务端菜给二房吃的。但每次做了好吃的,何氏还是会装一点送来。“好孩子,别理他。柏儿,你都半大小子了,咋成天就知道吃吃吃呢!”黄胜宗说道。黄锦放下新米粑粑,然后就回去了。她进屋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黄镛气哼哼地说:“给了那么多还嫌少,娘,下次不给了。我也只吃到了一个呢!”“你这孩子……”何氏笑着打算了他,“这两家住一个屋檐下,亲戚里道的,别计较那么多。再说,有啥事,你叔公他们肯定会站出来帮我们的。”分家后,大房和二房处的还是相当不错。一样米养百样人,何氏不喜欢孩子们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嗯,娘说的有道理。这远亲不如近邻的,叔公他们始终是我们的亲人。”黄锦点点头说道。“锦儿,我们做河灯吧,娘说十五晚上,让我们去镇上放河灯。”黄钰笑眯眯地说道。“真的啊?那可太好了。”黄锦呵呵地笑了起来。河灯也叫“荷花灯”,它的做法有很多种,做河灯的材料也有很多种。黄锦他们今天要做的是最简单的复杂的做法黄锦他们不会。几个孩子找出上次在白竹镇买的专门做河灯的彩纸,这种彩纸用油浸过,不容易被打湿,放到河里,可以飘很远。黄锦他们都是手巧的,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河灯,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他们做的都是荷花状的灯。“姐,还要买点蜡烛放里面吧?”l●最新章…节r●上bbaf“那当然。十四那天赶集,我们正好再去买点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