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 第九节 宅男的机甲
作者:都是书荒的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云,我想你最好看看这个。”

  星璇手里拿着个一个平板,走进了李寒云的书房,第一句话便是要他看一个东西。

  “嗯?什么东西?”

  接过星璇手中的平板,疑惑地看向了屏幕,印入他黑色灵动双眸中的是那个熟悉的巨大环形物体,人类以它为庇护所逃脱了如同蝼蚁般在宇宙的一个角落中无声无息覆亡的命运。

  星璇见他将疑惑的目光投向自己,虽然并没有开口,却心领神会地解释道:“安娜在木星轨道的时间不多了,你们在船上拆了太多的东西,她已经连维持轨道的能力都没有了,再过不久她就要进入木星轨道的近地点,这一次木星引力很可能会将她拖进内核。”

  李寒云默默地将视线从星璇的身上收了回来,是的他们为了生存,在撤离安娜号的时候拆解了太多的东西,包括支撑骨架和引擎在内,除了外装甲太难切割而没怎么动以外,内部有点用处的都被他们给拆下来打包带走了。

  突然感觉头顶的耳朵有些痒,他抖了抖耳朵,继续认真地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只见安娜号中四周突然开始有一些很不起眼的东西一闪而过,很难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纷飞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开始连成片,形成规模,整个过程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在毫无声息之下安娜号慢慢变成一艘燃烧起来的飞船,拖着长长地红色尾迹划过了木星的天空。

  看到了安娜号的最终结局,李寒云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平板,声音有些发颤地说道:“璇,你玩够了没有,很痒的啊~”此时他已经是面红耳赤了。

  原来,在他看平板的时候,见到他头顶一抖一抖的耳朵,星璇就跑到他身后玩他的耳朵去了。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从最初的抗拒,变成现在这样虽然被弄得面红耳赤,但却任由对方玩弄,懒得去反抗了。不得不说,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他们住进来也才三个月不到,之前他可是对星璇碰自己耳朵和尾巴很是抗拒的。

  向脑后伸手将对方作怪的手给捉住,拉到自己眼前,星璇也很是配合,身体缓缓前倾,在他胸前交叉变成抱住他的姿势。他也同时将脑袋向后靠了靠,感受着对方胸前柔软的女性象征将自己头顶更软的耳朵压得贴着脑袋折在一起的感觉,李寒云其实更喜欢这种两人待在一起,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那种宁静之中可以令内心得到升华的温馨感觉。

  两人维持这样的姿势好一会儿,星璇突然笑着出声打破了这份静谧,“你呀,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没变。”

  或许是耳朵被压得太久了,李寒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舒服,他松开了握住对方的手,“可是我觉得你变了。”

  “嗯?”

  “和以前相比,你越来越色了。”

  星璇从对方的胸前挪开了两只手掌,“谁让你这么多年了,都不来吃掉我呢,我只好更积极主动一点了。”

  李寒云摇了摇头,没有和对方辩解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他自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之后,已经无法给对方任何的承诺了。他不喜欢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至少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他希望的是自己可以给对方更多,而不是从对方身上索取更多。所以即使是星璇一再表示她并不介意他是男是女,但他还是想将两人之间的第一次留到他恢复男儿身之后。

  在这个问题上,李寒云并不觉得自己变成现在这样是对方欠自己的。摸着良心说话,整个地球那么多人,光是中国就有十四亿人口,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少了说怎么也得有个一亿人,按照船上的人数来推算,千分之一的救援比例怎么也不嫌高,如果不是星璇,他并不认为自己就一定可以被救生艇选中救上安娜号,到时候自己唯一的结局就是与地球一起步入走晚人生最后的时刻。何况当时他还遭受了过量的宇宙辐射,那种难受感觉绝对不是假的,那么他就更不可能被安娜号选中并带走了。结果星璇不仅将他带上了安娜号,还帮他重新做了一个身体,他得有多么忘恩负义才会仅仅因为性别的问题去怪罪人家?

