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第152章 团圆(大结局) 三哥皇冠捧场谢更6
作者:原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北平的冬天也很冷,但那种冷和东北相比,简直就像春天。.

  虽然地上厚厚一层积雪还没有化,天上又开始零星地飘着雪花,但在衣服外面,套一件大衣也能出门。所以一路上,叶青彤他们早把在东北必备的皮衣皮帽都收了起来。

  旅途虽然漫长,但四个孩子在一起,因为有玩伴,倒也不觉烦闷。

  刚上火车的时候,从来没见过火车的小孩子一阵惊呼,到了中午都不肯午睡,后来就渐渐习惯了,在包厢的座位上跳呀蹦呀,有时还会到车厢过道里跑来跑去。

  每次他们跑出去玩,都会引得叶青彤和松隆子一阵紧张,害怕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尽办法哄进包厢,让四个孩子一起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给他们听。

  叶青彤和松隆子带着孩子住一个包厢。

  沐耀明和佐藤秀树,还有云家两个保护他们的人,住在隔壁的包厢。

  云家安排的很是妥当,为防石田四郎派人追踪,一路上换了几次路线,从长春就改乘了其他班次,到沈阳又倒了一次。

  所以虽然路上遇到过几回车辆管制、盘查,他们还是在忐忑不安中,顺顺当当的到了北平。

  等听到火车进站的鸣笛声,看到白色雾汽袅袅升起,叶青彤才确定,这一切都不是在梦里。

  他们,平平安安到了北平,她,很快就能和阿臻相见,嘉禾、嘉木,就要看到他们的爸爸了。

  叶青彤忽然心慌起来。

  一走出车厢,她就看见了许有臻。

  他鬓角已经染了微霜,面容一如往日沉静威严,但眉眼间掩不住的笑意,显出他也十分期待今天的重逢。

  刹那之间,隔着衣香鬓影、来来去去的人潮,他跟她两两相望。

  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下来。

  她只看见他。

  而他的眼睛,没有焦点。

  叶青彤看着看着,辛酸慢慢涌上鼻梁,视线慢慢模糊了。她的泪水扑簌而下,他们曾隔着天涯,如今他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一切,不是梦,真真切切就在眼前!

  眼前的人,藏青色高领毛衣,烟色大衣,岁月虽然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但那张脸仍然无比熟悉,无比亲切,熟悉得就好像刻在她心里,亲切得如同这六年的分离从不曾有过,她只是出去玩了一圈回来,就看见他的身影出现。

  只是她有些疑惑,为什么阿臻看着自己,却一直没有走上前。

  见叶青彤他们出来,顾子信、严凤瑾,还有许家的佣人都高兴在迎上前帮着提箱、拿包。

  等看到嘉禾、嘉木,顾子信他们都松了一口气,这对双生子和许有臻长得太像了,五官简直就是许有臻的翻版,只有神情和叶青彤有几分相似。

  这一准是许有臻的儿子。

  顾子信大声对许有臻喊,“阿臻,你这两儿子和你长得真像,比咱俩还像。”

  听到顾子信所言,许有臻有些着急,他伸出手摸索道:“彤彤呢,彤彤呢?”

  摸索?

  看到叶青彤脸上难以置信的神情,严凤瑾叹了口气,“阿臻的眼睛看不见了,去年七月直皖战争中,他被弹片打中脑部,压迫视神经,医生说,也许会永远失明。”

  像是为了安慰叶青彤一般,严凤瑾还加了一句,“去年八月,湘军攻占长沙,子信的耳朵被炮声震聋了,他们兄弟俩,现在是哼哈二将。”

  叶青彤擦了把眼泪,她急步朝许有臻跑过来,耳边只听见自己心脏的狂跳声,怦——怦——怦,作响!

  站在那里的人,就是她日日夜夜,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阿臻啊!眼睛看不见了有什么关系,从此以后,她就是他的眼睛。

  哈尔滨离北平,隔着万里之遥,她有多害怕这一路会遇到什么麻烦,令她不能将儿子平安带回到他的身边。她无声无息地躲着这个角落里,他怎么可能找得到?

  她迎上去握住许有臻的手,带着笑意调侃道:“看不见也蛮好的,这样以后再漂亮的姑娘,你都不会许有臻在心上。以前总担心你长得太好,这下连残缺美都有了……”

  没等她说完,许有臻蓦然把她拥进了怀里。

  紧紧地抱她胸怀里,那深深的思念,终于不再是梦醒后的虚空!这么多年来,找得天翻地覆,几乎翻遍了整个金陵,整个东北,栉风沐雨万里奔波,所有寻觅她的辛酸,所有想念她的揪心,都在这一刻化作一腔热泪,盛满眼眶。

  叶青彤抱紧他的腰,泪水迅速渗透了他的外套,这么多年,压抑在心底的酸楚,刻在骨子里的相思,终于能够痛痛快快的宣泄出来!

