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番外二 谁伴你长夜微白(下)
作者:原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还没等我考虑清楚要怎么破这个局,

  子信已经提了双枪,直接带了一队人马,从在晚宴上将我截走。.

  他的手上,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即使是总理,也要怵他三分。

  他说,“从上一次被他们免军职,无辜陷害,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乱世之中,命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最牢靠。这样的世道,有枪有人,才能保全自己。”

  事后,加上阿臻在里面周旋,知道当日连总理都是被人陷害,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两个老爸不曾交出兵权,但从此与南方政府渐行渐远,大总统当了不足百天的皇帝忧劳身故后没多久,子信的父亲,就宣布了江苏独立。

  跟着,父亲将山西的兵马,都交给了子信,山西虽未宣布独立,却早已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南方政府风雨飘摇,全靠陆军总长许有臻独挡一面,苦苦支撑。

  问阿臻为何不揭杆而起,他说,有南方政府那面牌子,比没有的强,至少,国还是国,家还是家,对外议政,也有个回旋的余地。

  更何况,他擅长行军打仗,不擅长政治,让他去做那个位置,不如扶了人上去,他在后面出谋献策。

  至于当时的那场陷害,最终由死去的小水仙白白担了一场虚名,她成了谋害总理的女杀手,因为被识破奸计,自杀身亡。

  我曾问子信,他当时如何识破这是一场陷害?他那边的晚宴,可是风平浪静,半点没起涟漪。

  原来,那一晚是金玉颜和莫嫣然救了他。

  彼时,金玉颜已经嫁给了金融世家的二公子齐彬,成功地救出了被大公子齐文拘禁的齐老爷子,齐家的家业,由齐彬顺利继承。

  至于齐文,齐家人念在父子、兄弟的情分上,并没有太过为难他,只收了他手上齐家大部分产业,划出去一个小铺子让他维持生计,而且,对外不许他再打着齐家的名号做生意。

  这对于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齐文而言,无疑是从云端到泥土了。

  齐彬当了齐家的家主,那样的晚宴,当然有齐家的请帖。

  至于莫家,一直给南方政府供给军需,那样的晚宴,也少不得要出席,而且当时莫嫣然已经嫁给了外交部长武方亭的幼子,自是被请为座上客。

  所以,在总理从我们这边的晚宴赶过去前,她们也与子信在那边的晚宴上碰面了。

  金玉颜曾在小艳红跟前学艺,如今虽然身份有别,但金玉颜念在小艳红当日对她颇为关照,因此在那样的场合,仍然与小艳红谈笑晏晏。

  是小艳红说,让她不要久留,最好在总理到之前就离开,免得惹上是非。

  虽然是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但金玉颜还是将这话告诉了子信。

  再加上莫嫣然在后园里,无意间撞见几个人鬼头鬼恼地说话,子信听闻之后,抓来一审,自是真相大白。

  他那边的晚宴上,竟然安排在总理到达后,就拉响炸药,将总理在内的满堂宾客,南地的军政要员们,一齐送上西天,然后将此事件,嫁祸给江北司令贺季山。

  这样的离间计,一网打尽的狠绝,我们当时以为是府院之争引起,很多年以后,才得知是打算混水摸鱼,所以搅乱一池水,企图渔翁得利的革命党手笔。

  一九一六年的七月,革命党就在全国展开“以扫除**统制、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的护国武装起义。

  子信所领江苏、山西两地兵马,当然就成了他们招揽的重点对象。

  那会儿,我们觉得革命党为国为民,护国运动可以推翻腐朽的、落后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利国利民,所以就积极响应。

  而且,还去许家,打算说服阿臻和我们一道共襄盛举。

  阿臻却说,革命党将讨伐端木大总统放在首位,并不是真正关心百姓死活,而且他们党旨要求个人绝对服从主义,有不分青红皂白之嫌,加之他们在湖南、江苏、广东、江西等省市先后发动大小武装起义达四十多次,有内乱之相,军阀割据之势,早晚会被人取而代之,他不想趟那场浑水。

  就是那次,看到阿臻和子信相似的眉眼,我再度问出,“你们俩个,真的不是兄弟吗?”