  或许是出于一种报恩的心里,或许是真心喜欢对方,或许是连他自己都说不出来的原因,对于星璇平常在生活中总是拿他寻开心的事情,他其实并不怎么往心里去,虽然他做不到为了心爱的人可以去吃对方的排泄物,那种变态程度,但这样小打小闹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就算是胸部被人家给摸了……反正迟早会连本带利讨回来,不是么?只是主动权必须要把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对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家之主还是得有一点一家之主的样子才行。

  结束了这一时段的日常之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李寒云对星璇问道:“最近有什么新闻吗?我整理这些科学术语整得头都快炸了,一欧姆电阻不叫一欧姆,叫一阻抗,一摩尔不叫一摩尔,叫一标准碳十二,虽然我们和白人彻底闹翻了,要彻底的去西方化,可也没必要连这些物理学单位也全都改掉啊,这简直和文学大起义一样,爱因斯坦是资本主义的走狗,相对论都是邪恶的资本主义进攻我们的唯心武器,我们要用科学的马列主义武装红色的正确科学观一个德行。”

  面对李寒云的抱怨,星璇笑了笑,对于这种事她不予置评,这是地球人内部的事情,李寒云可以说,但她却不能,就像是母校和祖国一样,学子与国民可以随便骂自己的母校与祖国,但是外人就不行,谁敢骂他们跟谁急。深知人类这一点奇怪心理现象的星璇可不会去做这么蠢的事情。她只是笑着淡淡地说道:“听说那群日本宅男最造出来一台机甲。”

  之前被星璇弄得浑身燥热,正准备喝口水的李寒云听到这个消息,“噗!”的一口,将口中的水全都喷了出来。

  “咳,咳咳,机,机甲?”有些狼狈的他不可置信地看着星璇,“没搞错吧?他们脑袋在太空里缺氧太久全都傻掉了吗?”

  重新拿起桌上的平板,他打开了内部网络,很快便在工业部下属的军工分类里找到了有关机甲的研发进度报告。

  项目编号:甲-0131

  项目申请:核准

  项目等级:核心

  项目进度:

  1.基础理论:完成

  2.原型设计:完成

  3.原型制造:完成

  4.原型测试:进行中

  5.测试报告:未完成

  6.项目复核:未完成

  7.工业设计:未完成

  8.生产许可:未完成

  描述:甲-0031是为木卫三以及类似星体低重力低气压或无气压环境而设计的多用途载具。████可为冰体类低摩擦系数星球表面提供行进动力,████行进系统可适应大部地形环境。作为一款多用途平台,甲-0031无论在████,以及████中,都是一款稳定的多用途载具。

  日期:新纪元████/██/██

  ████博士似乎对新的行走系统并不满意,他建议由████博士参与开发一套基于████的新的行走控制软件。

  日期:新纪元████/██/██

  测试结果很成功,新的控制软件完美解决行进以及紧急情况下████行进系统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日期:新纪元████/██/██

  ████博士因为牙龈疼痛难以忍受,无法继续主持项目,项目已由████博士接手继续后续研发。

  日期:新纪元████/██/██

  ……

  看着这篇充满了“马赛克”的报告,他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是必要的一种安全措施。这种“马赛克”报告与权限什么的无关,即使是他身为教育部部长看到的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或者说,即使是这些报告的负责人,或者是议长赵云海,他们看到的报告也和眼前这份没有任何的区别。

  自从上一次发生了潜伏在内部的亚裔美国人叛徒盗取资料的恶性事件之后,所有的报告书都变成这样的模式了。对于知情人而言,汉语的魅力就在于,即使你屏蔽了一些关键词,他们完全可以自行脑补出被屏蔽的部分,例如:就算我按不序顺话说你能看也懂。这样一来即使再发生类似的间谍事件,但偷出去的资料也会充满了马赛克,不知道内容的人根本无法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信息。

  虽然相较星璇所说的她们使用的三维文字而言,汉字在信息承载能力上还是弱了许多,但是怎么也算是二维文字了,比起一维文字的欧式字母文字来说,在加密性能上却又要高出许多,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泄密的问题。而且在报告中,所有人都是████博士,就连李寒云他自己的报告中他也是████博士,这样一来白种人即使想要对一些关键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斩首行动,从而迟滞黄种人的生产与科研进度,但面对一堆的████博士,他们也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其实他之所以呆在家里办公,而不是去办公场所办公,主要还是因为受到那次间谍事件的影响。

  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理性,李寒云都是美利坚(白种人已经正式确定依然使用美利坚作为国名)第一个要从肉体上消灭的目标。感情上他的去西方化工作是全盘否定白人几百年来世界霸主地位的辉煌成就,这是高傲的白人所无法容忍的,理性上,他作为中日联盟中实际上的科技界大拿,是在未来冲突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于情于理白种人都会要

  由于无法确定中日联盟中到底有多少的香蕉人(黄皮白心),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如今的他被要求深居简出,如果能不出门那就最好不过了,于是乎,他只能天天都宅在家里,遇上要出门的事情也都是由星璇出面。

  其实按李寒云的想法,打那些美国佬哪来那么麻烦,要么造巡航(和谐)导弹,要么造弹道导弹,要么送卫星上天,直接实施天基打击,美国佬就那么一个敞露在外的生态圈,打掉就一切都结束了。还造什么机甲,搞什么对抗,这不是纯属浪费资源吗?