  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往昔的深情眷恋,清晰如同昨日,记忆犹新。

  ……在这一刻,不管是曾经有过的心动,心碎,无穷的甜蜜,无尽的辛酸,还有那无边无际的思念,点点滴滴,都在这一刻,在紧紧相拥中!

  叶青彤抬起脸来许有臻,他虽然看不见,眼波却温柔如春风般凝望着她。

  这样千山万水的走过来,这样千辛万苦的走过来,他等了她这么久,她也等了他这么久,这么久,这么漫长,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当权者都换了几茬,而他们,一直坚守着,坚信着彼此,终于等到了今天!

  泪花还挂在叶青彤的长睫上,扑闪扑闪,碎落在脸颊,然后滚落在地,消失不见。

  她依在许有臻的怀里,朝后面一路跟着跑过来的两个儿子扬声笑道:“嘉禾、嘉木,快过来,叫爸爸。他就是你们的爸爸。”

  “爸爸——”

  听见嘉禾与嘉木先有些怯生生,而后一声比一声大的呼喊,许有臻觉得这音节令人如此美妙、幸福,他伸出一只手,听音辩位,一下子将兄弟俩搂在怀里。

  叶青彤也伸出手去,与他们紧紧相拥。

  他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尾声:

  一九三七年,在香港的许公馆里,叶青彤听见许有臻给嘉禾、嘉木前爱国主义,让他们牢记国耻,担负起兴邦卫国的重任,走过去掩住了他的嘴。

  “好了,阿臻,你南征北战、英明神武,建功利业,花光了家底,甚至还为国家失去了双目,天下人至今提起你,也要颂扬你胸怀天下,为国为民。可我的孩子,我只想他们平平安安,无妄无灾到老,哪怕他们这一生平凡,没有什么建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我不想他们像我们当年一样,去枪林弹雨中过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

  许有臻直摇头,皱着眉说:“你们别听你妈的,她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若是人人都苟且偷安,新的时代何时才会来临?如今日本人占我东北,占我华南,侵占南京……眼看就要打到北平,我们怎么能够偏隅而安,独善其身?别听你妈的,你们准备准备,回国去,准备参加抗日战争……”

  叶青彤柳眉倒竖,“许有臻,你如果让他们回国,我就和你分开。明天我就带着儿子去英国,去找紫苏,你一个人想去哪去哪,我的儿子,一个都不许回去。我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只知道,报国并不是一定得去打仗。那年我们差一点就被石田抓住,九死一生一家人才逃到香港,我再不想过那样的日子了。”

  “这些年,家里的收入一半你都捐了回去,我说过一个字吗?嘉禾、嘉木学业未成,他们的任务,是好好读书,不是去学什么弃笔从戎!”

  她一把将两个身形高大的儿子推进里屋,“别听你爸的,好好进去给我准备功课,别以为拿到了剑桥的通知书就万事大吉,那里可是人才济济,全世界的精英都汇聚在那里,你们可是说过,要以你们大哥做榜样的,他昨天还说,在英国等着你们呢。”

  嘉禾、嘉木朝他们的父亲做个爱莫能助的表情,进了里屋。

  这些年,这样的桥段无数次在家里头上演,他们的母亲,据父亲说当年也是个热血爱国之人,却在有了他们兄弟后,变得胆小怕事,只想着平平安安度日,再不复当年豪情。

  不管怎么样,到最后父亲总是拗不过母亲,谁叫到香港这些年,父亲的那些本事,全无用武之地,进了大学,谋得一份教职,微薄薪水全都寄回了国内,只靠母亲开医馆才保得一家人衣食无忧。

  虽说母亲从来不抱怨,但父亲的心里,到底觉得愧疚吧,临走前,捐了全部身家给南方政府,连仅留的一匣子小黄鱼,也在逃避石田的追杀中遗失,到了香港,什么都得自力更生,家里头,一度连佣人都请不起。

  祖母她们从英国过来,里里外外全都靠母亲一个人,他们三兄弟的功课、衣食住行,全是母亲在打点。

  连阿秀姑姑出嫁,都是母亲卖了她的两只玉镯才操持了一份像样的嫁妆。

  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疼母亲如珠似宝的父亲,连句重话都舍不得讲的。

  看到两个儿子进了屋,叶青彤轻轻给许有臻按摩着肩膀,“阿臻,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恨不得自个回去以身殉国,但咱们的国家,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材,嘉禾、嘉木的志向,不在军事,你何必强他们所难呢?咱们许家,为国家付出的够多了,你就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吧。”

  “上个月,连哥哥、嫂子都带了几个孩子到香港避难,你何苦逼嘉禾他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阿臻,你捐钱捐物,难道还不够,非得把咱们儿子的性命也搭进去,才算爱国吗?”

  说到最后,叶青彤的声音已经低不可闻,她情绪的低落,许有臻如何听不出来,他转过头,叹了口气,“好了,我以后不提这事。你准备一下吧,他们兄弟俩去了英国,安安也在那边,要让你留在香港,只怕你觉都睡不着了。咱们也过去,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在一起。”

  ~正文完~

  说:

  后面还有两个番外,四章,就全部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