  这一问再问,他们俩人也疑惑起来,阿臻想起彤彤说的那笔存在花旗银行的巨款,就问子信,可曾见过那样的一枚印鉴。

  子信点头,还说他当年曾逼彤彤杀死许乐福,就是他的父亲说,只要杀了顾家的仇人许乐福,就会将那枚印鉴交给他,让他得一笔巨款,重振顾家的家威。

  阿臻和子信到杭州去问公公那枚印鉴之事,公公倒是答的痛快,将印鉴交给了他俩,讲明巨款由许、顾两家各得一半,让子信和阿臻去充实军力。

  公公告诉他们,那枚印鉴是当年辅国公受了皇命,将复国款项存入花旗银行的领取凭证,辅国公当年,自知朝中有奸人盯上了这笔款项,担心留在自己手里保不住,就将款项存入了花旗银行,把存单和印鉴分开两地,分别交由女儿和他最信任的弟子——顾甫华拿着。

  辅国公当时虽未说明那枚印鉴的用途,但等到辅国公一家出事,公公也就猜到了可能是与朝中政变有关,那枚印鉴,涉及一笔巨款。

  担心人微言轻,被人无端陷害,因此他在当年,索性将本该交给辅国公,送交朝廷的税银,瞒了下来,为顾家招兵买马,以图能够护得那枚印鉴的平安。

  果然,后来因他兵强马壮,前朝又被南方政府推翻,当年打那枚印鉴主意的人,也蛰伏下去。

  后来,也是那批人在中间做手脚,想拿到叶家手里的那对瓶子,还害死了叶继昌,嫁祸到顾家的头上。

  连彤彤的母亲,在临死前,都以为是顾家害了叶继昌。

  好在,上回南方政府派人到苏杭两地查税银时,公公已经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年纵火杀辅国公一家,之后又屡次陷害,离间他和许家、叶家的原凶——原外交次长曹天润的父亲,财政总长路瑞生的父亲,司法总长张和仲的父亲,前朝当年的顾命三大臣,把他们一网打尽。

  当听说阿臻亲手结果了曹天润性命时,连子信都感叹,这是报应。

  可无论他们怎么问,公公都没有说出为何他俩人会如此相像的实情,只说当年他曾误会许伯父和他有伤妻害子之恨,所以才让子信去杀了他,后来,知道有那么一批人在挑拨许、顾、叶三家的关系,知道了真相,自然也就没有再逼子信行事。

  这也是前两年,他能和阿臻在江南查问税银一事中,暂放昔日恩怨,结成反逼南方政府减少税赋,为百姓争利联盟的主要原因。

  直到公公在战场上受伤,临终之时,才说出当年掉包,用夭折的儿子换了子信当顾家儿子的真相。

  公公说,他当年误会许伯父与他有仇,是因为后来当了他填房的顾夫人误导,原来,这个顾夫人是前头顾夫人的表妹,为着顾家的富贵,又不想当妾,就答应了曹、路等人,害死了表姐和她刚生下的儿子,还说是喝了前来救治的大夫,叶继昌的一碗药后,表姐和那天吃了她奶的二公子,才一命呜呼。

  跟着,就有人证实,说叶继昌收了许乐福百金,答应帮他药杀顾夫人和才出世的顾二少。

  公公当年,也曾细细查探,奈何对方有备而来,竟将一桩嫁祸之事,安排的天衣无缝。

  顾夫人已经在公公故去之前自尽谢罪,顾三少虽有那样一个母亲,但他到底是顾家之后,加之罪不延子女,他又对当年的事一无所知,所以没多久以后,子信就将顾家的兵马,交给了顾三少。

  我们也成了革命党的主力军之一,戎马半生,即使子信在长沙一战中,双耳失聪,也不过休养了一年多,就重返战场。

  其中所历艰险,自是九死一生。

  一九三七年,日军向卢沟桥一带的中**队开火,子信所率第二十九军予以还击,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我们却偶然得知,当年诬陷我行刺总理,还有子信双耳失聪一事,均是革命军所为。

  其后,在战场上,子信曾多次遭人暗算,也是他们担心当年所做之事被察觉,所以想杀了我们夫妻,一了百了。

  不管革命军的大总统是否知道这事,但知道事情真相的子信和我都心灰意冷,死在自己人手里,实在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表面上一团和气,私底下勾心斗角,这和当年的南方政府有何分别?

  我们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将兵权交了出去,带着四个子女,去了香港,和阿臻和彤彤他们团聚。

  孩子们升学的升学,婚嫁的婚嫁。而我和子信,就经常和阿臻、彤彤这些亲戚,闲敲棋子听落花,再不去想当年的风风雨雨。

  回忆这一生,无论多么漫长的夜晚,有子信的手相握,我总能看到天际的晨光。

  是他伴我,长夜微白。

  说:

  嗯,大约明天中午15:00左右,会出完结公告和新书预报。

  感谢大家继续在网站支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