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仙绝道 神魔之战
作者:无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说起来估计也没几个人会信,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没错,伏宓在洛水边嬉戏,结果鬼使神差的被淹死了。.

  淹死了?是的,就这么被淹死了,而且是死得不能再死了,死透了,死硬了,死翘了。而且当时还不能像现在,现在你还可以编排个谋杀啊权力斗争啊然后把福尔摩斯和柯南给请出来告诉你真相只有一个balabalabala···这就是最悲惨的地方,事情太过突然了。

  伏羲和女娲听到这消息以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你说这么好好的一个人,还是两位大神的后代,就这么说死就死了,事先也不带打一个招呼的···可当伏宓的尸体躺在伏羲和女娲面前时,两位还不愿相信事实的大神,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真事儿,既定事实,挽不回来了。

  人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白发人送烟发人。虽然伏羲和女娲还没有到白发苍苍的地步,可从感情上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儿了。你说这两位当了这么久的夫妻,好不容易有了个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身边怕焐热了,可见夫妻俩对这小女儿在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爱女心切的伏羲想了想,自己女儿七日之后就会重入轮回,到时候想救都救不回来了,而自己手上有伏羲琴,收集了天地间所有的记忆,这当中不可能没有伏宓的,这样就可以给她做一个灵识,唤回伏宓的灵魂;而女娲手上有女娲石,女娲石干什么用的?说明书上有交待是修补,当然,修补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这样看来,伏羲琴和女娲石在一起,那不就是绝配嘛,满血满状态复活,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绝对比重生十字架管用多了。

  伏羲本以为自己的想法女娲会举双手赞成,可没想到女娲这次却反转了,或许她很想把双脚也给举了——当然,前提是她有双脚的话。女娲虽然也伤心欲绝,但女人一般在悲痛的事情当中,往往比男人更容易冷静,别看她们平时都是一副比男人更玻璃心的模样。

  女娲告诉伏羲,毕竟有太一之轮的存在,我们虽然这样做能够挽回孩子的性命,但是却干扰到了太一之轮上的命数,这样会妨碍到天地间其他事情的正常运转,所以,老公你看咱们要不就舍小家顾大家吧?

  女娲本以为伏羲也会把天地间的命数看得比自己女儿要重要一些,当然,其实女娲心里也伤心欲绝,但毕竟命数不可违,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也不知道女娲会不会知道后来的事情,要是知道了,又会是怎样一副表情?第一次摆在自己面前而没有去珍惜,结果被后来的昆仑镜给拿去了,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你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就此看来,女娲毕竟还是配得上自己的称号,这点倒是毋庸置疑的。

  可没想到伏羲不干了,当下便和女娲吵了一架——虽然这看上去这有些反转的意思,可谁又说的清呢,伏羲真的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娃他妈吵了一架。

  一般来说,小两口儿吵架就吵架呗,过两天好了不就是了···可伏羲和女娲这场架似乎吵得有些过头了,结果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件让三界众生跌破眼镜的事情。

  伏羲投魔了。他带来了伏羲琴,还顺带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琴魔,伏羲琴摇身一变为七绝琴,琴音所及之处,除了能够得到三界的记忆,还可以消弭掉三界之中所有的记忆,由此看来,这似乎也算是帮了后来不少人的忙,比如青冥,就拿着这玩意儿抹去了一些东西。

  不只是天帝帝俊,连天魔也一开始被弄得一头雾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怎么吵了一架就跑过来说老大我跟你混了?难不成这家伙是跑来当卧底的?可也不像啊,当时伏羲在神界那是仅次于天帝帝俊的二号人物,没理由也没必要跑来卧底嘛,而且伏羲可不像抗日战争时期的汪先生那样有前科有趋势···

  或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或许只有伏羲自己知道了,因为他用伏羲琴抹去了这段记忆,覃铃不知道,东皇钟从太一之轮上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这就是迄今为止可以称得上是最大的一桩悬案,而最合理的解释,也就是因为伏宓,可即便是最合理的,也看上去太不靠谱了。

  伏羲跟了天魔,啥也不说,就提了两个条件,这俩条件,尤其是第二个条件,连天魔都愣了。什么条件?抄家伙,揍神族那群丫挺的!

  而第一个条件,则有些在情理之中,希望天魔把天魔复生心法用来救自己的女儿伏宓,这倒是在天魔的预料之中。

  或许有人要问,这伏羲也是神族啊,怎么跑来叫天魔帮自己揍神族呢?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或许自打伏羲抹去那一段回忆后,估计除了他自己和女娲之外,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有了伏羲的假如,神魔两族的实力这下算是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了,上次没打出个结果来,这次一定要分个高下,不然老是没个大结局的,那不成新闻联播了吗?