  但私下里赵云海曾向他透露,说是美国人从安娜号上找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很可能有某种能量发生器,也就是护盾一类的玩意儿,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他们并不想急着开战,而是准备先苦练一下内功。李寒云就有些纳闷了,别人人口比你多,资源比你多,从安娜号上拆下来的先进设备也比你多,你凭什么就觉得自己的发展速度一定超过人家?

  话题扯远了,最终,他还是来到了研发机甲的甲-0131号项目组,因为,不管在理性上他如何肯定机甲这玩意儿就是岛国人奇葩思想的延续,有那技术不如造更强的飞机,更强的坦克,但在短暂的中二期中,他还是曾迷上过一阵子机甲的,来看看也算是了却一下心中儿时的一段憧憬吧。

  对于李寒云的参观,科技部下属的研发小组没有哪一个是不欢迎的。先撇开美女的身份不谈,光是他在目前中日联盟中的地位,就没有谁敢于说一个不字,伺候好了这位女王大人,说不定一高兴之时歪了歪嘴,上面就倾斜更多的资源到自己的项目组呢?何况他怎么都不能算是外行,反而总是能够在核心点为研发项目提出宝贵的意见,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他走动得越来越少了,这样人参果一般的人物如果不伺候好了,那不是傻瓜吗?

  此时项目组负责人岸田信雄就一脸点头哈腰的跟在李寒云的身边,向他讲解有关他们研发的甲-0131号机甲的相关情况。

  “李部长,相信您也应该看过相关报告了,我们的机甲设计初衷是为了应对木卫三,以及类似星体这样低重力且低气压,或者真空环境下的作战需要而设计研发的。它有两对行动足,但考虑到地面的低迷擦系数,低重力,以及低空气阻力,行动更多的还是依靠背部的喷射背包来提供行动所需推进力。行动足上不仅有利于行动的滑轮,还有用于固定的抓钩,以及应对特殊环境的锚式射钉器,可以在地面迅速构建起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或者武器平台。”

  对于岸田信雄的讲解,他只是是不是地点一下头,并没有接话,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那个高四米,有四只脚的高大机器人身上。其实说是机器人,感觉应该用工程机械来形容更加合适,因为它并没有追求所谓“人”的概念,在设计上更多的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上半身的设计理念也和敢达什么的不同,设计思路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坦克,或者挖掘机之类特种机械,可旋转式的上半身如果拆掉,装上一个炮塔就能立马变坦克,不过目前这样也不差,机械臂对于工程作业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灵活方便方面的优势的,换上大口径的电磁炮,一样可以战斗,而且现在双方都已经开始进入电磁武器时代了,却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电磁弹丸的穿透能力,无论是现在工程作业平台,还是坦克炮塔,面对以数千米甚至上万米每秒为初速度的弹丸,仿佛就跟豆腐做的一般,简直不堪一击。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物理小常识,任何一种密度完全相同的匀质的材料,声音在其内部传递的速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其震动频率是一定的,因为声音其实是一种振动波,声音的传递就是振动波的传递。而一旦有一个飞行物,以超过这个速率的速度撞击在这个物体上的时候,因为这个物体本身的材质并不能及时地将这种振动通过内部分子间的共振传递出去,那么就会被如同烙铁切黄油一般轻而易举地切开。这也是为什么地球时代的坦克纷纷开始走复合装甲的路线,因为复合装甲的设计思路就是使用多层密度不同的介质来组成坦克外装甲,在面对穿甲弹所释放出的高温高速金属射流的时候,金属射流在面对不同介质时穿甲效率会大打折扣。

  以金属射流作为穿甲武器,是因为在地球上,人类的火药动能武器无法提供一种相对廉价高初速弹丸,在面对坦克装甲越来越厚的时代,所另辟蹊径的结果。而如今虽说没有再使用金属射流作为穿甲手段,但电磁炮所提供的超高初速度,完全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金属射流的穿甲能力。因此,反正打中之后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造个炮塔与维持现在这种工程作业的状态又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如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其实你们还可以再改一改,四支脚不仅可以作为支撑腿来使用,在必要的时候,其实也完全可以放平了变成履带嘛,这样一来不仅降低整体的高度,而且通行高度,地面压强,还有隐蔽性上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

  从如获至宝的甲-0131号项目组出来的时候,李寒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期待了,“机甲……似乎未来越来越有意思了。”