  第二次神魔大战,就这么打响了,首先要说的是第一季,公共怒触不周山。

  前面有说,共工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利和力量,一溜烟儿奔了魔族,天魔想了想,咱也学学慕容复那套,来个以其道还施彼身,得,共工,你打头阵吧。

  共工上了,而神族一见魔族打过来了,便派了火神祝融打头阵。

  说起这共工和祝融,自然就有些事儿不得不提。

  共工是水神,祝融是火神,本来水和火就不是兼容的东西,所谓水火不容、势同水火,本来吧,水和火在世间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帝俊当年也让这两人平起平足,可世间一长了,能量不守恒定律就出来了。

  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们生吃禽兽,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人们从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这一来就把水神共工给招了,打个比方说,共工和祝融都是同一个公司的员工,业绩一样工资一样···说直白点,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光敬火神不敬水神?共工本来就是个暴虐脾气,这一下算是痛了马蜂窝了,通常情况下来说,暴脾气的人经常钻牛角尖,共工这牛角尖一钻,就钻到了魔族这边。

  于是乎,这场水神和火神的争斗,也就是第二次神魔之战的开场白,第一季上演,水族和火族在海陆空三栖全面开打,其场面壮观的难以形容,标准的现代化立体战争。

  而战争和街头打架一样,总归是要有个结果的,不是张三干掉了李四就是李四干翻了张三,共工被祝融打败,水之一族逃的逃散的散,最后就剩着共工一人了。

  本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工算是弱势一方,加上共工又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打不过怎么办啊?他可没想过什么东山再起,毕竟自己这下是确确实实败给祝融那家伙了,也算丢不起那个脸,怎么办?与其落到祝融手上受其羞辱,倒不如自我了断了。

  不过死也要死个轰轰烈烈,你看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先生后来不也是在乌江边留下豪言壮语后才拔剑自刎的吗?共工可是水神讷,死也要死的壮烈一些,于是他想了一个挺有创意的死法,而这个死法,千百年来,没人敢模仿,自然,也就不用去谈超越什么的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死法呢?估计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共工先生用自己的身子撞塌了不周山,也就是妇孺皆知的共工怒触不周山。

  结果,不周山很无辜的被撞塌了,后来烛龙也是因为这个而守在不周山的,要是谁再来撞一下,再把天给捅一个窟窿,你该不会再让女娲练石头补天吧?毕竟现在女娲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共工死的那还真算是轰轰烈烈——当然,也是不计后果的,不周山塌,共工身死,这第二次神魔之战的第一季,也算作是第一个高了个潮,到这里也算是缓缓的落下了帷幕,不过这只能算是开胃菜,开场白,因为好戏往往是要放到后面来说的,因为高什么潮嘛,总归是要在千呼万唤之后,才会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有待琵琶半遮面的。

  这第二出高什么潮,似乎还没有女娲和伏羲什么事儿,因为第二幕高什么潮,是属于轩辕和蚩尤的,到这会儿,人族也算是粉墨登场了,作为新生代里的翘楚、那位让导演编剧投资方等等各种累死累活而捧红的送盒饭的,登场可不算是怎么的雅观,因为人族的登场,竟是起源于一场内讧。

  自打女娲给了人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却并没有加以限制。这么做的第一个副作用便是人族开始分化,起内讧了。

  这道理很好理解,假如一群攥着毕业证,每天就想着怎么吃饱穿暖的人,再怎么闹腾,也不可能闹腾得出什么事儿来,日子还是这样过;可你要换做一群怀揣着伟大理想宏大抱负的家伙们,凑一堆儿了,那还不天天掐架?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的官场,能人牛人太多,到最后谁也不服谁,掰来掰去,最后把自己给掰没了···似乎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太多的牛人凑一块儿,总办不出个什么事儿,因为谁也不服谁。

  首先开掰的是蚩尤和神农俩人。当时的人族部落之中,神农是大佬,蚩尤次之,轩辕得排到老三去。故事的发展就是有一天蚩尤和神农两人都看对方不顺眼了,都在背地里画圈圈诅咒对方你丫赶紧死赶紧死你不死对不起观众···可画圈圈看上去效果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怎么办?打呗。

  两人就带着手下打了一场,结果谁都知道,神农打输了,大佬的位置被蚩尤抢去了,当然,这曾经让神农鼎郁闷了一阵子,在神器里他就是个医生,难道想加血加到让蚩尤手里的炼妖壶气得吐血而亡?

  .l/9/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